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不好,就是浪費自己的成績,浪費自己三年的努力

截至今日,北京、四川、內蒙古、寧夏、甘肅、廣西、安徽等地相繼公佈2018年高考成績及錄取分數線。接下來就是填報志願的時候了,很多人不懂得填報志願,最後浪費了自己辛辛苦苦考出來的分數,沒有走進一所好的大學。

>>>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劃定靠譜的備選高校範圍

高考志願填不好,就是浪費自己的成績,浪費自己三年的努力

當然,只知道本年度的排名還不夠,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去對照前兩年所在省市的一分一段表,換算出往年同一排名所對應的高考分數。

知道這個分數有什麼用處呢?

在其首頁“快速檢索”一欄,下設“估分選志願”欄目,學生可以根據換算出的往年同一位次相應成績,查詢到那一年可供報考的學校,此外,記得在浮動區間裡選擇“+/-5分”,畢竟每年的分數線會有一些變化,接下來的頁面你就可以看到,你的分數如果放在當時的話大致與哪些院校相適配了。

高考志願填不好,就是浪費自己的成績,浪費自己三年的努力

連續兩三年都出現的學校,則算是對你而言比較靠譜的選擇範圍了。

這個步驟可以幫你從一開始就過濾掉一部分學校,更有效地確立自己的選擇範圍。當然,如果這個平臺沒能滿足你的需求的話,你也可以根據自己換算出來的成績去查找想去的一些高校當年的錄取線。

>>>確定報考專業,進一步縮小選擇範圍

在劃定學校的基礎上,接下來這步可能又是考生糾結的一個地方了,那就是報考什麼專業。想必你也聽聞過很多專業的“血淚史”了,也可能曉得“只要專業選得好,年年期末像高考”這句坊間名句,其實,每個專業都沒有那麼可怕,有時只不過是因為學長學姐們對自己的專業愛得深沉罷了。

據《2018年大學生就業藍皮書》,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通信工程、數字媒體藝術等專業為“2018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即需求增長型專業,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其中,軟件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連續三年為

綠牌專業

確立了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之後,接下來又可以過濾掉一批學校了,可以先淘汰掉自己不想去的地區的學校,再看看剩下的學校裡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專業,進而淘汰掉沒有喜歡的專業的學校。

如果想要上專業比較強的學校,還可以進一步查詢教育部近年來公佈的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來作為參考。

>>>志願填報要謹慎,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

拿到成績後,經過前兩步,相信你也會對想要報考的學校和專業心有所屬了,接下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填報志願。大家如果不想浪費自己的分數,就要仔細參考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預測各院校今年的錄取分數線,總的填報原則是“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根據這個原則合理安排院校的梯度和排序。

高考志願填不好,就是浪費自己的成績,浪費自己三年的努力

吃貨們可能會了解下學校的食堂菜譜;學霸們可能會關注學校的學術氛圍如何、國際交流項目多不多;對生活品質要求高的朋友們或許還要再瞭解學校的住宿環境如何、宿舍能不能洗澡等;呃……還有的小夥伴可能會考慮學校的男女比例問題。至於原因,你懂得……

這些細節上的問題對於有的同學來說還是蠻重要的,各位也可以適當參考下。

>>>拒絕“忽悠”,看清高考填報志願的坑

“官方大數據”是否可信?

相比傳統手翻指南、肉眼對比的“土法煉鋼”,“互聯網+”大數據為填報志願提供了新路徑。然而,市場上名目繁多的高考填報志願指導,讓人眼花繚亂。

考生家長陳娟(化名)發現,在手機應用裡,提供填報志願服務的APP種類繁多,其中大部分都聲稱相關服務基於“官方大數據”。

“填報志願是個技術活,一般人很難作出最佳評估和選擇。但就目前來看,APP上的信息非常分散,甚至還會有出入,到底哪個是真‘官方’,實在不好評判。”陳娟反覆試驗後總結。

在設定“河北”“理科”“670分”三個條件後,陳娟查詢到的結果大相徑庭,“比如有的APP推薦我們填報南京大學,但仔細核實後發現,南京大學近三年在河北省理科錄取最低分都在670分以上,我們根本沒條件填報。”

