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師的通識課,讓文科生不願翹課,工科生寫起古詩

美好的端午節過去了。

大家的粽子都吃完了嗎?

除了紀念屈原、吃粽子等,

端午還有更豐富的文化習俗,

有些地方要賽龍舟……

有些地方要喝雄黃酒,

有些地方要在門上插艾蒿和菖蒲,

有些地方要給小孩子繫上五彩線,

……

然而,由於現代生活的快節奏,

這些習俗正在漸漸被人遺忘,

想象如果有一天,

深遠、豐富的傳統文化湮滅了

我們下一代,

對粽子、月餅、青團都一無所知,

那該有多可怕。

因此,我們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

進校園、進課堂,

讓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代代傳承。

其實,傳統文化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譬如西南交通大學的沈如泉老師

就把“高冷”的平仄、押韻,

教出了像粽子一樣可親可感的

“生活味”

这个老师的通识课,让文科生不愿翘课,工科生写起古诗
这个老师的通识课,让文科生不愿翘课,工科生写起古诗

沈如泉的通識課《古詩賞析與寫作》,

是從一首自己創作的五言律詩開始的:

这个老师的通识课,让文科生不愿翘课,工科生写起古诗

學生看完,不由得大樂,覺得既好玩,又奇怪:這也叫詩嗎?

沈如泉一本正經地解釋道,這首詩有主題,裡面還藏著典故,也講究了平仄押韻,如何算不上詩呢?聽罷,學生紛紛點頭,生出一些對老師的敬佩來。這門課順順利利地讓學生帶著興趣學了起來。

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為止

但既然接手了,就要認真對待。為此,他做了不少準備,包括自己多練習寫詩。正式開課前,還要解決一個重要的問題:從哪裡開始?

此前帶研究生時,學生曾要求學一下如何寫古詩,沈如泉蒐羅了一堆例句,來教大家寫。

後來發現這樣學不對,學生們寫是寫出來了,但一點也不鮮活,就像一幅臨摹畫,沒有自己的東西在裡面。”沈如泉意識到,這樣教,學生是學不好的,得另想辦法。

“以前,我們總是習慣從名家名篇開始,比如‘李杜’的作品,實際上,一來就定這麼高的標準,學生沒法有信心。”沈如泉不由得想到自己,“給學生定一個低點的標準,比如,讓學生認為‘我能達到老師那樣的水平’,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这个老师的通识课,让文科生不愿翘课,工科生写起古诗

於是,第一節課,沈如泉就給學生“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蒸酸菜包子》,也就有了前文描寫的那一幕。

解決了“從哪裡開始”的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到哪裡為止。選這門課的多是理工科學生,古詩詞幾乎是“零基礎”。這門課主要教以絕句和律詩為主的近體詩寫作,技巧上,做到分辨平仄、押平水韻就可以了。但是,作為一門通識課,它的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平仄押韻”嗎?

沈如泉不這樣認為。他說,現在,不少在校大學生只埋頭於知識學習,卻疏離了真實的生活,缺乏好奇心。課堂上,學生都不喜歡提問了,或問不出出人意料的問題,只在乎“老師,期末怎麼考?”

“大學是要培養完整的人,除了掌握專業技能,還要有情感、價值觀等關於生活的認知、感受。”沈如泉說,這門課的最終目的不應是學生能按照格律、技巧寫出工整的古詩來,而是讓學生學會觀察、留意生活,回到真實的生活中去。

從生活開始,到生活中去

實際上,第一節課的《蒸酸菜包子》一詩,就奠定了這門課的基調——生活化。“寫詩請從生活始”,這正是沈如泉上這門課的教學主張。

沈如泉愛做飯,自稱“灶下中郎將”。在這門課上,他還作過一首《餅湯詩》:

这个老师的通识课,让文科生不愿翘课,工科生写起古诗

受到老師的影響,學生們都放下了顧慮和擔心,紛紛練習以生活為素材來寫詩。電氣專業學生冀夢齊有感於夏蚊猖獗,作了一首

这个老师的通识课,让文科生不愿翘课,工科生写起古诗

漸漸地,學生會在詩文中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一天,沈如泉拍了一張路邊野花的照片發到朋友圈,並配文《詠草》。

