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對水產養殖的影響及解決措施

“弧菌”對水產養殖的影響及解決措施

當前正值高溫季節,是水產養殖發病率高發期,如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會是養殖產量不斷降低,從而影響養殖效益,通過指導員的走訪和養殖戶的探討,常見的細菌性疾病如:紅腿病、爛鰓病、瞎眼病、甲殼潰瘍病、幼體弧菌病、熒光病等,追其病原,其中都有罪魁禍首 “弧菌”。

為什麼養殖戶總覺得弧菌殺不死?殺死了又迅速繁殖起來?是消毒藥失效了?還是弧菌耐藥性更強了,或者發生變異了?針對這些問題筆者通過諮詢專家及查閱相關資料,總結以下一些看法:

一、徹底消毒

養殖離不開消毒,但要徹底消毒,不能忽略以下幾個方面:

1、消毒劑的有效性弧菌作為一種革蘭氏陰性菌,除了少數藥物如磺胺和青黴素類,絕大多數抗生素以及消毒藥,對弧菌都有效,關鍵的問題是選擇有效的消毒劑,這得根據養殖戶自己平時的經驗選擇合適的產品。在消毒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消毒劑的使用方法,注意溫度、pH等外界因素的影響。

2、解除消毒死角消毒過程中不但要考慮水體還要考慮底質,可採取顆粒型消毒藥配合粉劑或水劑消毒藥使用,或者用粉劑消毒藥拌沸石粉、白雲石粉等潑灑;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是消過毒後要及時排掉汙水。

3、清除對蝦腸道內的弧菌對水體的消毒並不能清除腸道內的弧菌,但這些弧菌卻能隨著糞便排出體外,汙染消毒好的水體,因此最好能在水體消毒之前通過拌料等方式先把腸內弧菌清除。

4、連續消毒不同的生長階段弧菌的抗逆性不同;弧菌在遇到不利環境可進入活的非可培養狀態,抗逆性增強;在消毒藥的使用量不好把握的情況下,最好採取連續消毒的方式,一般2次~3次。消毒劑的輪換使用經常使用同一種消毒藥,細菌易產生耐藥性,最好輪換使用或配合使用。

二、以菌抑菌

以菌抑菌,實現生態防控是最理想的預防弧菌病的方法,消毒後及時補充有益菌,理論上整個池塘變成了一個“無菌區”,這就意味著先佔先得,想有益菌成為“主人”(優勢種),就要在第一時間投放它們,使之儘快“傳宗接代”霸佔地盤,並且“內外兼修”(內服和外潑)。

使用複合菌種從生態系統的角度看,種類越多,系統就越穩定,所以要多使用幾種,包括芽孢桿菌、酵母、乳酸菌、放線菌、硝化菌、光合菌等;不同的類型的菌分解的物質不同,如芽孢桿菌分解大分子有機物、硝化菌分解氨氮和亞硝酸鹽等;同屬但不同菌種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作用不同,如地衣芽孢桿菌抗酸性能力強、枯草芽孢桿菌能分泌抗菌素等。採用少量多次補充(有益菌)方式。

由於養殖品種腸道環境和池塘環境會發生改變,有益菌面對這些改變不一定都能適應並繁殖;在不確定投放的有益菌多久失效的情況下,最好由定期(如一週)投放500克/畝,改成每天投放80克左右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