業內人士介紹,“互聯網+”時代下,大數據與不少行業都“擦出火花”。填報高考志願時,藉助大數據的各類諮詢服務,為廣大考生和家長開啟了更多的選擇途徑。

相較於傳統的經驗指導,利用大數據分析等科技設備“指導”,是一種新興的產業現象和技術應用,也是因技術發展帶動相關行業變革的必然趨勢。但是受市場驅動,層出不窮的產品能否保障真實有效,值得引起重視。

省教育考試院相關工作人員分析,雖然相當一部分APP號稱主要來源是教育部、省教育考試院、高校,但是統計口徑、維度不一,導致最後分析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參考性會有偏差。這是因為不同公司獲取數據的方式不一樣,有的通過公開信息,有的則來路不明,其中可能會出現數據串行、識別偏差、處理出錯等致命傷。

專家提醒,如果考生及家長選擇技術類工具,其中有個小技巧,就是先抽查幾個APP上的數據,與權威部門的志願填報指南或者彙編進行對比,如果一致再使用,避免數據偏差造成判斷或選擇失誤。

河北師範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耿宗科表示,目前大數據填報志願服務很受歡迎,但建議考生和家長不要過度依賴,主要原因是其權威性沒有太多保障。另外,填報志願關乎考生未來職業走向和人生規劃,需要的信息不只是高考分數,還涉及興趣愛好等許多個性化因素,這些都是大數據無從知曉的。

“天價諮詢費”靠不靠譜?

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在上千所大學、數千個專業中,選報一個適合的志願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面對招生計劃時,光看學校以及專業的名字就已經眼花繚亂,逐個瞭解分析各個學校和各個專業情況更是難上加難。“分數考得好”不如“志願報得好”,以此為賣點的填報志願機構在市場中扎堆出現。

面對專家,家長說出了心中糾結,不知道該選擇什麼專業。專家從容地拿出一份問卷,讓考生15分鐘內完成心理測評。“我們將根據心理測評,為考生推薦最適合的專業。”

最終推薦的專業為:語言、經濟、法律。當考生提出自己對歷史感興趣時,對面專家大手一揮,“這個專業不好就業。”

1個小時的諮詢,這對父子沒有得到太多有效信息。專家承諾,分數公佈後諮詢將更有針對性。

這對父子的諮詢費是5999元,包括2個小時的諮詢與指導,其中出分前1小時,出分後1小時。

“去年找專家報志願,花了幾千塊錢,發現跟自己對著書研究圈定的學校一模一樣。”一位高考“過來人”表示,家長和考生還是要做好功課,擺正心態,理智判斷。

報志願最高境界是“一分不浪費”?

“上大學是三分考、七分報,一分都不能浪費。”聽著所謂專家的講解,唐山市民吳先生認準成功的志願填報是壓線錄取,“孩子高考報志願,就得按這個標準來。”

業內人士介紹,在高考志願填報上,考生和家長呈現“錙銖必較,分分必爭”的趨勢。

“很多家長和考生有一種理念——我好不容易考了這麼多分,怎麼可以浪費,一定要盡分數報考,而忽視了自己的成才目標和人生理想。”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其實“踩線”進高校可能會降低考生選擇到心儀專業的可能性,因為一部分高校是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滿足考生專業志願。

這位負責人介紹,我省採用了多年平行志願的填報方式,目的就是讓考生的分數不至於“吃大虧”。在這種背景下,志願填報技巧的空間越來越小,為了把分數“吃幹榨淨”選擇的“最佳志願”,可能很難符合考生的個性需求。

耿宗科認為,大學無論學科設置、目標培養還是學習內容都是多元化的,有機會選擇到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才能更好地實現成才目標和人生理想。

究竟該如何填報志願?專家認為,一方面要結合考分、興趣愛好,充分考慮到考生的發展規劃,科學、理性地選擇院校和專業;另一方面也要長遠看待就業前景,為考生科學謀劃未來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