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飽和之後|中國品牌轎車高端化還需三到五年?

SUV飽和之後|中國品牌轎車高端化還需三到五年?

SUV市場趨於飽後後,轎車市場的發展將成為自主品牌未來一個增長機遇,但中國品牌的中高端轎車要想走到今天SUV的地步,還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

文丨紀偉 馬英歌

近兩年的北京車展最大的變化之一在於,自主高端品牌如領克、WEY的出現。在短短兩年時間,通過市場銷量數據可以看到,部分自主品牌已具備與合資品牌“一較高下”的實力,但整體上自主高端化的前景卻依然不容樂觀。

在本屆車展上,領克、WEY、榮威等品牌再次發佈旗下新款車型,一時間成為外界熱議的話題,而另一家自主品牌代表性企業,長安汽車卻仍將重心放在現有的“走量”車型上,中高端品牌尚處“空白”。

車展前夕,長安汽車曾公佈新的品牌戰略,其中提及未來會構建包括“長安汽車”、“歐尚汽車”、“凱程汽車”以及“中高端品牌”在內的四大品牌。相比吉利、長城、上汽乘用車,近兩年長安汽車發展並不穩定,無法在快速變化的中國市場尋找到自身合適定位。

“從前幾年長安探索情況來看,產品的中高端化和品牌的中高端化,是完全相平行的兩條路,不是互相交融合的。現在品牌高端化時機已經成熟,但比較具體操作性的問題在戰略發佈會上沒有提及,沒有提及的原因就是還沒有成體系,可以確定的是,新品牌的營銷體系和現在是分開的。”4月25日,長安汽車副總裁龔兵在接受智庫君採訪時表示。

SUV飽和之後|中國品牌轎車高端化還需三到五年?

翻開自主品牌試水中高端市場的歷史,大部分均以失敗告終,如奇瑞瑞麒、威麟、觀致等。近些年,得益於SUV市場的“熱潮”,自主品牌開始扭轉局面,紛紛開始向中高端市場發起進攻。

目前,在合資品牌下探、SUV增速放緩、國內消費理念難轉變等多重壓力下,自主品牌高端化形勢出現了新變化。龔兵表示:“現在SUV市場趨於飽後後,轎車市場的發展將成為自主品牌未來一個增長機遇,但中國品牌的中高端的轎車要想走到今天SUV的地步,還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目前,我覺得最大的困難是消費者對中國品牌不認同,我們產品配置豐富、舒適性好、價格便宜了20%-30%,但顧客就覺得比合資企業差。”

SUV飽和之後|中國品牌轎車高端化還需三到五年?

考驗的不僅是性價比

目前自主品牌汽車產品細分越來越明顯,一個企業有多個品牌,不同品牌有著不同的市場定位。因此,車企開始探索不同品牌的分級化經營,但這樣產品會出現重疊,甚至會出現多個同級別品牌讓消費者難以選擇。

因此,有專家建議,未來自主品牌整合部分品牌,明確產品結構,重點發展一到兩個品牌。對高端品牌採取“內聯外分”的發展模式,擺脫自主品牌劣勢。目前來看,吉利在這方面相比長安做得更好。

當然,不同車企對高端化也有著不同的理解。目前大部分車企涉足中級以上的車型,如傳祺的GS8、哈弗H8/H9,但隨之而來的是產品價格的提高,以及產品外觀、內飾用料、配置的提高。當然,這僅僅是品牌高端化最基本的部分。

對於自主品牌高端化,至少要形成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印象,或是可靠性,或是安全性等。高端品牌之所以高端,絕不是僅因為其用料和零配件更高級,更不可能是由價格的高低來決定。

領克將自身定位為年輕、時尚、潮流的品牌,依託沃爾沃的技術來對標合資企業,這與觀致所採用的做法完全不同。WEY品牌則依託長城汽車大量的用戶基礎,滿足這類消費者消費升級需求,因此二者面臨的難題也不同。

SUV飽和之後|中國品牌轎車高端化還需三到五年?

目前來看,領克面臨的產能問題,嚴重製約了領克銷量的增長。據乘聯會提供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領克累計銷量為1.87萬輛,佔整個吉利汽車銷量的4.8%,WEY的累計銷量為4.29萬輛,佔整個長城汽車銷量的19.1%。

對此,領克汽車常務副總經理易寒表示:“目前來看,領克01仍處於‘一車難求’的狀況。前期領克01主要是單一的2.0T發動機,產自於沃爾沃的張家口發動機工廠,供給量是目前遇到的最大瓶頸。目前所交付市場的產品,基本上是屬於工廠的最大產能。從市場熱度和用戶對產品的關注度來看,領克實際上還是屬於一個供需矛盾的階段。對於領克來說,今年最大的壓力不在於銷售目標,而是怎麼樣去完善領克的技術體系,夯實整個銷售服務及渠道網絡。”

市場壓力增大

目前來看,與合資品牌競爭成為中國品牌品牌向上的第一步,然而隨著合資品牌車型的價格以及產品不斷下探,自主品牌面臨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在北京車展上,諸如大眾探歌、豐田C-HR等產品亮相,預示著合資品牌正加大在15萬元級別車型上的投入。

此外,自去年起國內SUV市場出現增速放緩的趨勢。公開數據顯示,去年國內SUV市場增長率僅為13.3%,而2015年和2016年的增速分別為52.4%、47.1%。不過,相比轎車、MVP的負增長,SUV仍是唯一保持增長車型。

SUV飽和之後|中國品牌轎車高端化還需三到五年?

在外部多重壓力之下,自主品牌以合適的價格和定位來切入中高端市場,時機頗為關鍵。當然,如何選擇合適的時機是自主品牌共同的難題。近十年,一些主流自主車企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大跨步前進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弊病,自身產品力尚且不具備和主流合資車企正面競爭的實力,市場定位和對消費者心理把控又嚴重失準,造成了一批如觀致、長安睿騁、紳寶D80、哈弗H8等失敗案例。

中國品牌高端化本質上並不僅僅是新品牌的創立,而是需要圍繞全新品牌的系統進行建設以及管理,甚至細化到產品的定價,也需要管理者仔細斟酌。

長安汽車副總裁劉波表示:“隨著電動化和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包括長安自身的研發能力、製造水平等的提高,我們覺得長安自主品牌邁向中高端時機已經到了。同時,我們認為長安中高端品牌一定是與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和用戶升級、消費升級相契合的,而且還可以和其他企業展開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