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設計和交互細節,使首頁輪播圖更好用

通过设计和交互细节,使首页轮播图更好用

前言

“Are home page carousels actually helpful to users? ……(此處省略一萬字)The short answer is that home page carousels can work, but in practice the vast majority of implementations perform poorly with end users……(此處省略一萬字)But saying that home page carousels should never be used doesn’t fully align with our seven years of large-scale usability testing — at least in an e-commerce context.”

簡單來說,作者想說的是:使用輪播圖對於在有限空間來提升用戶閱讀效率是很有用的,但現有大部分情況輪播圖設計得並不好用。

遵守本文中提到的10個輪播圖設計原則可以提使用高輪播圖時的用戶體驗,如果在做設計時不能很好地注意這10個體驗方面的細節原則,那麼最好少用輪播圖設計。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會通過實例來過一遍10個輪播圖設計原則,然後說明為什麼以及怎樣區別對待桌面端和移動端的輪播圖,以及在文章最後列舉出一種相比於輪播圖更好更易用的展示方式。

一、實際運用中的輪播圖

在美國一份針對50家頂級零售電商網站的統計中發現輪播圖被廣泛運用於電商網站:PC端52%的電商網站使用輪播圖,而與此同時移動端56%的電商網站使用輪播圖。(以下圖表是譯者個人為方便大家理解制作的)

通过设计和交互细节,使首页轮播图更好用

這篇文章的重點旨在講如何通過設計和交互細節使首頁輪播圖更加user-friendly,而不是關注於輪播圖本身應該放那些內容。此時,我們輪播圖的內容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如果輪播圖的內容與網站本身不相關,且沒有經過精心設計和使用高質量的圖片,那麼用戶體驗會很糟糕 — 輪播內容應與網站主題相關
  2. 如果輪播圖的內容看起來太像廣告,那麼用戶會直接忽視它,即使輪播圖的內容與用戶所需相關 — 輪播圖內容不能過於商業化
  3. 輪播圖的一個主要優勢就是可以放專門設計過的和大文件的圖片 — 大文件和那些經過設計的圖片會降低首頁的退出率並且會對網站和品牌產生積極效果,因為那些經過設計的高清大圖能在首頁給用戶留下一個好印象 — 在用戶快速決定停留或者離開之前增加用戶在首頁的駐足時間 — 輪播圖片要精心設計

二、輪播圖設計十原則

那麼,怎樣在實際運用中做好輪播圖設計呢,作者將10原則分成了四個部分來進行闡述:

1.滑動(輪播)順序和點擊後的落地頁

大部分用戶不會看完所有的首頁輪播圖,即使是一個自動切換的輪播圖。他們常常會在所有輪播圖內容循環一遍以前就早早的跳到另一個頁面或者向下滑動頁面,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人可以預測用戶下一步到底會看哪一幀輪播圖。

因此,只要輪播圖不是展示網站特點和展示網站產品的唯一方式,那麼用戶即使不看完所有輪播圖問題也不大。

我們之前做的輪播圖可用性研究(仔細安排每一幀的展示內容和順序),發現大部分用戶會在輪播圖自動輪播完一個輪迴前就跳到另一個頁面了,而在手動輪播圖網站裡輪播圖只會停留在第一幀,除非用戶主動去找不然他們不會注意到那些有用的信息。所以,即使完善輪播圖的細節設計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但這並不能成為用戶獲取網站信息的唯一方式。

兩條原則:

  • 原則1: 輪播圖的展示順序特別是第一幀非常重要;
  • 原則2:把輪播圖當成展示網站重要信息和特點的一種補充手段而非唯一方式。

2.PC端自動輪播邏輯

自動輪播形式能夠保證輪播圖的每一幀都有一定的曝光量,並且實際上自動輪播的點擊率(8%~10%)要比手動輪播的點擊率高(1%~2%),這是因為:像動態圖片一樣,自動輪播圖很容易把用戶的注意力從頁面的其他靜態圖片上吸引過來,因此輪播圖的內容和設計質量都需要很高的要求才能保證用戶產生有效的閱讀,此時要注意三個極其重要的自動輪播圖設計原則:

原則1:自動輪播不要太快——

如果輪播得太快那麼用戶就沒有足夠的時間看完感興趣的輪播圖內容;如果輪播的太快那麼用戶就會因為不感興趣的輪播內容而被騷擾。

輪播圖的展示時間應該根據輪播圖的文案內容來決定 — 尼爾森諾曼集團推薦自動輪播圖的單幀時長按照1秒展示3個文案來播放,這就意味著每個輪播圖的展示時長都是獨立的。

通过设计和交互细节,使首页轮播图更好用

其實也可以學學蘋果將輪播時間外顯來讓用戶有一個心理預期。

原則2:用戶hover內容時應該暫停自動輪播——

Web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interaction 指出用戶鼠標的位置與他們在當前頁面關注的內容有內在聯繫 :

