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和襄陽相比,哪個城市的文化底蘊更深厚?

蒼狼140313673

荊州和襄陽,實則兄弟,自古多以“荊襄”並稱,成為湖北的標誌性說法。它們都是楚文化、三國文化的發源地,是全國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荊楚大地人民的驕傲。


兩座古城有點兒區別,襄陽以數千年的兵家必爭之地著稱於世,荊州因楚國中期郢都見於史冊。但實際上,歷史上兩者難分彼此,在文化底蘊上難分仲伯,也沒必要分個高下。


襄陽縣始設於西漢初年,高帝年間築城,夲隸屬於治於江陵的南郡。而江陵始見於《史記.楚世家》:“(熊渠)乃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意即熊渠討伐江上揚越,封句康(屈原先祖,句、屈通也)於句亶。至於句亶地望,劉宋人裴駰的《史記集解》引張塋注曰“:今江陵也”。《路史·國名紀丙》亦謂句亶在“今江陵”,今人主此說者大多將其依附於楚郢都,即今荊州城以北的紀南城。


表面上看起來,襄陽晚於江陵。但實際上襄陽的前身是鄧國,夲鄧南接於鄢(宜城)、西連盧(南漳)、谷(谷城、南漳)之南境。鄧由商初仲康所封,後南遷於漢江北岸。應於公元前690年楚文王第一次渡漢水借鄧伐申(今南陽市)前,已設有楚之北津戌,位於今襄陽城西真武山下。

襄陽與荊州之歷史情緣,一個“荊”字可說明一切。禹劃九州,《禹貢》曰“荊及衡陽惟荊州”,唐顏師古注曰:荊州“北據荊山,南及衡山之陽也”。荊州因“荊山”而得名。荊山在哪兒呢?在今襄陽南漳、保康境內。與在長江邊揚越佔據的江陵不同,襄陽所處的漢江中游上古時期即為炎帝勢力範圍,屬仰韶文化圈,此水發源於秦嶺寧強,過武關沿商洛故道直達雍州。故炎帝(幾世不可考)生於隨州歷山、於神農架架木為城、遍嘗百草、教人稼穡,堯封子丹朱於房陵,禹以此漢江為基地徵三苗,武王伐紂以漢水群蠻盧、濮、庸、巴為主力。


襄陽的荊山,不僅是荊州名之所出,也是楚人的祖地和名稱的由來。《史記.楚世家》記載:“熊繹當週文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後世為熊繹始都丹陽之地望,聚訟千年,直至2010年前,學界漸趨一致的看法為今河南丹淅之會的淅川或陝西商縣,但清華簡《楚居》的問世,還原了真相:荊山沮漳流域喬山附近,是楚人的“夷屯”,因殷商迫害季連由中原南遷於此;所謂的丹淅之會,不過是季連搞政治婚姻,為迎娶商朝貴族之女“妣隹”,沿丹水北上而居的“京宗”;鬻熊迎娶歷國(今隨州)“妣列”,這位偉大的母親難產而死,巫師用荊條包裹下葬,荊、楚同音,楚人始得名為“楚”。熊繹立國,移於夷屯,武王的免郢、文王的湫郢即今宜城楚皇城遺址,春秋後期的為郢在當陽季家湖古城。熊繹始都丹陽,即襄陽市南漳的夷屯,至此塵埃落定。


“荊”者,菁也,襄陽稱bang茅,楚人用以縮酒、祭祀,歷世楚王以酓(後世寫作熊)為氏,以本火正祝觸之後、專事祭祀、注酒於菁如神飲酒狀有關。楚學泰斗張正明先生生前多次前往南漳踏勘,以期找到丹陽,但他可能也想不到,早期楚人顛沛流離,連祭祀都靠偷人小牛晚上搞,怎麼會有城邑呢?當然,《楚居》問世是先生逝後的事了。

“熊繹都丹陽,文王始郢”,這個郢當然不是以前通常說的紀南城,而是湫郢一一宜城楚皇城。其實,我國史地學家、前武漢大學博導石泉教授,早在《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1988年10月第一版)中就指出:春秋、戰國的楚都及秦漢江陵城應在當時的沮漳二水間(今蠻河流域下游)、漢水以西不遠處今楚皇城遺址(今襄陽宜城西)。只是屬於少數派,大家不願接受。而《楚居》問世,再讀先生遺作,方有醍醐灌頂之感。大師乃神人也。


初平元年,因袁紹、孫堅佔據南陽、長沙等郡,劉表單馬入宜城,移荊州治於襄陽,署理荊襄七郡,自此襄陽政治地位開始上升。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取荊州,始析南郡北部和鄧縣(治襄陽鄧城)、鄾縣(今樊城西)、中廬(今南漳)、山都等置襄陽郡,治於宜城,襄陽縣始脫離南郡。此後,荊州治所在江陵、襄陽、江夏(今武昌)、穰縣(今河南鄧州)之間變來變去。南朝於襄陽僑置雍州,襄陽政治地位開始超越南郡。唐開元年間置山南道於襄州,署理鄂豫川陝八十餘州,荊州開始成為南郡專稱。明洪武年間為制衡南陽盆地、也防襄陽坐大,正式分割南陽盆地入襄至今,也移湖廣行省治於武昌,襄陽府方成為與江陵府一樣的散府。其他,有朋友已有所答,此不贅言。

