江西小夥靠一個水果攤成年銷84億的水果大王,百果園賣水果怎麼能賺這麼多錢?

MacGuffin1992

也許,大家還記得,一位北大畢業的高材生,由於對所找到的工作不滿意就辭職下海賣起了豬肉。起先,很被人看不起,認為書白讀了。怎麼說,也不能去賣豬肉,做一名“屠夫”。

但是,他沒有因為賣豬肉而覺得自己低人一頭,而是利用掌握的知識,在賣豬肉的同時,認真研究養豬技術,特別是生態養豬技術,不僅寫出了《屠夫看世界》、《豬肉營銷學》等專著,豬肉也賣的不錯,還與同為北大畢業的陳生開辦了幾十家豬肉連鎖店。

這也意味著,任何一項工作,只要認真去做,細心去做,就一定能夠做出名堂,就水果而言,顯然不是擺攤賣水果那麼簡單,如果能夠對市場充分了解,並能建立良好的營銷網絡,是一定能夠做成功的。關鍵要看有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有沒有市場大腦和經營能力,是否善於學習。就像賣豬肉一樣,也能做成連鎖經營業務或產業鏈。

所以,對果園大洋來說,從一名賣水果的做到水果大王,毫無疑問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個人能力與社會需要的有效結合,是市場意識和管理能力的有機融合。


譚浩俊

 “2018年將是生鮮投資的大年。” 沃爾瑪中國副總裁陳志宇的一言在2018年的第二個星期裡就得到了驗證。

  為應對整個生鮮市場的發展趨勢,百果園未來將在產業經營與互聯網化、金融與資本化、賦能型業態與科研培訓方面進行突破。

  當然百果園只是生鮮市場上的一個代表。縱觀整個生鮮市場,仍有許許多多前赴後繼的參與者,添磚加瓦的投資者,維持著這場硝煙瀰漫的戰爭。

  2017年生鮮電商交易金額達1400億,整體融資已達26.7億元

  投資和破案很像,都是在找線索。消費者的行為習慣讓市場未來的發展結構和眉目越加清晰起來,它們是 作為“偵探”角色的投資機構佈局資本市場的有力依據。

  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16年開始,中國生鮮電商交易額就同比去年實現68%以上的增幅,遠遠快於電子商務產業的平均發展增速。而2017年整一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額已達1400億。

  這些充滿了誘惑的數字給了投資者巨大的吸引力。儘管所有的生鮮電商運營模式大同小異:O2O、B2B、B2C等等,被稱為“藍海”市場的生鮮電商也變得越來越擁擠,但都沒有讓投資機構失去熱情。

  據不完全統計,以每日優鮮、天天果園、本來生活、多點、我買網、盒馬鮮生、易果生鮮、食得鮮、百果園等為代表的整個生鮮市場,目前整體融資額至少已達26.7億美元。

  (投資界不完全統計)

  只要夾縫中有紅利,巨頭都不會放過。阿里在2014年投資了易果生鮮,時隔兩年後,集“生鮮超市+餐飲體驗+線上業務倉儲+外賣平臺”為一體的盒馬鮮生成為了阿里另一枚生鮮領域的重要棋子。

  “盒馬鮮生”首家店在上海開出後,京東的反應非常靈敏:除京東到家之外,旗下線上線下一體的生鮮新概念店 “7Fresh”,它獨立於京東生鮮事業部而存在,帶著濃濃的創業氣息和殺氣,正式與盒馬鮮生對標。

  騰訊則打保衛戰:畢竟2015年以來一路投資的每日優鮮在整個行業仍然穩坐前列。

  冰火兩重天,14家生鮮平臺已經接受屍檢

  據新芽網站數據統計,收錄的與生鮮有關的創業項目已經達到了176家,融資聲不斷,關停、倒閉、裁員的聲音也沒消停過。在這茫茫大海一般的生鮮市場中,已有無數英雄紛紛陣亡。

