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提到韶關南雄城北的梅關古道,你肯定會第一時間想到那名揚四海的“庾嶺寒梅”。每年寒冬料峭的時候,古道上的梅花大放異彩。到梅關古道賞梅成了最風雅的事情,遊客蜂擁而至。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冬天古道上的梅花@韶關市旅遊局

又或者你會想起春光撩人時,春色滿園,殷紅的杜鵑優雅非凡,令人怦然心動。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春天古道上的杜鵑花@吳丹▲

但當時間來到了夏天,你會發現古樹參天的梅關古道,涼爽的空氣中佈滿了濃濃綠意,清冽流水與幽幽小徑鮮明無比,動靜相宜,更是迎來了一年當中無可比擬的美麗時節。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涼意浸透

▼曲徑通幽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在這熱浪來襲的綠色季節裡,

不妨走進這片蒼翠欲滴的清涼世界,

探古尋幽,一覽粵贛風光,

感受這片紅色土地的不凡魅力,

順道探訪那意蘊豐富的珠璣古巷,

尋根問祖,感受先祖們當年

披荊斬棘的勇氣。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南雄毗鄰江西贛南地區,自古是嶺南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有“枕楚跨粵,為南北咽喉”之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根植於如此特殊的地理環境,南雄的風俗民情總是飽含著濃厚的鄉土情緒,熱愛生命、祈盼太平的熾熱情感。也正是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南雄也是當年紅軍長征入粵的第一站,是一塊具有悠久革命歷史的紅色土地。

一座座飛簷青瓦的亭臺,一塊塊刻著詩句的碑石,都在講述著或長、或短、或完整、或殘缺的南雄故事。

走梅關古道

追尋紅色足跡

梅關古道寬約6尺,路面鋪著整齊的鵝孵石,是我國如今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兩側山崖樹木蔥蘢,層巒疊翠,道旁是繁茂的灌木叢,其間梅樹眾多,這個季節雖無梅花,卻以最濃郁的綠意報春。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梅關古道綠意濃@吳丹

半山腰有一座半山亭,又名來雁亭,始建於宋朝,如今仍在提示著遊客,登梅嶺還有一半的距離。嶺下有古人用來餵馬的飲馬槽,沿途詩碑眾多,記錄著古代名人志士的名言詩句。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沿路詩碑@吳丹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飲馬槽@陳馥敏

在眾多的詩碑中,一塊刻有陳毅元帥次子陳丹淮少將的題字“北伐軍出師處”的碑石最為醒目,記錄著孫中山先生的北伐功績。在孫中山領導北伐戰爭期間,北伐軍曾三次經過梅嶺進入江西作戰。這座題字為“北伐軍出師處”的石碑,上窄下寬,站立於前都能感受到出師之際將士們豪氣沖天噴薄而出的氣魄。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北伐軍出師處 @暢遊南雄

開國元帥陳毅在此留下的《登大庾嶺》、《偷渡梅關》和《梅嶺三章》等蕩氣迴腸的詩篇,則是當年三萬紅軍三年輾轉南方堅持游擊戰的歷史寫照。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偷渡梅關》石碑@吳丹

1934年冬,紅軍主力出發長征以後,陳毅、項英率部從中央蘇區突圍來到贛粵邊紅色根據地,堅持在南雄北山、油山和梅嶺等地艱苦卓絕地開展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1936年冬,陳毅等人在梅嶺地區被圍困長達20余天,陳毅以傷病之身伏叢莽間,在自料難免犧牲的情況下,陳毅揮筆寫下了著名的“絕筆”詩——《梅嶺三章》。

梅嶺三章【三】

投身革命即為家,

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

人間遍種自由花。

“取義成仁今日事”,讀到這裡,心裡不禁為之一顫。面對死亡,陳毅將軍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壯烈,只為了天下千千萬萬百姓的自由與平安。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陳毅像@韶關市旅遊局

這段紅色革命的光榮歷史,書寫了南雄與長征不可分割的珍貴記憶,更是南雄紅色文化的有力見證,給這片地方植入了深刻的紅色文化基因。

交通tips:可從韶關汽車站搭乘前往南雄汽車站的班車,然後轉乘前往大餘縣的班車,跟司機說一聲在梅關古道下,下車後往北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售票處。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訪珠璣古巷

尋根問祖

說到南雄,還不得不提一個地方:珠璣古巷,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嶺南驛道上的一個商業重鎮,嶺南文化的源頭之一。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珠璣古巷@吳丹

珠璣古巷是古代眾多中原氏族南遷的中轉站,也因此成為嶺南文化的發祥地。據有記錄的珠璣古巷南遷姓氏名錄多達183姓。至今許多嶺南人家的族譜裡都有將家族的源流指向珠璣巷的記載。超過六成的廣府人都將自己視為珠璣後裔。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珠璣古巷的主要建築在造型設計上,也意喻著歡迎廣大的珠璣後裔迴歸家鄉尋根問祖。珠璣古巷的牌坊高近10米,外形典雅莊重,建築材料選用南雄特有的紅硅石,“硅”,暗喻“歸”字。而從外往裡看,牌坊的大門嵌套著前面南門樓的小門,大口套小口,正好組成一個回家的“回”字。

