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精神與特色》忍辱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忍辱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忍辱

對於別人的侮辱欺凌,不生瞋恨之心,叫作忍辱。

忍辱對一個人的修養是十分要緊的事,可化干戈為玉帛,化暴戾為祥和,又可增加幸福和智慧。

佛教的忍辱,是一種內剛外柔的忍,不是懦弱畏縮,更不是膽小屈服。佛家的忍辱,乃是為了達到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理想,乃是為了完成自己普度眾生的志願,而具有的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表現。

為什麼學佛的人——立志向釋迦牟尼學習,願意遵照佛所說的道理去做的人——一定要忍辱呢?因為修行的道路是極其崎嶇艱難,若無忍辱功夫,則不易貫徹,中途極易萌生退心。同時,修行時,常會有人故意譏笑、毀謗你;將來想普度眾生的時候(介紹佛教道理給別人聽,使人能得到啟示而立志學佛),也會有人不領你的情,故意揶揄、諷刺你。但你千萬不能生氣,更不能報復,要想做到平心靜氣,只有靠忍辱的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