在數千年的歲月裡,襄陽一直是江漢平原的門戶和屏障,與荊州可謂有著血濃於水的歷史情份,談兩者的文化底蘊,實則太生份了。


襄陽位於襄渝、焦柳鐵路幹線交叉點上,也是十三五規劃的八條高鐵幹線杻紐,交通比荊州佔優勢。九十年代,“活力28,沙市日化”的電視廣告語,是我們中學時代不經意嘴裡就會蹦出的話。在我的印象裡,沙市是個工業城市,因為小時候很多門鎖、五金件、日用品上都有“沙市”二字。但去年我到荊州,公交車只要一塊錢,吃住消費都很低,我很詫異,朋友說:這些年荊州發展不行,把沙市坑了,現在連宜昌都不如!我很心痛。

希望荊州發揚楚人“篳路藍縷”精神,實幹苦幹巧幹,再創輝煌。襄陽人民為你加油!

  


嘉會花藝

①上古時期,九州之一有荊州,現有史書未曾記載同時期的襄陽。

②東周暨春秋和戰國時期,楚國在襄陽境內誕生,隨著不斷壯大遷都數次,僅僅在襄陽就有三次之說,現存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楚皇城遺址就是其中之一。同時期,楚國發展中遷都江陵(今荊州)。

③荊州與襄陽的緣分不淺,先是楚國緣,後是州治緣。東漢時期,劉表主政荊州,駐地襄陽。後來戰亂,荊州治所南移江陵。

③晉初,襄陽復為荊州治所。不久後再度南移。

④南北朝時期,襄陽一度成為四州共府。時荊州州治江陵。

⑤隋初,設襄州。時荊州治江陵。

⑥唐,設山南道(相當於省)府於襄陽。時,荊州曾為都督府(相當於省軍部)駐地。

⑦宋,設京西南路(相當於省)府於襄陽。時荊州仍為重要兵鎮。

⑧元,襄荊衰落。

⑨明,襄陽、荊州均為藩王駐地。

正因為此,襄荊兩城共同撐起湖北省歷史文化,使然湖北成為全國曆史文化重要的研究高地。


民間查訪專員

襄樊前些年GPP遠遠落後於南陽,一直很安靜、,也很安生!這幾年南陽為保證南水北調水源安全,關停並轉一千多家企業,招商的企業環保門檻高落地不了,經濟影響很大。加上16.2萬的移民安置和修渠徵遷,耽誤了發展,襄樊一直沒耽擱發家致富,經濟略高於南陽,開始笑話南陽和周圍地市,明搶名人,強改歷史,處處大放厥詞,一幅小人得勢嘴臉!令人生厭!





歷史打假

現在的荊州市在解放前,就是江陵縣,在古代一直叫江陵!(一句很出名的千里江陵一日還!就是這裡)所謂以前的荊州是一個省級別的名稱!面積大致相當於明清時代的湖廣行省!


既然是省名,那麼荊州部首府在哪裡呢?劇瞭解有現在湖南漢壽,湖北江陵,湖北公安,以及湖北襄陽,等等都做過荊州首府!談到這裡不經要問,襄陽??襄陽也代表過荊州?除了天下分九州那一刻起還有就是在漢末劉表諸葛亮時代,所謂荊襄一帶就是這麼來的!當時的襄陽不僅是荊州部(省)政府所在地,也是南郡政府所在地,同時還是襄陽縣三級政府所在地的國際化大都市(三國)

正因為如此曹操的南侵,迫使荊州首府牽羊到江陵(現在的荊州市)!當然荊州地方一直由關羽控制,身為襄陽太守的關羽卻一直想奪回襄陽,不想為襄陽戰死!假設如果打贏曹賊,襄陽還將在歷史長河中一直守住荊州地位!!!



那麼談到這裡,江陵有沒有資格代表荊州呢!!!前面說到荊州乃省部級別的名稱!如果真讓荊州降級別那麼也只能是江陵,畢竟它作為首府時間最長!

話又說回來,現在襄陽有沒有古荊州的影子呢,答案是當然有的,襄陽城內有荊州古治遺址,還是一條荊州街,這一帶曾經是解放後襄陽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原襄樊市政府所在地,同時襄陽具有楚文化,漢文化,漢江文化,中原文化等為一體的南中國最北面的汽車之都!!(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回到主題,現在的荊州和襄陽都是楚國八百年文化傳承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環,楚國故都荊州郢都,襄陽境內的古丹陽,鄢都,鄀都,宜城楚皇城等!以及兩城特有三國文化,南北交融之地!所以各種文明不相上下,但是作為城市體量來說襄陽發展的更好一些!(千古帝鄉,智慧襄陽)


NO999SI

哎,都是上不了檯面的小城,荊州比襄樊強多了,名字改來改去把自己都改暈了,把自己的文化和根都改沒了,失去方向能好好前進嗎?別為了點利益就改自己的千年代表符號,太功利了,荊州還是比較穩重和厚重的歷吏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