  “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實現賬面持平,88%虧損,且剩下的7%是鉅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

  這是一組真實的調研數據,它充分的證明了生鮮市場的兩重天局面:前方邁開大步佔領高地,後方弱勢群體片片坍塌…….雖然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7年—2018年度的零售電商死亡名單》還未公佈,但在《2016-2017年度零售電商“死亡”名單》中就足見端倪。

  數據顯示,22家撲街的零售電商中,生鮮電商佔絕對性“優勢”:有13家宣告破產倒閉,其中不乏許鮮、菜管家、鮮品會、美味七七、花樣生活、正源食派、果蔬幫等耳熟能詳的平臺。

  沉默不是最好的理由。成立於2014年並在2015年獲得IDG資本A輪投資的許鮮,已經被戴上了“2017年倒閉的生鮮電商”的高帽子。

  死亡名單中,吉哆生活網是一個特例:吉哆生活網是一個主打生鮮食品、熟食等生活物品的綜合電商網站,屬於廣州吉哆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目前已轉型為醫療相關網站。相比於水深火熱的生鮮市場,還處於發展期的醫療領域或許能夠開啟另一片天地,當然這也算是一種自我救贖。

  如何除去千億市場之痛

  每一年的死亡名單揭露都給行業帶來了極大的陣痛,與獲得巨頭撐腰的玩家相比,中小型生鮮電商平臺也步履艱難。但是面對一些實現區域性盈利的企業如每日優鮮、U掌櫃等,一些還在穩重求進的企業,還是能夠引起思考:掉隊的原因到底出在了哪裡?

  生鮮產品作為非標準品,保質期短,貨架期短,非常挑戰庫存管理,如果對銷售預測不準,供大於求,就積壓在倉庫,很快變成損耗;如果供不應求,顧客體驗不好,顧客買不到想要的東西,下次就不會再來。

  而另一方面,生鮮產品的物流成本很高。對儲存環境要求苛刻,需要全程冷鏈,生鮮產品大部分是低單價、高頻次消耗產品,客單價很低。成本支出上也出現了相應的矛盾。

  這些硬性條件都是無法改變的。因此,通過技術流或者正確的戰略進行應對,優勝劣汰之後終歸適者生存。

  當然,正如百果園創始人餘惠勇所說的那樣:“無論商業模式或科技如何發展變化,商業的本質或者說商業的根本追求都不會改變,即追求好且便宜的商品,顧客體驗的核心最終肯定是基於產品,而產品亦是百果園的核心”。

  生鮮電商看起來是一類電商的創業,實則上卻不同於電商,更難於電商。

  創業者充滿激情,投資者應接不暇。當企業的模式同現有的社會結構和商業規則不斷碰撞、摩擦,定會有新的入局者把市場翻新,重新佈下生鮮千億市場的新格局。


投資界

2018年初,水果零售巨頭百果園獲15億元人民幣以上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智德、中植資本、中金匯融、基石資本、源碼資本、越秀產業基金、深創投等資本機構投資。這也是百果園繼2015年獲得A輪融資,2016年獲得Pre-B輪融資後,再次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百果園早在2001年就開出中國第一家水果特許連鎖專賣店。百果園此前對外公佈的2017年數據顯示,2800個門店,84億銷售額,年交易次數2億次,平均客單價 41元。

而在2月3日的百果園加盟招商說明會上,百果園的副總裁袁峰表示,2018年百果園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新開門店1200家,新拓展5個區域,且將全部以加盟店形式呈現。

百果園能夠在幾千家水果零售間脫穎而出,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2014年的“線上線下一體化”。在去年七月,百果園的線上銷售破億,佔據了餓了麼、美團等平臺生鮮水果平臺,人們的外賣訂單已經不侷限於正餐,由於品質和安全的保證,很多人都開始在線上購買水果。百果園通過線上流量培養了2800萬用戶,線上線下融合營銷,提高實體店的盈利能力。

