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分鐘讀歷史——鑽木取火

華夏源頭--鑽木取火

每天三分鐘讀歷史——鑽木取火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關於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類生活進化的傳說。這種傳說大多是古人根據遠古時代的原始人生活情境進行的一種想象。

原始人的工具很粗糙,所以就難以抵禦周圍猛獸隨時可能對他們造成的傷害。後來,他們看到鳥兒在樹上做窩,可以防止野獸爬上去。原始人就學著鳥兒的樣子,在樹上造起小屋,這樣就安全得多了。後人把這稱為“構木為巢”(巢,就是鳥窩)。傳說這種做法是一個名叫“有巢氏”的人傳授給人們的。

每天三分鐘讀歷史——鑽木取火

最早的原始人,不知道怎麼利用火,不僅生吃植物果實,就是捕到的野獸,也連毛帶血地吃了。後來,人們在不斷的實踐中發明了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中,已發現用火的痕跡,說明那時候已經知道利用火)。

其實自然界中,火的現象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會噴出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裡也會起火。起初,原始人看到火時,不會利用,反而非常害怕。後來偶爾拾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賤賤地人們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保存火種,使它常年不滅。

很久以後,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鑽出火星來;也有的把燧石敲敲打打,敲出火來。至此,人們學會了人工取火(從考古材料發現,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人工取火)。傳說這種做法是一個名叫燧人氏的人發明的。

每天三分鐘讀歷史——鑽木取火

又過了很長時間,人們又用繩子結成網,用網去捕獵,還發明瞭弓箭,這比用木棒、石器打獵又有了很大進步。使用弓箭,不僅可以射殺平地上的走獸,就連天空中的飛鳥,水裡的游魚,也可以捕捉到。這種結網、打獵、養牲口的技能,都是人們在勞動中日積月累起來的。傳說中,這些事的發明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犧氏(庖是廚房,犧是祭祀用毛色純一的畜生的意思)。

經過了漫長的漁獵時期,人類的文明又有了新的進步。人們發現撒在地上的野穀子,到了第二年,會生出苗來,一到秋天,又結出了更多穀子。於是,人們就自覺地栽種起來。傳說中把這些發明種莊稼的人叫“神農氏”。

每天三分鐘讀歷史——鑽木取火

從構木為巢,鑽木取火,一直到漁獵、畜牧,發展農業,充分反映了原始人生產力發展的進程。

這就是鑽木取火的故事。

之後會將每天持續更新,歡迎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