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有錢人喜歡讓孩子上私立學校?

滕輝87083503

給孩子選擇私立學校尤其是幼兒園、小學初和初中階段(高中階段我覺得不用多想了吧?)原因太多了,我簡單說幾個吧:

教育差異化需求

與公立學校對比,除了在應試教育方面可能比不過個別(關鍵詞)學校之外,其他方面,私立學校大多都會優於公立。而在有些城市,尤其是到了初中階段,可以說就是私立學校的天下了!

隨著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必然試圖“消滅”後富起來的人!好吧,我說笑的,但是事實上先富起來的人的確可以搶佔各種優質資源不是嗎?

他們可以上最好最貴的早教班,可以上天價幼兒園,可以請最牛的家教,可以體驗各種文體運動、社交等等,他們可以給孩子從小規劃一條不需要走國內高考體制的教育路線……

而現在的很多私立學校無論是在小班化的管理、雙語教學、學業之外的素質教育等等各個方面基本上絕大多數公立學校根本做不到的!

並不是所有家長都願意讓孩子接受體制內的教育不是嗎?

而那些並不是以“特色”教育為主,還是以學業為主的私立學校,由於他們身份的問題使得很多學校並不需要嚴格按照義務教育體制進行管理!學習成績差、各種違紀不學習等是可以直接開除的!所以,校風、學風會更好。而且市場化的運行,他們往往也聘請了各種優秀教師領軍,縱然是一些新教師但是在哪種管理之下,無論是責任感還是能力都會比一般學校略強(我還是說的要轉點吧)的。最重要的是,你是花錢來上的學,你底氣更足!

“近親”問題

我們都知道很多優秀(升學率)的私利初中已經把各地的小升初搞的“一派繁榮”,各種輔導機構能夠蓬勃發展離不開這些學校的“擇優錄取”。

而往往這些學校還會有它的小學部甚至幼兒園部。

很顯然,就一般規矩而言,作為學校肯定更希望招收自己過去培養的孩子不是嗎————如果自己都不認同自己培養的孩子,這教育也就太失敗了吧。

所以顯而易見,很多人為了保證孩子能上這所小學,那麼就會提前想辦法上這所小學之前的幼兒園。而是為了能保證上這所初中,那麼就一定要想辦法上這所初中之前的小學!

畢竟多數私立學校是不受學區房影響的(除非是房地產商搞的私立學校)。

因此很多選擇私立學校的家長,其實也是目光長遠的。他們現在的選擇其實是為了未來的目標。

一個“務實”,一個“務虛”

我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會有這個感受吧?

私立學校往往沒有那麼多事兒,你在要求孩子的學習上抓得也比較嚴。其實很多私立學校的家長也沒有公立學校家長那麼多事兒。我們往往看到各種舉報、各種譴責作業多,各種各樣的黑老師,很多家長其實都是來自於公立學校不是嗎?

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私立學校的家長會發這些東西?我相信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因為那些選擇私立學校的家長,往往都非常認同:學習就是應該刻苦的。當然我這裡指的並不是那些以出國為目標的貴族(私利)學校。世界上縱然有家長不認同,那也不重要,因為你不認同,你可以不上啊,離開時的學校你可以到學區內的公立學校繼續就讀。

事實上,就我身邊的情況來看,現在很多的公立學校也慢慢恢復了作業量上漲的這個趨勢(估計風頭快過了要麼就是自己也看不下去自己破敗不堪的升學率了)。

就這一點上,我的選擇也是會讓孩子去私立學校讀初中的

高考通常還是公立的天下

這一點就很尷尬了。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小學初中公立學校沒命的被(能理解這個“被”字嗎?)減負。

但是你很少會見到有公立高中會說我們提倡減負!———公開說的那種高調的不算。

所以你往往會發現,私立學校比較好的,一般也就是到了初中部也就結束了。多數優秀的孩子最終還是考上重點公立學校。這也非常說明一個問題:社會資本的介入,可以非常容易的打造出小學初中的高品質(針對升學)教育,反觀我們身邊的那些公立小學,公立初中,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那個樣子……但是社會資本再怎麼強大,她都無法短時間內打造出一所高品質的高中(參加國內高考)出來。

所以我們往往看到的現象是,小學讀私立,初中讀私立,但是他們的目標實際上是想上一個重點公立高中。而他們的終極目標自然就是通過這所重點高中,讓孩子考入更好的大學。

如果你不差錢,你會怎麼選?

這個問題大家有考慮過嗎?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感性的說,滿足大人和孩子的榮耀感!優越感!

理性的說,私立學習有的條件確實比公立要好!

家長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條件!

你看過長江七號了嗎?

家長再苦再累都要供孩子上好學校!

這是一種愛!

但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