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滲入貿易金融:民生、中行、中信三大行發布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台

近日,由中國民生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三家設計開發的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上線運行,併成功完成首筆跨行資產交易。

福費廷是貿易金融中的一項業務,存在於進出口貿易與銀行之間。具體說來就是,當一個進出口公司有出口應收貨款時,如果想提早獲得收款以作他用,就可以把這筆應收貨款轉賣給銀行,當然,銀行從這類票據買賣業務獲取收益。

據悉,這是繼去年國內首個銀行間區塊鏈信用證平臺上線後,銀行業又一個採用區塊鏈技術的項目。

在傳統的福費廷交易中,買方也就是銀行會面臨一些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點:

一是缺乏一個公開報價的市場,交易報價依賴微信、QQ 等通訊工具,信息傳遞效率低、信任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隱患;

二是這類有價票據在保管、傳遞過程中對安全性要求較高,採用 SWIFT 報文、郵件或傳真等方式存在丟失或是被篡改的安全風險;

三是多主體交易標準不統一,交易操作人員工作量繁複。

那麼,區塊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根據媒體介紹,該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由三家銀行基於分佈式技術開發了一套業務系統,連接銀行間、銀行內部的多層級組織。通過該系統,賣出行可發佈福費廷公告信息,信息內容包含信用證基礎要素信息及賣出行聯繫方式等信息;買入行在線詢價、報價,這就實現了信息的公開發布、可追溯確認;買賣達成後,雙方發送電文、傳輸單據的過程也將上鍊存儲,有據可查。

截至今日(10月29 日),該平臺已完成 6 筆交易,交易總額達 3000 萬元。

除了這一平臺外,據工信部發布的《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介紹,建設銀行自2017年開始開展區塊鏈福費廷業務,截至今年1 月份交易量已超過 20 億元人民幣,18 家境內分行和海外機構已開始使用該功能。

(我是作者黃雪姣,區塊鏈項目報道/交流可加微信hxjiapg,勞請備註職務和事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