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詫!財務黑客竟然入侵了稅務局數據系統

驚詫!財務黑客竟然入侵了稅務局數據系統

文章:徐箐 | 助力財務大咖玩轉稅收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隨著電子稅務稽查的推行,徵納雙方新一輪的“博弈”開始在高科技手段中展開。

財務黑客用高科技手段偽造財務虛假記錄的案例

屢屢出現。

他們用真偽難辨的套賬達到逃逸稅收的目的。

財務“軟件高手”,

成為企業搶手的稀缺人才!

財務職場小白吐槽

這才是真正的稅收“玩家”

01

財務“黑客”法術一

事情發生在一個高新技術生產企業。

該企業財務是一個軟件愛好者

自封為網絡 “魂鬥羅”。

某。 年 。某 。月。

該企業由於業務發生變化,不能再繼續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怎麼辦??

三個單詞,剛從老闆嘴裡出來,

博士後學歷的財務總監就用

博士“錢”思維,

拍著廋弱的胸腔立下軍令狀。

小尅死!

其做法,常人拍死都不會想到。

他“利用財務軟件發送程序,在稅務部門的電算化系統中編進指令,令其自動在年底將該企業利潤生成了“負數”,以此逃逸納稅義務。

年終表彰大會上,

老闆給財務總監一個非常高的榮譽稱號,

最!強!大!腦!

02

財務“黑客”法術二

“利用一個財務軟件可以編制多個相互獨立賬套的功能,而且能把“真賬假賬替換”之計“發揮”得淋漓盡致。”

聽說

這在財務圈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假賬的賬套保存路徑加以改變,稅務機關檢查時將假賬的賬套出示給檢查人員,待檢查結束後,再把路徑改回。”

還原。

對於這些消息,我是持懷疑態度的。

為了證實消息是:假的、假的、假的!

一個頗有經驗的財務軟件高手。

“@你最好相信,現在財務軟件可以做多個賬套,甚至可以做到每個賬套之間數據完全是互相獨立。

而且同一賬套中,財務人員只要設置不同的用戶權限,那稅務機關看到的數據也一定不同,使用這些小計倆即使在稅務機關面前操作也未必看的出破綻。

現在一些企業老闆都在花高價招聘財務“黑客”高手。”

我慫了

無語。。。 無語。。。

抓狂!

想到了世界著名黑客高手凱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

“15歲的米特尼克闖入了“北美空中防務指揮系統”的計算機主機內,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國指向前蘇聯及其盟國的所有核彈頭的數據資料,然後又悄無聲息地溜了出來。”

我恐懼

如果有一天,企業財務都成為“黑客”高手.....

侵入稅務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編制特定的程序,輸入特定的指令,讓計算機網絡按照該程序指令自動修改數字.......

那結果會是????

戰兢!

03

財務“黑客”法術三

某軟件製造企業財務有一套人馬專們研究稅務稽查選案數據分析原理。

得“道”悟出

稅務機關大多采取的是“整數分析法”

整數後的小數一般會被忽略掉。

通過財務電子軟件把與稅收有關的企業財務細項數字保留整數,去掉尾數。

將尾數“截留”在賬外,與稅務機關玩起了

截留小數、四舍五不入“積沙成塔”“滴水成河”的

遊!戲!

然後將截留下來的收入和利潤

“細水長流”

逐漸的匯入到老闆指定的賬戶中。

財務黑客改變了

遊戲玩法!

什麼是“斷尾截留” ?

“就是企業在稅務機關“整數”分析原理的基礎上,把與稅收有關聯的數字尾數“砍掉”,在賬面上不反映。

即:財務賬面上只是構成總數的明細項目進行調整,而大的整數則保持不變。

其“科技含金量”之高,讓完備的企業財務準則在這些軟件面前,

如同兒戲。”

稅務機關數字分析基礎主要起源於企業 資金鍊。

故此,

一些企業財務黑客隨機轉換。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企業資金在銀行流動頻繁,電子稅務稽查對每筆賬目的尾數並不做詳細記錄的規律,把大筆存款,通過零打碎敲下來的“截留”資金取走。

由於這種小數截留是通過計算機程序控制自動完成的,

所以'尾數的截留”在電子稅務系統總體數據中一般是不會表現出來的。

被發現的幾率也由此很低。

最終實現了未上賬收入悄悄的逃離企業。 

財務這種高手段智能化逃逸稅收的要害,就在於企業財務並沒有破壞稅務機關“大數據”監控企業的資金鍊,

世界上最怕破的兩件事:

一是謊言被破。

二是規律被破。

高科技數字時代,

稅務機關從納稅人經營規律上找

破綻。

納稅人從稅務機關分析原理上找

破綻。

誰會是贏家??????