  1. 當用戶鼠標懸停在某一幀輪播圖時說明他們對它的內容感興趣;
  2. 當用戶懸停時輪播圖暫停的第二個理由是防止用戶在點擊想看的那一幀輪播圖時自動輪播到下一幀 ;
  3. 如果用戶意識到他們點擊後跳轉到一個無關的頁面那麼用戶會感覺很氣惱和失落,並且會不得不重新回到主頁,然後再次點擊原來想要的那一部幀輪播圖。

原則3:用戶有任何主動交互行為時應該停止自動輪播——

當用戶主動點擊輪播圖按鈕來看前一幀或者下一幀內容時,這種行為是有意進行的並且 (當前輪播內容)不應該被改變,即使用戶決定去查看主頁的其他內容。

點擊行為是用戶的主動響應行為,它是反應用戶意圖和興趣的一個強烈的信號。因此,當用戶主動對輪播圖進行交互時(輪播圖)應該停止自動輪播,因為用戶極有可能是有意要查看某一幀的內容。

3. 輪播圖控件應該具備兩項功能

原則1:輪播圖控件提示當前圖片所在幀數位置——

  1. 提示用戶有更多幀數的圖片,讓用戶有更多探索的可能;
  2. 提示用戶輪播圖到底有多少幀圖片;
  3. 當輪播圖自動播放到最後一幀時提示用戶將循環到第一幀。

比較常用的設計是在一張五彩斑斕的圖片上設置一組小點,但這通常會很難識別,把這些點放置在圖片外面會好一點。

通过设计和交互细节,使首页轮播图更好用

原則2:輪播圖控件允許用戶進行前後幀內容的切換——

這是使用箭頭是比較好的方法,然而我們發現由於底圖與箭頭的對比不夠以及箭頭本身大小有限,會導致用戶容易忽視這些控件,那怎樣避免進行前後切換的箭頭被用戶忽視呢:

  1. 展示部分下一幀或前一幀圖片;
  2. 根據所識別的背景圖片的顏色和明度進行相應的顏色改變。
通过设计和交互细节,使首页轮播图更好用

通過展示前後一幀內容的部分內容,用戶很容易感知到可以進行切換。

通过设计和交互细节,使首页轮播图更好用

除了傳統的設計樣式像是用來感知位置的小點和前後切換的箭頭,“table of contents”這種設計樣式同樣也能起到一樣的效果 。

  • 首先,它結合了位置感知和手動切換的控件為一個整體的UI組件;
  • 其次,它能為用戶提供了一定的輪播信息線索,讓用戶知道接下來會看到什麼因而可以讓用戶更有效的進行跨幀的切換。
通过设计和交互细节,使首页轮播图更好用

4. 在移動端一切都如此不同

觸屏設備上的輪播圖與PC端有著很大的不同 — 之前列舉的PC端上的交互邏輯在移動設備上是無效的並且有很多新的規則:

原則1:移動端沒有hover狀態因此儘量避免自動輪播——

hover狀態是用戶對某一特定幀內容感興趣並有可能在閱讀完文案後產生點擊的一種信號,這意味著如果沒有hover狀態來激活自動輪播暫停,那麼自動輪播在移動設備上的使用就不那麼合適了 — 自動輪播會使圖片在用戶要點擊輪播圖幾毫秒之前就突然切換,這會使用戶跳轉到錯誤的頁面。

原則2:移動端支持滑動操作——

  • 用戶在觸屏設備上的操作預期就是滑動來進行導航切換
  • 傳統的輪播圖操作控件同樣重要(如進行前後切換的箭頭和讓用戶感知位置的小點)

原則3:移動端屏幕的圖片需要特別優化——

  • 許多在PC端上使用的輪播圖設計稿是直接縮放後在移動端上重複使用,這造成在移動端屏幕上許多文案的閱讀性較差;
  • 移動端用戶對加載較慢的輪播圖更沒有耐心( 用戶在PC端可以邊花費1到5秒鐘來等待輪播圖刷新邊瀏覽網頁的導航欄和其他信息,而在移動端有限的屏幕大小下用戶只能看到輪播圖)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

通过设计和交互细节,使首页轮播图更好用

三、輪播圖的替代方案

單純展示靜態內容作為在主頁的獨立部分是替代輪播圖的一種好方式:

  1. 它沒有輪播圖的那些用來控制切換圖片的控件,因而尤其適合在移動端使用;
  2. 它高度符合用戶與首頁的交互方式(70%的移動端用戶會下意識的拖動並瀏覽首頁的內容,來獲知他們來到了什麼類型的網站);
  3. 相比於使用輪播圖要遵守的那10條原則,它使用起來更加便捷,那些商家和公司會越來越認識到佈局設計上的緊湊會有多重要。
通过设计和交互细节,使首页轮播图更好用

原文地址鏈接:https://www.smashingmagazine.com/2016/07/ten-requirements-for-making-home-page-carousels-work-for-end-users/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