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江蘇衛視《小鎮故事》上週已經播出了第五期節目。繼雲南畹町、廣東赤坎、湖南矮寨、福建湖頭之後,李健和文化學者紀連海、陳果、史軍、屈峰、鄭永春等一行人來到了江蘇省崑山市千燈。

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節目首播時,冷眼君就曾將《小鎮故事》和《記無神詞》進行簡單的對比介紹。相比於《記無神詞》每期80分鐘的時長,《小鎮故事》被放在週五晚上9點15分至10點這個尷尬的時間段,掐頭去尾不足40分鐘。

單看每一期的內容,每個小鎮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都得到了較為完整的展現,對於沒去過當地的觀眾來說,能收穫到不少知識點。

只是這些原生知識點並沒有得到文化學者的二次解讀,換成另一批人也能展現,《小鎮故事》更像是一部旅遊宣傳片。

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缺乏私密感和個性化的遊客式體驗

幾期節目看下來,《小鎮故事》的流程十分明顯。一天的時間內,七位嘉賓的行程分為共進早餐、確定路線、分頭探訪、集中分享四個部分。

早餐環節的作用除了通過介紹當地特色美食,還快速明確了分組遊覽的安排,用地圖的形式標明每個人的去處。

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20分鐘的分組遊覽,五位文化學者基本上是以帶著攻略的遊客身份遊覽當地的風景名勝,有時還會有當地嚮導進行實時講解,讓學者的“遊客感”更加強烈。

原本應該通過學者發散思維隨性交談提供給觀眾的信息,都是通過額外的解說VCR完成,給人一種旅遊宣傳片的觀感。而喝酒、採茶、做米粉這些體驗環節又像是戶外真人秀的任務設置,換做任何人都可以完成。

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導演組也試圖通過設置懸念來講故事,比如紀連海得到《七烈士抗戰記》後為什麼陷入沉思一言不發,陳果在免費粥店發生了什麼事,這些謎底的揭曉,都被放在了最終分享時用短片的形式回顧。

通過分享的這些點可以看出,一天時間裡每組嘉賓遊覽的地點不少,但由於時長限制,無法展開每一組的時間線,嘉賓情緒的爆發也顯得有些莫名其妙。

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五期下來,嘉賓和現場觀眾的唯一互動就是問了湖頭的居民一句,“你們幾歲開始喝茶”。直到第五期結尾,李健談唱《異鄉人》時,觀眾的身份才有了那麼一點意義。

現場觀眾看到的是嘉賓純粹的語言分享,嘉賓遊覽一天得到的信息,當地人瞭解更加清楚透徹,沒有傾聽的必要。對於電視觀眾而言,他們看到的是嘉賓交談加短片回顧的形式,現場觀眾的存在也挺雞肋。

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一期節目看下來,確實有不少跟小鎮密切貼合的知識點。對於沒有時間實地遊覽的觀眾來說,能收穫到一定的知識。只是這些不帶個人解讀的硬性知識從別的渠道也可以獲取,幾位文化學者完全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專業優勢喪失,人物角色高度重疊

節目中的五位文化學者擅長曆史、哲學、天文、植物等不同領域,本可以給觀眾提供豐富多元的觀點。但在以類似遊客身份遊歷的過程中,這些專家的知識儲備沒有得到體現。

紀連海:著名歷史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陳果:復旦大學哲學博士鄭永春:行星科學家史軍:植物學博士屈峰: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師

既然選擇了這五位不同領域的學者,就應該讓他們在遊歷的過程中展現各自的學科優勢,就同一個話題展開自由的討論,甚至有一些爭執都沒關係。

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而目前學者的觀點輸出更多的是旅遊攻略上也找得到的知識點,而非帶有個人色彩的解讀,像陳果就沒有從哲學的角度解讀她獲取到的知識。

他們思維和表達方式上的差異在最近兩期的分享環節稍有體現,比如陳果認為北方的園林和南方的不同,屈峰則表示這是外行人的觀點。鄭永春講述茶樹起源時,植物學家史軍笑而不語。

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第一期節目,李健只出現在開頭結尾的聚會中,從第二期節目開始跟學者一起去採風。作為小鎮推薦人的李健,其實相當於《記無神詞》裡畢業於首爾大學,擁有歌手、製作人、主持人多重身份的柳熙烈。

即便是在專業領域有所建樹的柳熙烈,在四位同行的博士面前卻是小白一樣的存在。不時發出疑問,調節聊天的氛圍和節奏,相當於提供了一個觀眾視角。

而在《小鎮故事》裡,李健偶爾充當主持人把控流程,其餘時間和文化學者被置於相同的知識分享層面。

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其實這個缺失的視角正好可以由學生代表李詩穎來填補,但李詩穎為數不多的提問都像是在走流程,而非發自內心的困惑。

這就使得這七個人都是以遊客視角向觀眾傳遞普適性的知識點,人物角色高度重合。換做演藝圈的其他明星甚至是素人,節目呈現的知識點依然可以一成不變,選擇這些專家就沒有任何意義。

在第一期節目開頭,李健表示這檔節目會讓嘉賓根據實時的感受即興交談,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所突破。通過李健和學者的實地考察,再把不同的小鎮故事表述給觀眾,這個邏輯沒有問題。

讓學者發揮專業優勢,《小鎮故事》才能脫離旅遊宣傳片的即視感

只是目前學者們分享的是每個人都能獲取到的原生信息,不帶有專業領域的加工,對於同一個話題的探討也只是點到為止,喪失了自身的優勢。

除了中國小鎮特色的風土人情,學者們優於常人的思想碰撞和觀點表達也應該是節目的一大看點。讓不同領域的文化學者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小鎮故事》的人文視角會更豐富,知識輸出也更有層次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