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丹毒強勢來襲,養殖戶你準備好應對措施了嗎?

關於豬丹毒

豬丹毒是紅斑丹毒絲菌, 俗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是一種很古老的疾病,防治並不難。集約化養豬場比較少見,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佈,散發性、地域性傳播。

臨床症狀

豬丹毒分為急性型、亞急性型、慢性型,其中以急性、亞急性為常見。其主要特徵為高熱、急性敗血症、皮膚菱形疹塊(亞急性)、慢性疣狀心內膜炎及皮膚壞死與多發性非化膿性關節炎(慢性)。

急性型

急性型比較常見,特點是爆發突然、急性經過和高死亡。豬呈現精神不振、高燒不退;不食、嘔吐;結膜充血;糞便乾硬,附有粘液等症狀。小豬後期下痢。耳、頸、背皮膚潮紅、發紫。臨死前腋下、股內、腹內有不規則鮮紅色斑塊,按壓褪色後會融合一起。常於3-4天內死亡。 病死率80%左右,沒有死亡的,會轉為疹塊型或慢性型病症。

哺乳仔豬和剛斷乳的小豬發生豬丹毒時,一般突然發病,表現神經症狀,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大多不超過一天。

亞急性型(疹塊型)

這種情況下的病症比較輕。發病前兩天,身體不同部位,尤其胸側、背部、頸部至全身出現界限明顯、圓形、四邊形、有熱感的疹塊,俗稱"打火印",指壓退色。疹塊突出皮膚2-3毫米,大小約一至數釐米,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乾枯後形成棕色痂皮。病豬口渴、便秘、嘔吐、體溫高。疹塊發生後,體溫開始下降,病勢減輕,經數日以至旬餘,病豬自行康復。也有不少病豬在發病過程中,症狀惡化而轉變為敗血型而死。病程約1-2周。

慢性型

由急性型或亞急性型轉變而來,也有原發性,常見的有慢性關節炎、慢性心內膜炎和皮膚壞死等幾種。

慢性關節炎型主要表現為四肢關節(腕、跗關節較膝、髖關節最為常見)的炎性腫脹,病腿僵硬、疼痛。以後急性症狀消失,而以關節變形為主,呈現一肢或兩肢的破行或臥地不起。病豬食慾正常,但生長緩慢,體質虛弱,消瘦。病程數週或數月。

慢性心內膜炎型主要表現消瘦,貧血,全身衰弱,喜臥,厭走動,強使行走,則舉止緩慢,全身搖晃。聽診心臟有雜音,心跳加速、亢進,心律不齊,呼吸急促。此種病豬不能治癒,通常由於心臟麻痺突然倒地死亡。潰瘍性或椰菜樣疣狀贅生性心內膜炎。心律不齊、呼吸困難、貧血。病程數週至數月。

慢性型的豬丹毒有時形成皮膚壞死。常發生於背、肩、耳、蹄和尾等部。局部皮膚腫脹、隆起、壞死、色黑、乾硬、似皮革。逐漸與其下層新生組織分離,猶如一層甲殼。壞死區有時範圍很大,可以佔整個背部皮膚;有時可在部分耳殼、尾巴、末梢、各蹄殼發生壞死。約經2~3個月壞死皮膚脫落,遺留一片無毛、色淡的疤痕而愈。如有繼發感染,則病情複雜,病程延長。

解剖症狀

(1)急性型:脾腫大,呈典型的敗血脾;腎淤血、腫大,有"大紫腎"之稱;淋巴結充血、腫大,切面外翻,多汁,肺臟淤血、水腫。

(2)亞急性型:充血斑中心可因水腫壓迫呈蒼白色。

(3)慢性型:①心內膜炎:在心臟可見到疵狀心內膜炎的病變二尖瓣和主動脈瓣出現菜花樣增生物。②關節炎:關節腫脹,有漿液性、纖維素性滲出物蓄積。

致病原因分析

豬丹毒是細菌性病,以下情況都容易引發病情:

1、圈舍骯髒潮溼、飼料溼喂、飲水系統遭病原汙染、連續生產,不空舍消毒,尤其是如果使用了奶類副產品,會促進病菌的繁殖。

2、突然更換日糧、溫度突變、夏季高溫、豬隻轉移、混群等造成應激。

3、棲息區墊有稻草的豬舍更容易發生,因為丹毒桿菌可在稻草中存活。

近段時間南方五省的環保壓力大,豬場拆遷多,豬場生物安全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為豬丹毒的爆發埋下了隱患。由於行情低迷,豬場為了降低飼料成本,使用廉價低檔飼料,剋扣用料,日常保健也放鬆很多,豬抵抗力下降,很容易讓細菌入侵,感染豬丹毒。

預防

養殖的原則是養重於防,當前還沒感染豬丹毒的豬場須提高浸提,做好防控措施。加強飼養管理,調整養殖密度,保持欄舍清潔衛生和通風乾燥,避免高溫高溼,加強定期消毒。被汙染的井水可使用漂白粉消毒。購入的新豬要隔離觀察21天,對豬圈、用具定期消毒。

疫病流行期間:預防性投藥,全群用清開靈顆粒1公斤/噸料、70%水溶性阿莫西林600克/噸料,均勻拌料,連用5天。

預防免疫:種公、母豬每年春秋兩次進行豬丹毒氫氧化鋁甲醛苗免疫。育肥豬60日齡時進行一次豬丹毒氫氧化鋁甲醛苗或豬三聯苗免疫一次即可。

免疫是關鍵的防控措施。使用活苗緊急接種,產生抗體快。如果生長豬群不斷髮病,則有必要採取免疫接種,選用二聯苗或三聯苗,8周齡一次,10周齡-12周齡最好再來一次。防母源抗體干擾,一般8周以前不做免疫接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