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诧!财务黑客竟然入侵了税务局数据系统

惊诧!财务黑客竟然入侵了税务局数据系统

文章:徐箐 | 助力财务大咖玩转税收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随着电子税务稽查的推行,征纳双方新一轮的“博弈”开始在高科技手段中展开。

财务黑客用高科技手段伪造财务虚假记录的案例

屡屡出现。

他们用真伪难辨的套账达到逃逸税收的目的。

财务“软件高手”,

成为企业抢手的稀缺人才!

财务职场小白吐槽

这才是真正的税收“玩家”

01

财务“黑客”法术一

事情发生在一个高新技术生产企业。

该企业财务是一个软件爱好者

自封为网络 “魂斗罗”。

某。 年 。某 。月。

该企业由于业务发生变化,不能再继续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怎麼办??

三个单词,刚从老板嘴里出来,

博士后学历的财务总监就用

博士“钱”思维,

拍着廋弱的胸腔立下军令状。

小尅死!

其做法,常人拍死都不会想到。

他“利用财务软件发送程序,在税务部门的电算化系统中编进指令,令其自动在年底将该企业利润生成了“负数”,以此逃逸纳税义务。

年终表彰大会上,

老板给财务总监一个非常高的荣誉称号,

最!强!大!脑!

02

财务“黑客”法术二

“利用一个财务软件可以编制多个相互独立账套的功能,而且能把“真账假账替换”之计“发挥”得淋漓尽致。”

听说

这在财务圈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假账的账套保存路径加以改变,税务机关检查时将假账的账套出示给检查人员,待检查结束后,再把路径改回。”

还原。

对于这些消息,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为了证实消息是:假的、假的、假的!

一个颇有经验的财务软件高手。

“@你最好相信,现在财务软件可以做多个账套,甚至可以做到每个账套之间数据完全是互相独立。

而且同一账套中,财务人员只要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那税务机关看到的数据也一定不同,使用这些小计俩即使在税务机关面前操作也未必看的出破绽。

现在一些企业老板都在花高价招聘财务“黑客”高手。”

我怂了

无语。。。 无语。。。

抓狂!

想到了世界著名黑客高手凯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

“15岁的米特尼克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

我恐惧

如果有一天,企业财务都成为“黑客”高手.....

侵入税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编制特定的程序,输入特定的指令,让计算机网络按照该程序指令自动修改数字.......

那结果会是????

战兢!

03

财务“黑客”法术三

某软件制造企业财务有一套人马专们研究税务稽查选案数据分析原理。

得“道”悟出

税务机关大多采取的是“整数分析法”

整数后的小数一般会被忽略掉。

通过财务电子软件把与税收有关的企业财务细项数字保留整数,去掉尾数。

将尾数“截留”在账外,与税务机关玩起了

截留小数、四舍五不入“积沙成塔”“滴水成河”的

游!戏!

然后将截留下来的收入和利润

“细水长流”

逐渐的汇入到老板指定的账户中。

财务黑客改变了

游戏玩法!

什么是“断尾截留” ?

“就是企业在税务机关“整数”分析原理的基础上,把与税收有关联的数字尾数“砍掉”,在账面上不反映。

即:财务账面上只是构成总数的明细项目进行调整,而大的整数则保持不变。

其“科技含金量”之高,让完备的企业财务准则在这些软件面前,

如同儿戏。”

税务机关数字分析基础主要起源于企业 资金链。

故此,

一些企业财务黑客随机转换。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企业资金在银行流动频繁,电子税务稽查对每笔账目的尾数并不做详细记录的规律,把大笔存款,通过零打碎敲下来的“截留”资金取走。

由于这种小数截留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自动完成的,

所以'尾数的截留”在电子税务系统总体数据中一般是不会表现出来的。

被发现的几率也由此很低。

最终实现了未上账收入悄悄的逃离企业。 

财务这种高手段智能化逃逸税收的要害,就在于企业财务并没有破坏税务机关“大数据”监控企业的资金链,

世界上最怕破的两件事:

一是谎言被破。

二是规律被破。

高科技数字时代,

税务机关从纳税人经营规律上找

破绽。

纳税人从税务机关分析原理上找

破绽。

谁会是赢家??????

