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皇上知道甄嬛與果郡王的情誼後,殺死果郡王而並未處罰甄嬛?

甄嬛為流病重的父親和查允禮的意外,借蘇培盛的幫助設計與皇上偶遇,又利用腹中允禮的孩子欺騙皇上,終於鸞鳳歸巢了。回宮是那樣大陣仗,又封熹妃,又重修永壽宮賜椒房榮寵,生下雙生子後更是封為貴妃。一人之下,萬人之下,打到皇后這個最大的對手後,本來就可以位同副後,享盡榮寵的,沒想到因為準葛爾的摩格可汗,暴露了甄嬛與果郡王的非同關係,讓皇上動了殺心。明明是兩個人的錯,為什麼只賜死果郡王而放了甄嬛?這其中很多的原因!

為何皇上知道甄嬛與果郡王的情誼後,殺死果郡王而並未處罰甄嬛?

第一,皇上對甄嬛動了真心,不捨殺,如果說甄嬛出宮前皇上把她當作宛宛類卿,那回宮後,皇上是把她當真實的甄嬛來愛的。皇上抹掉了之前所有的痕跡就是為了讓甄嬛完完全全當自己,皇上與甄嬛重新開始。對甄嬛動了真心的皇上就有了不捨之心。

為何皇上知道甄嬛與果郡王的情誼後,殺死果郡王而並未處罰甄嬛?

第二,沒有直接證據是反映兩情相悅,直接人證摩格反水,矢口否定兩人有私情;與當事人甄嬛對質,大呼冤枉,什麼都不知道;從信件中也只看出果郡王對甄嬛一往情深,甄嬛毫無半點回應。所有的證據都是表明是果郡王有覬覦黃嫂之心,甄嬛沒有任何出軌背叛之心。

第三,有兩位神助攻的勸導,一個是蘇培盛。皇上左右為難要不要處置二人時候,便問蘇培盛怎麼看?蘇培盛自從與槿汐好上,就成了甄嬛的人,自然幫甄嬛說話。“皇上,恕奴才說句不該說的話,這件事不幹熹貴妃事啊”。是果郡王的錯,他覬覦皇妃大逆不道。但是這件事情也不能正面去降罪果郡王,還要嘉獎果郡王,以體現皇上的大度。皇上,果郡王他不敢悖逆皇上的。把果郡王支到邊疆去,省的皇上見到了生氣。”當地是服侍皇上幾十年的老人了,最懂皇上的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就點醒了皇上。救了甄嬛同時也救了果郡王,讓果郡王也不會多活幾年。

為何皇上知道甄嬛與果郡王的情誼後,殺死果郡王而並未處罰甄嬛?

另一位就是朧月。朧月小小年紀但聰明早慧,好多天沒見額娘知道出了大事,小心翼翼的,先是表現出一副憂傷的神情,告訴皇上:“弘曕、靈犀許久不見額娘,想的辛苦!最近額娘病重,朧月一不能解弟妹思母之痛,二不能在額娘床前盡孝道,所以難過。後又說:“女兒昨日讀《孟子》,《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具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於愧於天,俯不祚於人,二樂也;的天下英才教育之,三樂也。朧月願意做君子,孝順好皇阿瑪和額娘。”畢竟當時皇上還是比較相信是果郡王單戀甄嬛,雙生子還是他自己的孩子,朧月說的這翻話讓皇帝很是動容,為了孩子有生母,不忍心下手賜死。

為何皇上知道甄嬛與果郡王的情誼後,殺死果郡王而並未處罰甄嬛?

第四,為了皇家顏面,他想到了更好的方式,皇上再無情,他也會顧及自己的顏面,顧及皇家顏面。倘若真的處死兩人,不是告訴別人她二人確確實實有姦情,自己的的確確被戴綠帽子了嗎?所以皇上不會這麼傻,讓自己成為笑柄。比起讓他們雙雙赴死,讓甄嬛親手殺了果郡王才是最痛苦的最折磨人的方式。這就是皇上為什麼殺了果郡王卻放過甄嬛的原因!有不忍,更有惡毒!

為何皇上知道甄嬛與果郡王的情誼後,殺死果郡王而並未處罰甄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