04

財務“客‘’法術四

“某稅務機關到一家管轄的房地產企業實施電子稅務稽查分析,根據市場信息,該企業在上年有樓盤預售,可是財務提供的財務數字並未反映收入,預售房所取得的首付款僅有90餘萬元掛在

其他應付款科目。”

根據邏輯判斷和市場獲取信息,

兩套賬痕跡明顯。

“稅務稽查人員到企業進行實地核查,在調閱了該企業財務室的電子資料時,發現了1份設有密碼的房屋銷售進度表文檔和一套設有密碼的小蜜蜂電子賬。”

如果直接要求財務人員打開文檔,一定會受到阻撓或者銷燬數據。

策略、計謀、

稽查人員尋找突破口,

“發現電腦中所存儲的還有其它視頻、音頻、文檔等資料也設有密碼。

檢查人員靈機一動,說想聽聽歌。”

在稽查人員創造的和諧氣氛中,財務人員就毫不防備的輸入密碼打開了音頻文件。

密碼很快就被錄入到了稽查人員記憶中。

稽查人員用密碼嘗試著解鎖“小蜜蜂”電子賬,

居然!居然!

打開了。

隱藏的電子內賬“裸體”的出現在檢查人員面前。

小蜜蜂飛不起來了的時候,嘴裡不停地絮叨著:

為什麼沒有多設幾個密碼,

為什麼就沒有想到是個圈套......

俄好傻......

時代發展飛速。

過去人工記賬和人工稽查

是人與人之間的PK。

現在電子記賬和電子稽查

是智能與智能之間的PK。

誰是真正的 “魂鬥羅”要看誰會笑在

最後!

前段時間與一位稽查朋友聊天,她調侃道:

現在老鼠比貓的膽子大,

我們到一家企業實施檢查,發現該企業竟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高科技偷稅體系。

設置了兩套系統,兩套財務人馬。

“企業管理環節用的是ERP,

做假賬則用的是財務軟件”

為了堤防稅務機關隨時進入企業突擊檢查,他們平時就將服務器隱藏起來,一旦有稅務人員進入企業,就馬上關閉服務器。

如果稅務人員要求提供備份資料時,財務人員就會說:為了信息保密,企業不允許財務人員備份財務數據。”

差聽起來,蠻有道理。

智能化時代,稅收遊戲在企業財務黑客手裡玩的更加隱秘。

法網恢恢如何做到“疏而不漏”

稅務機關還需快馬加鞭!

05

法律責任追究分析

“此類犯罪的特點由於是每次盜取款項的數目都非常小,

按照《刑法》規定的數額犯,必須達到一定數額標準才構成犯罪。對於行為具有連續性、但每次又未達犯罪成立標準的數額犯,在需要追訴、計算訴訟時效時,

律師認為:”可以參照連續犯來解決,但不得視為連續犯。以此觀點來解決此類網絡犯罪的訴訟時效計算問題即從犯罪終了之日起計算,是比較合理的。同時,這樣也可以劃出一個明確的時間段來,對此前多次行為所涉數額有個累計,從而判定罪與非罪,量定刑罰輕重。”(以上觀點不作為法律依據)

讀文提示

稅務稽查分析系統

一、關聯思維。 從財務海量數據中尋找確定、新穎而且有價值的稅收違法線索。(主要具有可比性)。

二、全樣本思維。全面、立體、系統地把握稅源和企業經營總體狀況(三張報表結構圖)。

三、效率思維,。 一般會適當的忽略微觀層面上的精確度,而將分析要點轉向基本重點。

四、共享思維。 建立了統一規範的信息交換平臺和信息共享機制(社會信息共享)。

“在沒有顯示有持序之前,混亂並不可怕。但是,當你感到一個有持序的時間出現了,你已經處於危險之中。”

—— 經濟學家 歐文:費雷




徐箐老師,稅務機關多面手,用近40年稅務工作經驗教你玩轉稅務稽查,掌控稅收技能,開啟稅收方法論、稅案說法、避稅規則,助力您成為稅收操盤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