而且百果園如今在探索無人零售這塊,計劃在未來打造無人零售實體門店。

百果園、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生鮮零售發展如火如荼業績頗豐,而與之相對的,傳統水果批發商的日子不好過,特別是路邊那些夫妻水果店,確確實實步履艱難。這就如同在OFO與摩拜這樣的共享單車模式下,路邊修車師傅怨聲載道一樣。


華爾街見聞

餘惠勇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畢業於江西農業大學專門學農業蔬菜種植與培育。畢業之後的餘惠勇被分配到江西省農科院搞起了科研,雖然是在體制內工作,不過餘惠勇的經商頭腦也開始展現出來。

他一開始先是承包了單位的食用菌研究所,之後又研製出一批生長期非常短的食用菌,憑藉這個“發明”,餘惠勇迅速地賺到了十幾萬作為人生的第一桶金

01

不過,拿到了錢的餘惠勇心也開始浮躁起來。1992年,他開始跟上“下海”的大潮,隨著大多數人來到了深圳,到了深圳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盯上了火爆的股市

不過,上天貌似並不想給餘惠勇一夜暴富的機會,一年之後,餘惠勇賠了個精光

,自己的第一桶金一點都不剩地搭了進去。

後來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餘惠勇還在深圳嘗試去做中巴客運的承保工作,但是堅持了一年多也沒賺到什麼錢,畢竟這不是自己的專業,自己並不擅長,眼看著馬上就到春節,餘惠勇被逼無奈只能選擇退出深圳,在福田口岸的深圳火車站廣場,餘惠勇發誓到:“深圳,我一定會回來的。”

02

回到老家之後,餘惠勇

灰溜溜地回到原單位去上班,雖然這期間家人屢次勸他就此安分下來,不要做什麼“創業夢”了,但是餘惠勇天生就是安分不下來,在原單位工作了一年之後,餘惠勇再次選擇了辭職,揣著400塊錢又一次回到了深圳。

這次,餘惠勇選擇從事自己最熟悉的綠色生鮮行業

雖然這次選擇的是自己的專業,但是餘惠勇從之前的失敗中學會了不能低估任何一個市場,在經過輪番考察和試水之後,餘惠勇在2001年賭上了全部家當,成立了深圳市百果園事業發展有限公司

不過,和普通的水果店不一樣的是,餘惠勇選擇的是麥當勞那樣的方法去經營,也就是說,自己變成下游終端上游則是果農和果園承包商

03

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似乎所有的互聯網企業都不重視上游發展,有人曾經形容現在的企業不重視上游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雖然一家企業做起來了,但伴隨而來的是多家上游行業的不景氣。

不過餘惠勇不是這樣。隨著百果園的壯大,餘惠勇的資金鍊穩定了下來,並開始搞起了加盟模式,在嘗試了一段時間之後,加盟商越來越多,但是公司卻

陷入了維護成本高,加盟費少,上游不穩定的怪象。

為了緩解這種情況,餘惠勇甚至去找知名經濟師來分析自己的企業,經過一番談話之後,餘惠勇覺得自己應該停止加盟模式,畢竟這三年來只有最初的一段時間資金鍊是穩定的,之後全部虧損

04

2008年,餘惠勇開始對自己的企業進行整頓,

大面積回購加盟商的店面,從加盟模式轉變為直營模式,並且抽出資金來穩定上游。

截止到這裡,百果園和麥當勞已經越來越像了,加盟了百果園的農戶也從一開始的每畝只能賺兩三千元變成了每畝賺七八千甚至上萬,百果園也開始了瘋狂的擴張。

線下雖然做起來了,但是線上一樣不容忽視,餘惠勇開始推廣線上,甚至收購了一支團隊專門來搞線上的營銷,他認為“只有雙管齊下才是良好的經營方法。”

