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20年開店1萬多家,實力碾壓7-eleven,它才是中國便利店之王!

中國便利店之王

中國便利店之王是誰?7-eleven?喜士多?全家?都不是,它是來自東莞的美宜佳!

美宜佳是東莞便利店行業的“黃埔軍校”,創始人葉志堅曾任東莞市商業局副局長,被譽為“東莞零售業教父”:不光是美宜佳,東莞市便利店行業的第二名天福便利店和第三名上好便利店也都出自糖酒集團,前者是葉志堅的秘書創辦的,後者曾經是第一代美宜佳店主。

創20年開店1萬多家,實力碾壓7-eleven,它才是中國便利店之王!

可以說,東莞所有便利店都具有美宜佳的血統。

1997年,在莞城花園新村農貿市場旁,第一家美宜佳低調開業。截至2018年5月,美宜佳在全國的門店數超過13000家,遍佈9省市,68座城市。

如今,美宜佳的門店數量比上海農工商便利集團(擁有好德、可的等品牌)和7-eleven內地的總和還要多出近千家,是中國當之無愧的“便利店之王”。

創20年開店1萬多家,實力碾壓7-eleven,它才是中國便利店之王!

但1997年美宜佳創立時,恰逢“流年不利”。

當時,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和家樂福都在野心勃勃地殺入東莞,而且它們的門店營業面積都在10000平米以上,美宜佳超市和它們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但是最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經過十幾年的博弈,美宜佳不僅沒有被巨頭們包餃子吃掉,還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越做越大。

美宜佳的逆襲之道

美宜佳能夠從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做到現在一萬多家門店的規模,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了花樣。

其一,因地制宜,差異化經營。

7-eleven等品牌便利店通常長在鬧市中或盤踞在商業寫字樓周邊,因為這裡能輕鬆獲取人流和客流。但美宜佳卻從東莞本地的“國情”出發,它根據東莞這個“世界工廠”工業區眾多,市民長期有夜生活需求等特點,把門店的選址放在工業區周圍,一是大大節約了租房成本,二是避免了和家樂福等巨頭正面廝殺。

這其實也是小公司的好處:家樂福不可能把店面開在汙水橫流的工業區,它的身份和定位不允許,但是美宜佳不但可以,還可以化整為零,見縫插針,在工業區周邊開花結果。

創20年開店1萬多家,實力碾壓7-eleven,它才是中國便利店之王!

其二,成本極低的加盟模式,適合每個人創業。

和加盟麥當勞、肯德基等公司時收取很高的加盟費用不同,美宜佳從一開始就將加盟費控制在20萬以下,這是連打工一族都可以嘗試的夢想,所以當時東莞做美宜佳的夫妻檔很多。

正是在這種低成本加盟費的刺激下,1999年,美宜佳門店數變成99家;兩年後,門店擴張至221家;後來美宜佳的門店以每月新開100多家的數量增加。

其三,學習7-eleven的先進管理。

創立之初,美宜佳的採購大多是加盟商自行解決的,但隨後出現商品質量等不可控的問題,這種負面至影響到美宜佳的所有門店。

美宜佳決心整頓管理系統,一方面,要求門店向總部採購一定數量的產品,以保證商品質量。另一方面,從2001年起全面引進POS系統,完成門店與總部間的對接。

創20年開店1萬多家,實力碾壓7-eleven,它才是中國便利店之王!

因為不同意接入POS系統,當時1/4的美宜佳門店集體退出,另行成立嘉和便利店公司。但是多年過去了,美宜佳的POS管理做得有聲有色,今天東莞街頭卻已很難見到嘉和便利店的身影。

最後,模板化複製。

從自身實際出發建立獨有的商業模式,捨得在管理上下功夫,並且隨時將好的經驗分享給別人,這樣做便利店,想不成功也難!

看上去沒有生意的便利店真的賺錢嗎?

在實體店紛紛倒閉,甚至沃爾瑪這樣的商業巨頭紛紛關店的今天,看上去生意冷清的便利店為什麼會越開越多?

因為便利店的生意經和這些大型商超還真的不一樣。

其一,便利店買的其實是時間段。

比如說,對便利店而言,它的黃金時間是在早上上班和晚上下班的幾個小時,這段時間的效率佔了全天營業的8成以上,很多人看到的,剛好是這幾個小時之外的冷清,從而產生了“便利店是怎麼賺錢”的疑問。

其二,客人逗留時間短,單位產出效率高。

存在即合理,便利店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應急和便利,客人進店後一般是拿了就買,買了就走,因為可供選擇的物品比較固定,比如說菸酒、飲料等,顧客需求一目瞭然。不像百貨公司物品種類的選擇面積大,有時買完後還要長時間逗留——可以說,便利店的單位產出效率比大型商超要高很多。

創20年開店1萬多家,實力碾壓7-eleven,它才是中國便利店之王!

最後,現在的便利店都衍生了其他盈利方式。

這些盈利方式包括外賣業務、收取廠家或者經銷商的陳列費、堆頭費等費用、便民服務等。

比如說,美宜佳就有提供乾洗、書報雜誌、代繳電話費、公交地鐵卡充值或者複印傳真等等的便民服務,一些店家的服務細分居然有幾十項之多。

創20年開店1萬多家,實力碾壓7-eleven,它才是中國便利店之王!

最後的結論來了:便利店有搞頭嗎?當然有!

《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連鎖品牌化便利店銷售達1300億元,而且開店數量及同店銷售雙雙增長!

如今,總會有人每天盯著一些“風口”產業,但是大浪淘盡,一大批風口產業最後都成為一首首涼涼,像美宜佳這樣看上去不起眼的便利店卻在夾縫中增長,門店越開越多。

美宜佳的成長也告訴我們:有時候,迷惑我們心智的,剛好就是所謂的趨勢;有時候,讓我們覺得無路可走的,就是眾人眼裡那些光明的康莊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