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哥解密:樓層裡的“十八層地獄”真的存在麼?

【拆哥按】本篇文章是拆哥在2018年3月22日(昨天),作為嘉賓,做客北京城市廣播(FM107.3)《樓市好聲音》的直播實錄,有關選房時“樓層”的專題講解。信息量較大,歡迎各位粉絲學習參考~

拆哥解密:樓層裡的“十八層地獄”真的存在麼?

樓層的選擇一直都是購房者在購房時十分傷腦筋的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然而購房者如果不根據全方位因素考量,只根據喜好決定,住進來後舒適度往往不盡人意。

今天拆哥來和聽眾聊聊,如何選擇樓層,這裡面學問可深著呢,趕快邊聽邊拿小本記下~

拆哥解密:樓層裡的“十八層地獄”真的存在麼?

聽眾MM豆:拆哥~我是房產小白,什麼叫高層?

高層建築是指超過一定高度和層數的多層建築,我們國家一般把高度>24m的高樓稱為高層建築,像美國、日本等國家衡量樓高標準是不一樣滴。

拆哥解密:樓層裡的“十八層地獄”真的存在麼?

聽眾NASA:最近考慮買小高層,家裡有老人該怎麼選呢?

那選擇樓層可不是隻講究高,考慮的問題可多著呢,朝向不好就別選底層啦,家裡光線會完全被擋住,要是家裡有老人,可要注意嘍,選擇中低層更為靠譜~

聽眾一隻樹袋熊:拆哥,在北京18層賣的很好,為什麼我在南方看房,有的地區18層每次都被剩下,貌似沒人要?

有一些的確,類似迷信的說法,認為18層的房子“十八層地獄”,所以價格低,每次新房開盤也能剩下,這都是心理作用。在北方,沒有這個說法。

聽眾蘇蘇:拆哥,聽說高層住宅的9-11層是所謂“浮沉層”,這個樓層的PM2.5 濃度更大,親戚說這個樓層不能買,請問有這個說法麼?

“樓房9—11層是揚灰層”這個說法,起源於2003年一篇《售樓小姐真情自白》的網文,這篇網文以“揭秘”的口吻說:“不要以為高層中的9—11樓不錯,這些樓層正好是揚灰層,髒空氣到這個高度就會停頓。”文中的觀點並未得到科學證實,但這個說法流傳開來,使人真假莫辨。

PM2.5的形成機理是,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質在空氣中遇到水汽,形成了酸性的凝結核。從氣象角度及凝結核形成機理來說,所謂9—11層的揚灰層並不存在。

從廣東一份環境部門的實測來看,包括PM2.5在內的粉塵濃度與樓房高度無關,而與樓房所在區域的“微氣候”有關。“從地上幾米到幾十米,近地面的空氣質量和顆粒物分佈比較平穩,PM2.5濃度差別並不大。9—11層是揚灰層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當時做的是100微米以下灰塵顆粒的測試,是較大的灰塵顆粒。分別做了2層、4層、8層、10層這4個點,結果表明,灰塵顆粒越大、重量越大產生沉積現象越明顯,隨著高度的增加則灰塵顆粒濃度越來越低。”‍

聽眾蜂蜜:樓層價差在二手房體現的明顯不??

因為二手房交易涉及的稅費、裝修情況千差萬別,樓層差價還是存在的,只不過相對模糊一些。 甚至來說,中間樓層在有的小區更受歡迎。

聽眾驢友:拆哥,高層電梯樓的一層和頂層(無小院無露臺),如果中間層賣700萬,一般情況下,一層和頂層分別賣多少錢可以接手?

高層住宅中,一般是次頂層最貴。一層和頂層(無樓臺及閣樓贈送)較為便宜。

在新房的定價中,700萬元總價的房屋,按經驗值,從中間層開始向上按2.5~3萬元/層遞增,到次頂層截止;向下也是按2.5~3萬元/層遞減,一般到第2層截止。

而首層(無小院且無遮擋)的價格要比第2層再減少約10-12萬元,而頂層價格一般與第2-3層的價格相近。 如果一個22層的住宅,中間層是第11和12層是700萬元,則合理的公允價值為首層661~668萬元,頂層673~680萬元。

當然,有的老人喜歡中間層和低樓層,但價格的分佈並不必然反映部分購房人的偏好。 有的時候,新房樓層價差大,是在限價的前提下,加速低樓層的銷售去化。

聽眾四喜:有的八九百萬元總價的新房,外觀的確很漂亮,但是3層的窗戶普遍偏小,這是怎麼回事兒?

的確存在。這兩三年北京改善型樓盤很多采用了Art-Deco或者是所謂新中式混血的外立面,底部的幾層有的要突出出來,設計有“腰線”,以彰顯“底部的厚重沉穩大氣”。所以有的房子的確需要注意下。

2-4層的窗戶尺寸要小,這個要注意問下銷售。

拆哥解密:樓層裡的“十八層地獄”真的存在麼?

聽眾愛吃丸子:拆哥,北京有的小區,屬於臨近八達嶺高速的“二線樓盤”,即前面還有一個小區隔著,我的感覺是15層以下,噪音不明顯,到了15-25層,高速公路的噪音反而很大?

是的。這種情況,反而高樓層噪音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