05

而在水果方面,百果園做到服務第一,客戶至上,不斷推出新的水果試吃,甚至從國外收購水果轉到國內銷售,低廉的價格和優質的服務以及優秀的質量讓回頭客越來越多。截止到2017年,百果園已經壯大成了一家年入85億,全國擁有2700家的水果巨頭,對於水果這個市場,雖然阿里的馬雲和京東的劉強東都想插手,但是有“水果大王”餘惠勇在這裡強勢坐鎮,他們想進來,似乎還有些難度呢。


乾視頻

水果,每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賣水果的商家更是多如牛毛。那麼,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水果賣的更好,這就是重慶小夥子小江每天想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小江賣水果的獨特方法。

  售賣:按套餐賣

  售賣方式應該是小江的一個創舉,他與時下一些提供“鮮果切”服務的企業不同,他不是面向企業,而是面向個人。面向個人能有市場嗎?

  小江表示,市場其實比企業的還大,只不過前期開拓有些麻煩。其理由:

  一是,現在的水果單價並不便宜,在重慶,隨便買點時令水果,花100元根本看不到什麼東西。另外,論斤賣,自己也沒有優勢。如果按套餐賣,不僅可以讓顧客在一定花費下吃到更多的水果,費用也相對降下來了。性價比更高。

  二是,現在的人都喜歡快餐式服務,也正因為這種服務,變得很懶。小江舉個例子,在重慶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有父母照顧,到了大學裡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削水果皮,而自己提供這種快餐式服務,正好滿足了這部分人的需求。目前各個大學的學生是小江的主力顧客群也間接證明了這點。同時很多白領也是小江的顧客,因為她們平時上班,削水果總是不方便,如果有水果套餐,大家一分,吃起來也衛生。

  三是,從科學角度講,人一天吃多種水果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可是由於價格、時間等因素,很多人只能吃到一種水果,而套餐售賣方式可以滿足他們吃多種水果的需求。

  目前小江的水果套餐從5—50元不等,其中對於大學生而言,5—8元的水果套餐最受歡迎,對於白領而言,15—30元的水果套餐更受歡迎。

  利潤:比傳統模式更高

  儘管不太願意透露套餐的毛利潤的具體數字,但是小江還是爽快表示,利潤確實比傳統模式高出很多。傳統水果銷售模式,水果的銷售毛利潤率只有10%—20%。而自己的創新模式將這個數字提高了不是一星半點。因為:

  一是,傳統模式下,水果的損耗率不低,大約有3%,而自己的模式下,這個損耗率只有0.5%,利潤一下子就上來了。畢竟一個水果有一點壞就不能賣了,但是如果做成套餐,削掉不好的部分,好的部分依然可以利用。

  二是,傳統模式下,經營者的成本投入比較大,比如一些水果商需要租賃冷庫來保存水果,否則就會增加損耗率,而自己不需要,只需要找到四五個穩定的水果供貨商即可,只要有顧客下單,自己到供貨商取貨,然後再送貨即可,成本降低了,利潤自然也就提升了。

  調查:有效控制水果成本

  小江表示,做這個生意沒有調查,一切都等於零。現在自己經過大量的數據反饋,基本上知道,哪些水果搭配最受商務顧客的歡迎,哪些水果搭配最受女性顧客歡迎……而且自己每週都會從重慶市幾百個農貿市場獲得採購數據,每個季節主推哪類水果必須根據數據分析,比如主推的水果搭配成本高的進口水果,這樣才能做到平衡每個果盒的成本,同時讓顧客從口感、營養等多方面得到很好的滿足,更為重要的是不會讓客戶認為自己為了控制成本一味推出一些應季水果,降低了套餐的品質。

  物流:兼職快遞員

  水果不像其他商品,對保質期有著嚴格的要求,這就對小江的配送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為如果配送時間晚於三個小時,很多水果因為暴露時間太長,口感就會下降。那麼這就對小江的原材料採購、流水線加工、送貨等環節有較高的要求,否則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整個客單失效。其中物流環節堪稱重中之重。

