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潰瘍病太難防,有何妙招?

柑橘潰瘍病太難防,有何妙招?

柑橘潰瘍病症狀一

柑橘潰瘍病太難防,有何妙招?

柑橘潰瘍病症狀二

眾所周知柑桔潰瘍病屬於細菌性病害在高溼高溫條件下易於發病;其主要危害柑橘的葉片、果實、樹梢等;葉片上的病斑兩面隆起近圓形,表面粗糙呈灰白色或灰褐色,病部中央凹陷,呈火山口狀開裂,周圍有黃色的暈環。果實上病斑與葉片相似,但病斑較大,木質化程度高,火山口狀開裂更加明顯。

為什麼柑桔潰瘍病難以防治?

1、細菌病源多侵染幼嫩組織,抽梢、坐果期易於細菌的繁殖,此時用藥多了易產生藥害,用藥少了不管用,到顯症時往往已致害成病。

2、細菌性病源有兩個特徵:一是在陰雨潮溼天氣易於繁殖,而柑橘種植區大多位於溫度較高、溼度較大的低緯度地區;二是細菌類病源存活能力強,可以潛藏於植株的多個部位(韌皮、葉片、果實、根系等),可以在作物以外的植物上(雜草等)存活,一旦遇雨水或灌溉水會隨水流、雨滴噴濺到各部位,在合適溫度下大量繁殖,爆發潰瘍病。因此各園區一旦感染細菌性病害,則往往年年防治年年病,而且越來越難治。

傳統的化學藥在作物的敏感期不敢用藥,而中草藥製劑,具有安全性高、傳導性好、無抗藥性、殺菌廣譜、營養復壯、累積性好等優點在作物的各個時期均可用藥所以可在柑橘潰瘍病關鍵時期,必要時還可提高濃度使用。

柑橘潰瘍病重在預防,一定要抓住關鍵時機用藥:每次抽梢時(包括春梢、夏梢、秋梢、冬梢)、花期、幼果期就開始使用中草藥製劑、微生物菌進行早防、重防,起到提前殺滅病原菌、修復傷口、提高樹體免疫力、營養復壯、提質增效的作用。颱風前後、農事操作後、每次雨季來臨前及時噴霧潰腐靈+沃豐素+有機硅,殺滅病原菌,修復樹體傷口,阻斷病菌入侵。

對於已經上病的、發病重的果樹,一定要提高藥液濃度及用藥次數,以達到修復傷口、高濃度殺菌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