珠璣古巷全長1500多米,南起駟馬橋,北至鳳凰橋,路面寬約4米,是一條全用鵝卵石鋪砌而成的古驛道。輕輕走在古老的巷子裡,土牆和黑瓦散發著歷史的氣息,時而傳堂而過的小孩,聊著家常的老人,一切都是那麼安靜和踏實。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珠璣古巷@吳丹

散落在古巷兩邊的,是各大南遷姓氏或古樸莊嚴、或金碧輝煌的宗族祠堂,這裡或許就是廣東最具鄉愁的地方了吧。其中,劉家祠堂是珠璣巷中最大的老祠堂。劉氏宗祠採用“三進兩天井”的古老格局。在宗祠的最裡面,供奉著先祖漢高祖劉邦,兩面牆上刻畫著西漢歷代皇帝肖像。據守祠堂的劉阿姨介紹,每年的過年,是這裡香火最旺盛的時候,劉氏後代都到這裡來祭祖。

珠璣古巷中還流傳著一個胡貴妃的傳說,這是珠璣巷人的南遷歷史。

相傳,胡妃時南宋度宗皇帝的妃子,被奸臣賈似道所害出宮為尼。後來,胡貴妃淪落為南雄珠璣巷富商黃貯萬之妾,不料黃貯萬的家僕告發,朝廷派人圍剿珠璣巷,胡妃為了不牽連珠璣巷的百姓,在珠璣巷中投井自殺。後人為了紀念胡貴妃,在井上建塔。石塔7層,意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如今,貴妃塔成了珠璣巷中不可或缺的一處人文景觀。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貴妃塔@吳丹

推薦遊覽路線:遊覽路線:石像群雕——硅門牌坊——古巷道——胡妃紀念館——南門樓——貴妃塔——沙水湖——雙龍橋——中門樓——北門樓——祖居紀念區各大姓氏宗祠——珠璣巷博物館

交通tips:韶關沒有直達珠璣古巷的車,可以從韶關坐汽車到南雄市區, 市區汽車站有直接到達珠璣古巷的大巴。

品南雄美食

無辣不歡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由於地處粵北,且是盆地地形,較之廣東其他地方,南雄冬天偏寒,而春夏秋三季又較為潮溼。所以南雄人在飲食上簡直是無菜不辣,無辣不歡,吃辣一點都不比川湘渝差。

南雄的菜鹹、辣、香、酸四大味,多用炒、燜使肉入味,善用辣椒、酸筍、蒜葉來調味,味感豐富,滿桌的菜色香俱佳,用來下飯下酒都很好。酸筍燜鴨、梅嶺鵝王就是最出彩的兩道菜。

梅嶺鵝王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南雄山清水秀,養出的鴨鵝都肉質豐厚,口感柔軟。梅嶺鵝王取其辣和香,“鵝王”還沒有端上桌,農家土鵝特有的香味就已經在空氣中“放肆”了,讓人的涎水漾漾地就上來了。品嚐一口,鮮滑香軟,鮮味美美地讓人味蕾激靈靈地一陣酢麻,濃釅香撲的湯更是“惹味”。

酸筍燜鴨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用新鮮鴨肉拌著酸筍、辣椒,先炒至金黃,再燜至爛熟,酸筍的酸味和辣椒的辣味都完全滲入到鴨肉裡面去了,端上來的時候只聞得一陣香辣的味道,嚐起來更是滋味無窮。酸味拌著辣味,還有鴨肉本身的肉香,一起伴隨著每一下咀嚼而衝開來,盈滿了整個口腔和鼻腔,十分的霸道。

南雄釀豆腐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用新鮮的芋頭、香脆的小蝦米,還有臘肉碎、蘑菇、香菜等等材料剁碎拌勻,有些人家還會按不同口味加入不同的餡料。然後把大塊的油豆腐包開個小口,把裡面的瓤挖出,再釀入早已配好的餡,放入蒸鍋蒸熟,糯香可口的南雄釀豆腐就出爐了。

綠綠的季節裡,邀你一起去走走這片風光旖旎的紅色土地

如果你痴迷於自然美景,

南雄山川秀麗,風光旖旎;

如果你醉情於人文景觀,

南雄是一片紅色土地,古蹟甚多。

這裡既有中原與嶺南文化的融合,

也有粵贛之間民情的交匯。

在這個綠綠的季節裡,

不如就到這片紅色土地走走,

傾聽歷史的聲音,也許你能在這裡,

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文丨林曉麗

圖丨吳丹、陳馥敏、暢遊南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