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說|付於武:中興缺芯之痛在汽車業同樣存在

智库说|付于武:中兴缺芯之痛在汽车业同样存在

丨智庫君

2018年5月31日,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鼎力支持的2018中國汽車新創峰會在京舉行。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面臨重大變局——汽車進口關稅下調、汽車投資管理新規即將出臺,新舊造車勢力加快合作與競爭。針對產業變局與開放競爭,在峰會當日的圓桌對話環節,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成員付於武說:

“汽車的革命確實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十年之前談我們的任務是兩個關鍵字——升級。燃燒效率不斷的升級,低滾阻、低風阻、內燃機的高效升級。2008年,在布拉格國際汽車協會的常務理事會上,大家認為未來新的技術方向有三個:一個是動力,第二,互聯網,第三,電動化。絕大多數代表選了動力,就是內燃機提高再提高,傳統汽車升級再升級。

但是最近幾年,我認為整個產業的任務絕不是“升級”兩個字可以來概括的,更應該是轉型。轉型之深刻,面積之大,規模之大,影響之大,是具有顛覆性的。現在行業有兩種聲音:

一種是新四化的出現。第一是低碳化,這是最高境界;第二,電動化。第三,智能化。第四,共享化。不管新勢力還是舊勢力,我們大家都接受這個觀點。新生態,共享化,要求企業從一個車輛的提供商變成一個運行的服務商。

還有一種聲音,不說低碳,就說動力,‘四化’變成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輕量化。這‘四化’不管怎麼描述,說明我們的產業革命到了一個新的時代。”

智库说|付于武:中兴缺芯之痛在汽车业同样存在

在談到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的挑戰時,付於武說:

“核心技術我們跟國際的差距很大。中興缺芯之痛對我們汽車依然存在。我們有創新,有很大的發展,這十年的進步不容忽視,我多次呼籲要有自信。但是坦率地說,從技術層面看,我們的核心技術還是很缺。比如自動變速器,我們多年積累終於有了8AT,但是現在看到愛立信和我們多家的整車廠合作,我們自動變速器未來的市場成長會受到很大的挑戰。

比如我們汽車的電子技術,昨天就在山東的淄博,1300家零部件企業中關了1000多家。重複建設,低水平,散亂差,不成體統,不環保。所以當地領導說,淌著眼淚關掉這些企業。

在核心技術上我們是嚴重缺失的。整車的智能化也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方向。而且政府、行業、企業表現出來的積極向上的態度也是超出我們想象。但是底層呢?雷達,攝像頭,傳感器等,我們都沒有。我覺得核心技術的缺失將成為我們產業最大短板。”

歡迎您向下滑動“寫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