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哥解密:楼层里的“十八层地狱”真的存在么?

【拆哥按】本篇文章是拆哥在2018年3月22日(昨天),作为嘉宾,做客北京城市广播(FM107.3)《楼市好声音》的直播实录,有关选房时“楼层”的专题讲解。信息量较大,欢迎各位粉丝学习参考~

拆哥解密:楼层里的“十八层地狱”真的存在么?

楼层的选择一直都是购房者在购房时十分伤脑筋的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然而购房者如果不根据全方位因素考量,只根据喜好决定,住进来后舒适度往往不尽人意。

今天拆哥来和听众聊聊,如何选择楼层,这里面学问可深着呢,赶快边听边拿小本记下~

拆哥解密:楼层里的“十八层地狱”真的存在么?

听众MM豆:拆哥~我是房产小白,什么叫高层?

高层建筑是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我们国家一般把高度>24m的高楼称为高层建筑,像美国、日本等国家衡量楼高标准是不一样滴。

拆哥解密:楼层里的“十八层地狱”真的存在么?

听众NASA:最近考虑买小高层,家里有老人该怎么选呢?

那选择楼层可不是只讲究高,考虑的问题可多着呢,朝向不好就别选底层啦,家里光线会完全被挡住,要是家里有老人,可要注意喽,选择中低层更为靠谱~

听众一只树袋熊:拆哥,在北京18层卖的很好,为什么我在南方看房,有的地区18层每次都被剩下,貌似没人要?

有一些的确,类似迷信的说法,认为18层的房子“十八层地狱”,所以价格低,每次新房开盘也能剩下,这都是心理作用。在北方,没有这个说法。

听众苏苏:拆哥,听说高层住宅的9-11层是所谓“浮沉层”,这个楼层的PM2.5 浓度更大,亲戚说这个楼层不能买,请问有这个说法么?

“楼房9—11层是扬灰层”这个说法,起源于2003年一篇《售楼小姐真情自白》的网文,这篇网文以“揭秘”的口吻说:“不要以为高层中的9—11楼不错,这些楼层正好是扬灰层,脏空气到这个高度就会停顿。”文中的观点并未得到科学证实,但这个说法流传开来,使人真假莫辨。

PM2.5的形成机理是,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空气中遇到水汽,形成了酸性的凝结核。从气象角度及凝结核形成机理来说,所谓9—11层的扬灰层并不存在。

从广东一份环境部门的实测来看,包括PM2.5在内的粉尘浓度与楼房高度无关,而与楼房所在区域的“微气候”有关。“从地上几米到几十米,近地面的空气质量和颗粒物分布比较平稳,PM2.5浓度差别并不大。9—11层是扬灰层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当时做的是100微米以下灰尘颗粒的测试,是较大的灰尘颗粒。分别做了2层、4层、8层、10层这4个点,结果表明,灰尘颗粒越大、重量越大产生沉积现象越明显,随着高度的增加则灰尘颗粒浓度越来越低。”‍

听众蜂蜜:楼层价差在二手房体现的明显不??

因为二手房交易涉及的税费、装修情况千差万别,楼层差价还是存在的,只不过相对模糊一些。 甚至来说,中间楼层在有的小区更受欢迎。

听众驴友:拆哥,高层电梯楼的一层和顶层(无小院无露台),如果中间层卖700万,一般情况下,一层和顶层分别卖多少钱可以接手?

高层住宅中,一般是次顶层最贵。一层和顶层(无楼台及阁楼赠送)较为便宜。

在新房的定价中,700万元总价的房屋,按经验值,从中间层开始向上按2.5~3万元/层递增,到次顶层截止;向下也是按2.5~3万元/层递减,一般到第2层截止。

而首层(无小院且无遮挡)的价格要比第2层再减少约10-12万元,而顶层价格一般与第2-3层的价格相近。 如果一个22层的住宅,中间层是第11和12层是700万元,则合理的公允价值为首层661~668万元,顶层673~680万元。

当然,有的老人喜欢中间层和低楼层,但价格的分布并不必然反映部分购房人的偏好。 有的时候,新房楼层价差大,是在限价的前提下,加速低楼层的销售去化。

听众四喜:有的八九百万元总价的新房,外观的确很漂亮,但是3层的窗户普遍偏小,这是怎么回事儿?

的确存在。这两三年北京改善型楼盘很多采用了Art-Deco或者是所谓新中式混血的外立面,底部的几层有的要突出出来,设计有“腰线”,以彰显“底部的厚重沉稳大气”。所以有的房子的确需要注意下。

2-4层的窗户尺寸要小,这个要注意问下销售。

拆哥解密:楼层里的“十八层地狱”真的存在么?

听众爱吃丸子:拆哥,北京有的小区,属于临近八达岭高速的“二线楼盘”,即前面还有一个小区隔着,我的感觉是15层以下,噪音不明显,到了15-25层,高速公路的噪音反而很大?

是的。这种情况,反而高楼层噪音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