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荔枝未來發展模式:改良品種調整結構 發展電商和深加工

廣西荔枝未來發展模式:改良品種調整結構 發展電商和深加工

廣西荔枝未來發展模式:改良品種調整結構 發展電商和深加工

改良品種調整結構 提高品種延長果期

業內人士表示,廣西的傳統荔枝品種是黑葉及禾荔,尤其是北流、桂平及欽北區,外地很多消費者最開始接觸的就是這些品種。

儘管今年桂味價錢下跌,但除去成本也還是賺錢的,前期銷售的三月紅、妃子笑等品種,賣得比現在的桂味還貴,而桂味剛開始上市,也能買到14-16元每公斤。

近年來,農業部門已經不斷鼓勵果農採取高位嫁接的方式進行品種改良,隨著桂味、貴妃紅、雞嘴荔等優質品種,以及妃子笑等早熟品種的增加,黑葉及禾荔的面積逐漸減少。“這也告訴更多消費者,廣西荔枝品質上來了。”

廣西荔枝未來發展模式:改良品種調整結構 發展電商和深加工

發展電商冷鏈物流 塑造品牌保鮮出售

“若想延長荔枝的保鮮期,需要讓它強制休息,‘冷靜’一下。”自治區水果總站辦公室王舉兵介紹,荔枝從枝頭進入果籃的那一刻起,它們的呼吸作用還會不斷加強。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因此,荔枝採後,應儘快將其溫度降低到最適或接近適藏溫度,採收後至預冷的時間越短,保鮮效果越好。

從2014年的幾千公斤,到今年的二三十萬公斤,事實證明,電商銷售是未來的趨勢。身為靈山縣電商協會副會長的張善松介紹,每年的訂單量都在增加,極大鼓舞了更多的企業加入進來。據瞭解,今年該縣通過電商渠道共賣掉近200萬公斤荔枝,一線城市最快24小時內到達。

據悉,目前靈山電商產業園已入駐電商企業53家,全縣已有冷藏庫達40多個,荔枝保鮮期從48小時延長到72小時以上。

今年,自治區水果總站辦公室也先後與華南農大、桂林集匯農業的保鮮和加工專家進行聯繫,瞭解了預冷氣調包裝、冷榨果汁生產、果乾低溫乾燥法等新技術工藝,為下一步更新保鮮加工技術莫定基礎。

自治區水果總站辦公室負責人說,目前荔枝保鮮以冰塊冷藏為主,但還是存在增加重量和貨架保鮮期和果品品質的缺點,未來可逐步推廣更加先進的充氣保鮮包裝技術,在減輕物流成本的情況下提升荔枝商品質量。

當前,等客上門的銷售方式仍佔主導,未來廣西荔枝應當主動開拓銷區市場,利用目前物流發達的有利形勢,推廣銷區分倉,落地配送,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擴大銷路。同時利用一帶一路、桂蒙合作的契機和平臺,加強與內蒙古、新疆等北方和西部銷區的聯繫,開展產業互補和產品交流,利用當地航空支線發達的有利條件,深度開闢三四線城市銷售市場,拓寬銷售空間。

廣西荔枝未來發展模式:改良品種調整結構 發展電商和深加工

深加工延長產業鏈 破解豐年“果賤傷農”難題

“白酒做不過貴州、四川,紅酒做不過國外,黃酒做不過江浙。”廣西運亨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東說,他從小就在酒廠長大,與酒有緣,研製酒也有多年,荔枝是靈山的名片,他立志要做出一種具有差異化能拿得出手的特色酒——荔枝酒。

2012年以來,該公司已經成功研製出醇釀酒、荔枝白蘭地、荔枝朗姆酒荔枝醋、荔枝酥等產品。王海東還說,從今年5月份開始,公司每天需要的荔枝原材料就達100多噸,每年生產加工的荔枝量達上萬噸。 “隨著市場的逐漸開拓,未來需要荔枝量還要翻幾番,遇豐收之年,也可以很好為果農解決銷路。”

該公司總經理滿桂富介紹,公司已經研製荔枝加工已經十多年,他們加工成的荔枝汁,出口到印度、歐洲等國家,30至40天的榨季,每天需要的荔枝量達40-50萬公斤的荔枝量,生產線一年可承載1.3萬噸。“荔枝季節過後,就加工其他季節水果果汁。”

此外,去殼去核後,果皮可運給距離公司不遠東園家酒廠的養牛場,經過技術發酵後,可作為牛飼料。而果核則作為藥材,運到玉林中藥港銷售。滿桂富說,今年公司已經相應到欽州、玉林、廣東等地進購荔枝,很好地減少果農負擔。

荔枝是貨架期非常短的水果,自治區水果總站也建議,在荔枝加工處理上,可推廣冷榨、低溫乾燥法等新技術,生產保持原有風味的荔枝汁、荔枝醋、荔枝酒、茘枝酥等新產品,採用肉厚核小的荔枝做原料生產果乾,提高產品竟爭力。同時,推廣代理加工和設備租賃加工新模式,降低加工投資成本和經營風險,擴大加工品銷售。

廣西荔枝未來發展模式:改良品種調整結構 發展電商和深加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