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就在藝術家自己身上,權威的“政治思考”只是一種消費

政治就在藝術家自己身上,權威的“政治思考”只是一種消費

藝術的繁榮,不一定是靠金融和投資來推動的,而是和中產階級的崛起捆綁在一起的。“藝術”和“媒體”才是這個階層最熱衷的玩具,所以它和藝術的關係更牢固,也更政治,核心就是消費主義。

藝術才是更大的政治……

本質上講,藝術家都是小生產者,不管是你自己做,還是僱上幾個人或幾十人被稱作老闆,仍逃不出這樣的“政治面貌”劃分,作為個體勞動者,自然或多或少都沾點“右”的底色。當然這麼說偏簡單化了,“左”“右”的劃分本來就複雜,藝術家的知識來源和對事物的理解也很亂,往往自己都分不清,那種作品中的“政治清晰”,反倒讓人懷疑,通常是被消費的素材而已,幾十年前“左”和“右”的鑑別關乎前程和未來;在今天也一樣影響著藝術的“正確性”和“學術含量”。

今天的“現實”又方便提供這樣的通道,那些廣泛傳播的網絡和媒體信息,足可以讓我們一天“憤怒”上好幾回,有時這種“熱情”也會讓我們信以為真,覺得自己有“態度”了。

政治就在藝術家自己身上,權威的“政治思考”只是一種消費

嶽敏君作品

當代藝術從現代主義的“個人碎片”走向“公共性”是件好事,但也很容易“事兒”,很容易回到前面說的政治消費,包括意識形態的消費,也有跟在西方美術館屁股後面的“學術”消費,按照目前的風向,“左”會更時髦些?

也許大多中國藝術家的任務表裡,中產也許才是最迫切的。藝術家不去打工,不為社會“發光發熱”,屬於“自我僱傭”,為自己的時間買單,不作物質交換,窮點是否也正常呢?何況藝術的小繁榮,真不一定是靠金融和投資來推動的,而是和中產階級的崛起捆綁在一起的,與早期暴發戶和國企老總們不同,“藝術”和“媒體”才是這個階層最熱衷的玩具,所以它和藝術的關係更牢固,也更政治,核心就是消費主義。“角色扮演”是常見的方式之一,是不是有“左”有“右”才更刺激?藝術內部的階層分化和資源分配不公已經很明顯了吧?關心下這個,是不是比關注華爾街或喊口號來的更實在些?

政治就在藝術家自己身上,權威的“政治思考”只是一種消費

徐冰作品

在比格爾的先鋒派理論中,“體制”這一概念出現了雙重含義,它一方面指畫廊、博物館等行政與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也指藝術作品本身的自律問題。

把藝術家當作“小生產者”是有點委屈,有點無辜,畢竟和其他的小生產者不一樣,這個優越感的東西叫做“文化”,其中的上品就是“哲學”和“理論”了。

消費主義的一個臨床反應就是骨子必須要認個權威的東西才有安全感,才能補足遊戲後的“不踏實”感,不管這個遊戲曾經有多“嗨”。

“理論”也好,“學術”也罷,本身是中性的,談不上有錯,對藝術來講,這些可以是“春藥”,“安慰藥”,“致幻藥”,還可能是“假藥”或者“毒藥”,這解毒的“偏方”最終要落實到問題意識和行動自覺上。

當代藝術中的“中產症狀”不只是戀物,煽情那麼簡單,更隱蔽的是對權威化的過亦步亦趨,有人要走的“偏”點,還被笑話不會做作品,不懂“理論”,藝術家做事情,一定是掛一漏萬,矯枉過正的,這個“野”勁兒也是藝術家最政治、最具生產性的地方,咱不能連“批判”和“反體制”都跟人家學得惟妙惟肖的

政治就在藝術家自己身上,權威的“政治思考”只是一種消費

張曉剛作品

這樣說藝術家,其實很不公平。我們都知道,從現代主義以來,無論西方東方,藝術家都是緊跟時代並積極參與社會革命的,就是把政治還當一件嚴肅的事兒,所以更看不慣那些消費“革命果實”的做派。今天情形和往年不一樣了,在工廠在街頭的革命已經轉移到日常生活領域,鬥爭對象也變了,值得藝術家警惕的,除了資本和文化權力的影響,最具體的還是自身的中產消費傾向,當年“達達運動”的批判方向也正是從中產階級下手的。

藝術家搞政治,特別提倡;但自己要清醒,那些已經“清晰”和“分好類”的,你鑽和不鑽,鑽哪個都是中招兒。有人說,藝術才是更大的政治,反的是極權,反的是資本主義,最終打倒“舊世界”,反個中產算什麼?這“目標”是夠低,但藝術家的工作不就從自身和周邊經驗的攪拌攪合開始的嗎?罵資本罵社會分配不公沒問題,但不去觸動自己和本職工作,這不還是瞎扯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