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別人沒做過的,想別人不敢想的

做别人没做过的,想别人不敢想的

●●●

1

公元1496年,一個23歲的波蘭年輕人來到了意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學習天文學知識之餘,他又認真研究了古希臘時期托勒密的理論。因為與許多觀測數據相悖,他開始懷疑這個人們堅持了上千年的理論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1506年,他返回家鄉,因為儀器匱乏,只好在一個無名小塔上,模仿古代儀器自己製作一些簡陋的設備來進行觀測。在那個“科學是神學的婢女”的時代,從沒有人看好他的觀點。此後,又過了漫長的三十年,一本劃時代意義的鉅著,《天體運行論》誕生了,猶如一道驚雷,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這個人,叫尼古拉·哥白尼。

做别人没做过的,想别人不敢想的

2

然而這個故事並不是童話,日心說帶給哥白尼的,只有詆譭與危險。他曾親眼目睹過宗教裁判所以“叛教”的名義,用火刑結束科學家的生命。在他的身邊長期有上司佈置的眼線。馬丁路德也曾公然譏諷道:“這個傻瓜想要推翻整個天文學!”

死亡的威脅,人格的詆譭。這些所帶來的巨大壓力足以讓一個人忍氣吞聲。但是哥白尼卻沒有這麼做,他帶著對自己對科學,對真理最熱切的追求,將自己的著作出版成書。在世界還沉浸於黑暗之時,他站在了所有人的前面。正如他家鄉的塑像上所寫:“哥白尼,託倫市民,他讓地球轉動,令太陽和天空靜止。”

做别人没做过的,想别人不敢想的

3

公元1903年,彼時的中國,列強橫行。一個遠在大洋彼岸的年輕人,聽說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便勵志想要造出中國人自己的飛機。因為資金不足,他去華人圈子尋找贊助,但是所有人都認為,單單靠一箇中國人,永遠也別想造出飛機。

最終,他只湊來一千多美元。不分晝夜的攻堅,一年後他的飛機真的造出來了!但是第一次試飛中,它就在意外中墜毀了。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他們遠在奧克蘭的廠房連同圖紙都被一場意外的大火燃燒殆盡。所有的努力,頃刻間化為泡影。

他的徒弟們變賣了所有家當,湊了最後的血汗錢給他,就為了這個沒有其他人敢去想,敢去做的中國飛天夢。

這位天才科學家的智慧火花,也終於完美爆發,一九一零年舊金山世界飛行大賽,他的飛機完美亮相,一舉征服世界!

那一天,美國各大報紙的頭版標題是這樣寫的:中國飛行技術超越西方!

這個人,是中國航空之父,馮如。

做别人没做过的,想别人不敢想的

4

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想別人不敢想的事情。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艱難的任務。而對於古往今來無數的科研學者們來說,這卻是他們畢生所求。不論是理論上的發現和探索,還是技術上的革新和突破,人類歷史上每一個小小的進展,都需要他們付出幾十年如一日的汗水,甚至是生命的危險。

安德烈·維薩里冒著判刑的危險偷屍體來研究才有了近代的解剖學,居里夫人冒著被放射線侵害的危險做實驗,才提取出了鐳元素。鄧稼先不顧核輻射的風險徒手撿起了破碎的原子彈片,才有了後來我們強大的核力量。對於心中崇高理想的追求,讓他們,無懼艱險,敢為人先。

如今,大部分的科研工作者們工作很是繁重。網絡上八卦花邊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而關於科研的新聞,卻少之又少。中國冶金界的“一代宗師”柯俊教授,被譽為我國金屬物理專業奠基人,獲獎無數,一生兢兢業業。但是即使是先生離世的消息,也未曾在網絡上掀起哪怕一絲一毫的波瀾。可縱使是無名無利又如何?對知識的渴求,對開拓的嚮往,又豈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做别人没做过的,想别人不敢想的

在科研的道路上,縱使滿是荊棘,但卻總是充滿著希望的光亮。

無畏前行,心有夢想。

做别人没做过的,想别人不敢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