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缺10個月後中行終迎新行長,國際通、老央行人……看劉連舸的挑戰與使命

空缺10个月后中行终迎新行长,国际通、老央行人……看刘连舸的挑战与使命

空缺10个月后中行终迎新行长,国际通、老央行人……看刘连舸的挑战与使命

按照慣例,上市銀行董事長、行長等高管人士變動,還需經過董事會的相關流程,預計中行近期將正式對外公告上述人士變動。

隨著劉連舸的到任,國有五大行行長全部到位。劉連舸此前在央行和進出口銀行有著較長的工作經歷,尤其是國際經驗頗為豐富,這與中行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定位相契合。不少業內人士分析,劉連舸上任後,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與董事長陳四清一起“搭班子”,共同化解中行所面臨的業績壓力。

央行“老人”劉連舸:國際經驗豐富

現年57歲的劉連舸是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人,經濟學博士,最初在央行工作,但在央行系統內一待就是二十年之久,且有著豐富的海外工作經歷和國際業務經驗。

劉連舸1987年開始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幹部、副處級秘書,此後歷任央行外事局國際貨幣基金處助理調研員、央行國際金融組織司亞洲開發銀行處長、中國駐亞洲開發銀行(菲律賓馬尼拉)副執行董事、央行駐歐洲代表處(英國倫敦)首席代表、央行國際司副司長、央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長(正廳局級)、國家外匯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局長、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局(保衛局)局長。

劉連舸在央行也屬於學者型官員,曾發表經濟、金融論文、研究報告等近百篇,主編和參與主編《中國外匯業務全書》、《中國金融機構》、《宏觀金融調控論》、《美國商業銀行》等多部有影響的著作。在諸多學術會議上,人們都可以見到劉連舸的身影。

多位口行內部人士表示,劉連舸不僅金融理論水平高,業務能力也較強。在一篇《同學記憶》的文章中,劉連舸曾被他的同學這樣描述,“劉連舸因為年紀小,在班上有時也不大吱聲,學習一貫努力,到大四那年開始自學信息論,並興奮得逢人便講,還嘗試著寫一本介紹信息論的小冊子。此舉得到教工商信貸課的馮正欽老師的賞識,故推薦劉連舸留校作為工商信貸管理課的後備教員。”

“陳劉配”的挑戰和使命

劉連舸鮮明的豐富國際業務經驗,與中行的國際化定位頗為契合,因此,他的加入,將更利於中行繼續發展國際業務。在國有大行中,中行的國際化程度最高,不論是海外分支機構數量,還是國際業務佔比等指標都位列第一。

中行董事長陳四清曾在年初的業績發佈會上透露,中行將繼續壯大國際業務的傳統優勢。按照中行國際化發展的目標,未來海外資產的比重要達到集團總資產的40%以上,海外網點要覆蓋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

截至2017年末,中行海外分支機構資產規模8333億美元,海外機構數量545個。2017年海外機構實現淨利潤84.68億美元,對集團的利潤貢獻率在26%左右。

不過,儘管中行的國際業務仍然保持業內第一的“老大哥”地位,但近年來也遭受包括工行、建行等同行的奮起直追。更為迫切的是,與其他三大國有銀行相比,中行也面臨著較大的經營業績壓力。以去年業績為例,中行在營業收入、稅後淨利潤等關鍵經營指標均遜於“工農建”三家大行。

“中行如今面臨的經營壓力是過去多年不斷積累下的顯現,要突圍當前的困境,要改變過去的工作作風,下定心思抓業務轉型發展,提升業務質量。”一中行內部人士稱。

隨著空缺數月的行長一職落定,“陳劉配”能否給中行帶來新風氣,外界頗為期待。

頗感意外的高層變動

在劉連舸擔任中行行長之前,這一國有大行行長一職空缺了長達10個月之久。

中行去年三季度經歷過一輪行領導大變動。原中行董事長田國立出任建行董事長,原中行行長陳四清升任中行董事長。此後,中行行長一職空缺至今。

在過去數月中,坊間流傳過多箇中行行長人選的版本,呼聲最高的是原中行第一副行長任德奇。

實際上,任德奇出自建行系統,2014年5月起出任中行副行長,分管投行部、金融市場部、個人金融部等。但今年6月初,任德奇出任交行行長,此前交行行長一職也空缺長達四個月之久。

另外,中行紀委書記樊大志此前呼聲也較高。據財新報道,在前期中管幹部考察時,中行董事會推舉了樊大志出任行長。

空缺10个月后中行终迎新行长,国际通、老央行人……看刘连舸的挑战与使命

百萬用戶都在看

空缺10个月后中行终迎新行长,国际通、老央行人……看刘连舸的挑战与使命

ID:quanshangcn

空缺10个月后中行终迎新行长,国际通、老央行人……看刘连舸的挑战与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