04

财务“客‘’法术四

“某税务机关到一家管辖的房地产企业实施电子税务稽查分析,根据市场信息,该企业在上年有楼盘预售,可是财务提供的财务数字并未反映收入,预售房所取得的首付款仅有90余万元挂在

其他应付款科目。”

根据逻辑判断和市场获取信息,

两套账痕迹明显。

“税务稽查人员到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在调阅了该企业财务室的电子资料时,发现了1份设有密码的房屋销售进度表文档和一套设有密码的小蜜蜂电子账。”

如果直接要求财务人员打开文档,一定会受到阻挠或者销毁数据。

策略、计谋、

稽查人员寻找突破口,

“发现电脑中所存储的还有其它视频、音频、文档等资料也设有密码。

检查人员灵机一动,说想听听歌。”

在稽查人员创造的和谐气氛中,财务人员就毫不防备的输入密码打开了音频文件。

密码很快就被录入到了稽查人员记忆中。

稽查人员用密码尝试着解锁“小蜜蜂”电子账,

居然!居然!

打开了。

隐藏的电子内账“裸体”的出现在检查人员面前。

小蜜蜂飞不起来了的时候,嘴里不停地絮叨着:

为什么没有多设几个密码,

为什么就没有想到是个圈套......

俄好傻......

时代发展飞速。

过去人工记账和人工稽查

是人与人之间的PK。

现在电子记账和电子稽查

是智能与智能之间的PK。

谁是真正的 “魂斗罗”要看谁会笑在

最后!

前段时间与一位稽查朋友聊天,她调侃道:

现在老鼠比猫的胆子大,

我们到一家企业实施检查,发现该企业竟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高科技偷税体系。

设置了两套系统,两套财务人马。

“企业管理环节用的是ERP,

做假账则用的是财务软件”

为了堤防税务机关随时进入企业突击检查,他们平时就将服务器隐藏起来,一旦有税务人员进入企业,就马上关闭服务器。

如果税务人员要求提供备份资料时,财务人员就会说:为了信息保密,企业不允许财务人员备份财务数据。”

差听起来,蛮有道理。

智能化时代,税收游戏在企业财务黑客手里玩的更加隐秘。

法网恢恢如何做到“疏而不漏”

税务机关还需快马加鞭!

05

法律责任追究分析

“此类犯罪的特点由于是每次盗取款项的数目都非常小,

按照《刑法》规定的数额犯,必须达到一定数额标准才构成犯罪。对于行为具有连续性、但每次又未达犯罪成立标准的数额犯,在需要追诉、计算诉讼时效时,

律师认为:”可以参照连续犯来解决,但不得视为连续犯。以此观点来解决此类网络犯罪的诉讼时效计算问题即从犯罪终了之日起计算,是比较合理的。同时,这样也可以划出一个明确的时间段来,对此前多次行为所涉数额有个累计,从而判定罪与非罪,量定刑罚轻重。”(以上观点不作为法律依据)

读文提示

税务稽查分析系统

一、关联思维。 从财务海量数据中寻找确定、新颖而且有价值的税收违法线索。(主要具有可比性)。

二、全样本思维。全面、立体、系统地把握税源和企业经营总体状况(三张报表结构图)。

三、效率思维,。 一般会适当的忽略微观层面上的精确度,而将分析要点转向基本重点。

四、共享思维。 建立了统一规范的信息交换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社会信息共享)。

“在没有显示有持序之前,混乱并不可怕。但是,当你感到一个有持序的时间出现了,你已经处于危险之中。”

—— 经济学家 欧文:费雷




徐箐老师,税务机关多面手,用近40年税务工作经验教你玩转税务稽查,掌控税收技能,开启税收方法论、税案说法、避税规则,助力您成为税收操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