從目前看,小江自己組建一個物流隊伍根本不可能,於是他選擇了變通方式,僱傭兼職大學生作為快遞員。首先,大學生對於公共交通設施都十分熟悉,特別是輕軌、地鐵,這樣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費用支出將水果送到顧客手裡;其次,自己有一部分顧客是大學生,他們送貨更加方便;三是,大學生的薪金相對比較便宜,日薪只有幾十元,比自己組建物流隊伍,或者僱傭快遞員要便宜很多。

所以,就算是被大家做爛了的項目只要用心有創意也是可以進行二次創業的。關鍵就是怎麼樣讓自己的商品顯得與眾不同,人都是好奇心很重的生物,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你就離成功更進一步了!


ZTlogo首任抄襲師

其實水果這個行業水很深的,我是做水果拼團的,價格要比水果超市低!剛入市的時候第一次上貨,進了40箱橙子,全是凍的,客戶反應極差,我這連夜去客戶家取,然後第二天又送去客戶家。那一晚沒有睡。後來才明白,就是搞批發的一看你新面孔,就給你拿不好的產品。還好第二天去了給換掉了,要不然更上火,這不今天上的醜橘又有摻雜凍的,剛剛跟供應商打完電話,明天還得去換,主要是操心!他們搞批發的都差不多,能忽悠就忽悠一個!本來就是屬於夫妻店性質的,來回跑的油錢,都是錢啊。


菠菜菠

一個字,賣需求,定價高,這也是潮汕人經商之道,潮汕人賣的商品價格肯定比其他人賣得要高,不做低廉品生意。消費者買的都是他們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單單外在的有形的商品或者服務。百果園打著不好吃包退的口號,大膽給賣的水果定高價,賺取高利潤。實際上我前兩年幾乎天天買百果園的水果,平均一天不少於100元錢,經常會買到不好吃的,打個比方我已經很認真挑選的山竹居然有一半是壞的,一開始會拿去退,後來就懶得去退了。試過一次在不同的水果檔、超市、百果園買同一種水果,有時質量幾乎一模一樣,但百果園的價格高許多。只要你有“買到好吃水果”的需求,百果園就不愁生意不好,誰又沒這樣的需求呢?其他商品也一樣的,賣的應該是人們的需求,而不單是有形的產品,京東的商品普遍比一般電商平臺的貴一些,但他打著正版和物流一級棒的口號大賣特賣。

不管做什麼生意,要明白,你賣的絕對不只是產品本身。物流時間是網購商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物流速度慢就是質量不好,會嚴重影響到購買者的購買體驗,達不到他的“需求要求”,甚至給這個商品的使用者造成很大利益損害。誇張地打個比方,你不等購買者死後再送到給他?很明顯的,賣的商品不僅是指產品和服務本身,還包括了交易時間等,總而言之就是需求。

不僅僅有形的產品和服務是這樣,金融交易市場的金融產品也一樣,“消費購買者”買的是需求。


甘清2

表示沒有在百果園買過水果,因為我家自己就是種水果的,吃的是應季綠色水果。84億這個數是不是有些誇大了?我根本想都想不到百果園是怎麼賣的?也就在大城市能暢消吧,去三四線城市估計水果得爛掉。


農人小桃


平淡才精彩65

曾經的我也是從百果園工作的,剛進去的時候感覺還可以,但是越到後面越覺得真的不怎麼樣,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1:店長要求一個店只能四個人,為什麼呢,如果人多了,大家的工資就會低,2:就是吃飯時間沒有規律,甚至有時候沒有吃飯時間,為此我經常和店裡的人吵架3:上班沒有保障,我個人認為不能把青春獻給在將來沒有看到希望的工作當中,所以我毫不猶豫的選擇離開!在此我祝百果園越辦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