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行員烈士閻海文犧牲真相:日軍檔案記錄,他在空中被打死


1937年8月13日,著名的淞滬會戰爆發,除了陸軍在上海與日軍血戰之外,中國薄弱的空軍力量也登上戰場,在上海上空支援作戰!空軍第2、第4、第5、第7大隊分別由空軍王牌劉粹剛、李桂丹等率領,轟炸日軍陣地與司令部。本文所講的閻海文,是第5大隊飛行員。

8月17日上午10點,閻海文與戰友接到任務,轟炸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部。8架霍克-3型驅逐機,各攜帶一顆重磅炸彈,殺向虹口,配合張治中將軍的88師作戰!由於日軍司令部乃關鍵所在,不僅牆堅壁厚,還有高射機槍,防空炮進行守衛。

中國飛行員在密集的炮火中,冒著生命危險將炸彈投下,天上炮火隆隆,地下火光沖天,戰鬥異常激烈。激戰中,閻海文的戰機被炮彈擊中,他果斷跳傘。從這裡開始,關於他犧牲的真相就出現了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閻海文跳傘之後,被風吹到日軍陣地,遭日軍包圍。日軍一心想要活捉這個中國飛行員,閻海文用隨身手槍擊斃5人後,用最後一顆子彈自殺殉國,年僅21歲!第二種說法來源於日軍檔案,名為《上海十日戰》。根據檔案記錄,閻海文跳傘後,靈活的控制降落傘,希望飄回中國陣地。由於兩軍相接,陣地極為接近,閻海文只要飄過一棟樓,就到了中國陣地這邊。

閻海文還沒落地,中國軍隊已經發起衝鋒,想要將閻海文救回去。日軍翻譯大喊讓他投降,結果閻海文高呼:“中國無被俘空軍,”拔槍射擊。在即將落地之時,被日本軍官開槍打死!而檔案的作者,正是殺害閻海文的兇手!儘管兩種說法不一樣,但是無損閻海文抗日英烈的光輝形象,多一種說法,也更能讓我們瞭解烈士陣亡的真相,也是對烈士的尊重。


日本人對閻海文也是十分尊重,在專門的文章中寫到:“我軍本擬生擒,但對如此壯舉,不得不深表敬意,而厚加葬殮”。日軍列隊為其舉行葬禮,在“支那空軍勇士之墓”的碑前脫帽致敬。他的飛行服、降落傘、手槍等物被運往東京,參觀者絡繹不絕,甚至忘記敵對的身份,對閻海文的犧牲惋惜不已!

中國空軍在抗戰中,無一人被俘,第一批飛行員包括“四大天王”在內,絕大多數沒有活過1938年,陣亡時平均年齡20多歲,以至於出現了世界空軍史上最令人震撼的一幕:同年入校,同年畢業,同年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