这个老师的通识课,让文科生不愿翘课,工科生写起古诗

這樣的反應令沈如泉感到高興,續寫的那些詩句大有“立意”之感,說明學生已經投入進來,將生活、所思所想與這門課的學習結合了起來。

興趣一來擋不住,學生們不斷進行著新的嘗試,機械專業學生陳浩宇還寫起了詞——

这个老师的通识课,让文科生不愿翘课,工科生写起古诗

為了讓寫詩變得更“簡單”,沈如泉和學生一起嘗試了一款APP,可以在線檢測平仄、押韻是否正確等“技術問題”,還可以保留痕跡,供點評、反思之用。

“現在提倡‘無手機’課堂,但我的課反而鼓勵學生用手機。將現代化技術作為一種學習工具,能解決實際問題,何樂而不為?”沈如泉說,APP能解決學生在詞彙、韻腳、平仄方面的問題,提高他們練習寫作的興趣。

一學期結束後,這群學生都學會了作詩,開始用作詩的方式記錄生活。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唐嘉鑫說:“我一個工科生,也學會了寫古詩,課程結束後,也還在寫,覺得自己的人設變得‘高大上’了許多。”以前,唐嘉鑫並不喜歡古詩詞,只為了考試而學習,但沈老師的觀點和做法影響了他,“學東西不一定都要有用,有時,就是培養一項愛好,多一種生活方式。”

我與學生是同學的關係

印象中,大學通識課一般是人數較多的“大課”,西南交大對課程教學作了系列改革,通識課也能實現小班化教學。

《古詩賞析與寫作》課只有30名學生,保證了教學效果。

“學的過程很重要。”一學期,沈如泉帶著學生進行了9次創作,從簡單到複雜,不斷增加難度。每一次學生交出作品後,沈如泉都會花二分之一左右的課堂時間進行點評,與學生一起討論:這樣措辭是否合適?表達出想要表達的意思了嗎?同時,這門課注重過程評價,對學生平時的作品進行打分,期末時對學生作出綜合評價。

这个老师的通识课,让文科生不愿翘课,工科生写起古诗

廣告學專業學生何映雪說,這門課的互動性很強,老師將每位學生都照顧到了,而且教學方式靈活,內容有趣,“我一節課也沒翹過。”

上課期間,班上建了個QQ群,學生們會在裡面分享作品。課程結束後,一些學生成了詩詞愛好者,仍會不時寫點東西發到群裡。沈如泉挺欣慰的,他看到了學生的變化。

沈如泉認為自己也有變化,“以前害怕講古詩詞寫作,覺得自己寫不好,怕丟醜。”那段時期,他常常不由自主地抓耳撓腮、咬文嚼字,只為寫一首詩出來。教了一學期的《古詩賞析與寫作》,他依然承認自己的“不專業”。學生也說,“回過頭去看,發現沈老師寫的詩也一般,他在這方面並不是專業的。”

但沈如泉很坦然,他認為,老師應該有終身學習的觀念,與課程一同成長,與學生一同成長,“在這門課上,我與學生是同學的關係。師生共同成長是通識教育中應有之義。”

對於目前大學開設的通識課,沈如泉有一個比喻:通識課有如一盞路燈,只能照亮一段路,對於大學生的成長而言,需要不斷有路燈照亮他們前行的路。就像《古詩賞析與寫作》這門課,它的最終目的不是教會所有學生寫詩,不僅是簡單的知識普及或能力遷移,它的目標更高,是要在潛移默化中對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引導和培養,立足於全人的發展,對學生未來的生活產生積極影響。

文 丨 陳志敏

圖 丨 網絡

这个老师的通识课,让文科生不愿翘课,工科生写起古诗

川教之聲

这个老师的通识课,让文科生不愿翘课,工科生写起古诗

教育導報

这个老师的通识课,让文科生不愿翘课,工科生写起古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