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深沉憫人的河州賢孝

【擷 英】深沉憫人的河州賢孝

「文化」深沉憫人的河州賢孝

河州賢孝藝人周旺盛

徐光文

在我國民間說唱曲藝中,賢孝是最富人情的民間音樂之一,“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作為盲人曾經的一種謀生手段,賢孝一面世便以深沉的憫人情懷受到人們推崇。

河州賢孝是流傳於我省臨夏一帶的一種傳統說唱藝術,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河州賢孝因內容多為演唱妻賢子孝、忠臣良將、勸善懲惡而得名,又稱“河州唱書”“賢孝彈唱”“河州三絃善書”“臨夏賢孝”“河州調”等。賢孝的語言植根在“河州話”的肥沃土壤中,唱腔半說半唱,詼諧幽默,通俗生動。唱詞的字數靈活多變,以七字、十字為多見,也有四字、五字或十多字的。情節的繁簡變化常使停頓的句數多少不一。字數、句數的即興增減是一大特徵。賢孝的音調為曲牌連綴形式。吟誦性唱腔“述音”是陳述故事的基本腔;如泣如訴的大小“哭音”常與書中人物的悲傷落淚同時出現;熱烈明快的“誇官調”渲染著“皇榜得名、喜事臨門”的喜慶場面;鏗鏘有力的“武音”則使聽者置身於刀光劍影的古戰場上。作為伴奏樂器的三絃,滾、掃助威,滑、揉感心,惟妙惟肖地烘托著唱腔所表現的多種情感,常令人叫絕。

賢孝的說唱者主要是盲藝人。在他們身背三絃,走東串西,賣藝為生的漫長歲月中,河州賢孝不斷髮展,日趨完善,成了各族人民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許多老百姓正是從賢孝中“知書達理”“通古知今”的。清末民初時,身懷絕技的河州盲藝人康尚德、陳德明、王有祿、李銀娃等先後多次赴蘭州、西寧等地,設攤演唱,收徒傳藝,廣泛地傳播了河州賢孝。上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王樹民在考察西北的活動中駐足臨夏,耳聞目睹了河州賢孝的精彩表演。顧頡剛在《西北考察日記》中寫道:“飯畢,訪何土司於其家。夜,有彈唱者過門,喚之入,問所歌……”王樹民在《河州日記》中也寫道:“……演唱形式略如河北一帶說書者,主要情節全由演述者之口表達傾吐之滔滔不絕,故俗稱為‘倒漿水’,亦民間文藝之一重要形式也,河州為其最發達之地。”

河州賢孝的傳統唱本很多,多是藝人們據書編唱,世代流傳。為了便於區別,藝人們把表現國家興亡、忠臣良將的唱本叫“國書”,如《薛仁貴徵東》《伍子胥過江》《楊家將》《包公案》等。反映日常生活中孝順父母、男女愛情的唱本稱為“家書”,如《王祥臥冰》《郭巨埋兒》《白猿盜桃》《孟宋哭竹》《小丁丁》等。創編的反映近現代重大事件及新生活的唱本稱為“新書”,如《尕司令打河州》《韓起功抓兵》《長工苦》等。

隨著社會進步,賢孝藝人逐漸減少,賢孝呈式微之勢,傳承困難重重。但讓人們感到欣慰的是,近年來,各級黨委和政府對非遺保護工作十分重視,河州賢孝保護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由王沛改編詞曲,王威學演唱、蒲莉華伴奏的河州賢孝《韓起功抓兵》,錄音帶發行10萬多盤,又以光盤形式流傳。臨夏州民間文藝家協會整理發行了河州賢孝《解放臨夏》(孟勝演唱)的音帶上萬盤。由臨夏州文聯、臨夏州民族歌舞團創編的河州賢孝《水夢成真》,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榮獲三等獎。王威學被授予第一批河州賢孝省級傳承人。臨夏市非遺保護中心還舉辦河州賢孝培訓班、成立河州賢孝傳習所,錄製了李繼德、張正良等河州賢孝老藝人的演唱資料50餘部。此外,相關單位還先後出版了《談笑曲藝作品選》《談笑河州賢孝作品選》等一批民族民間文化系列叢書,拍攝製作了《河州賢孝》專題片,組織參加交流活動和非遺展演,擴大了河州賢孝的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