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田養田螺的前景如何?需要什麼技術?

老張談三農

我是農村人,種了三十年的水稻,見過在水稻田裡養魚養蝦的,真沒見過養田螺的,咱農村人不是傻子,賣田螺幼苗的更不是,有錢賺早有人養了,個人覺得稻田養田螺很難得到普及,其前景並不明朗,下面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一、缺乏競爭力

不管你養什麼,首先要賣的掉,田螺很多人都喜歡吃,但處理起田螺來非常麻煩,這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大家都喜歡去夜市攤、酒店、飯店點一上碟,不貴也比自己煮的好吃。

所以你見過賣魚賣蝦的小販,但賣田螺的幾乎不見,田螺的主要銷售方向應該是夜市攤、酒店等,這些地方對田螺的需求,大多是養殖池裡的田螺,在養殖池面前,你的稻田田螺有什麼優勢?賣貴沒人要,賣便宜沒產量,稻田還不能施化肥施農藥,以現在這個環境,禾苗十有八九長不成,丟了芝麻又丟瓜。

二、養殖環境堪憂

南方種植水稻區,現在真的很難找到沒有福壽螺的存在了,你養田螺?夏天雨季一來,到處漲水,稻田養田螺,怎麼防止逃逸?更可怕的是,你怎麼防止福壽螺的入侵?養著養著,到頭來搞不好用來餵鴨子!哎呀,你還別說,養鴨子可能還真不錯,但稻田養田螺,還是算了吧。

三、不存在套養模式

種過水稻的都知道,水稻成熟期經常需要曬田便於後期的收割,田螺對水的需求是不能停的,水稻生長週期又短,田螺還沒長大,估計就可以收割水稻了,這不就互相矛盾了嗎?如果犧牲水稻,那又回到了第一點,你這樣養殖和養殖池比起來,又有什麼優勢呢。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觀點,稻田養殖田螺的模式我認為是不靠譜的,但隨著田螺的需求日益增加,田螺養殖池是不錯的選擇哦。


農人說民俗

我來自農村,對農村的情況比較瞭解,下面,針對“在稻田養田螺前景如何?需要什麼技術?”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在稻田裡面養田螺前景還可以。這種種養方式不僅能夠提高稻穀產量,還能夠生產出大量優質的田螺,投入少,效益高。另外,田螺營養豐富,每100克田螺肉含有蛋白質18.2克,脂肪0.6克,磷354毫克,鈣214毫克,鐵22毫克,維生素B20.4毫克以及豐富維生素A等,具有明目,清熱和利尿功效。在夜市攤上很常見,在我老家這邊也算是一到夜市攤特色菜,很受歡迎的。



水稻田螺的成本投入

一畝的稻田能夠放養6萬多隻約有100kg,價格是4元/kg,共需要400元。然後在放養1500只大田螺,約重30kg,6元/kg,需要開支180元。最終合計田螺苗580元。

其次,水生飼料的培養費用,一畝要放磷肥1400kg,其中包括基肥1000kg,追肥4次,一次追肥100kg,共計支出:240元。

最後,包括蚯蚓等活體飼料生產開支100元,消費藥品50元,水費+電費,需要50元,其他開支300元,共計500元。

總計成本為:1320元。



稻田田螺的利潤分析

一畝水稻飼養田螺,畝產量在4000斤左右,而從水田裡面收購的價格為1.2元/斤,能夠有4800元的產值。在銷售順利的情況之下,能夠有4800元收益,除去1320元成本,能夠獲利3480元。

稻田田螺的養殖技術

稻田裡飼養田螺需要結合水稻進行管理,只要掌握好投放的時間即可,比如放養田螺一般要在插秧之後的7~10天,秧苗返青之後進行。然後,在接下來的工作之中注意保持水質,預防疾病就可以了。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如果有說的不周到或者不正確的地方,歡迎評論指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