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跳樓墜亡女孩曾自殺4次,性騷擾對女性的傷害有多大?

晃晃在線

什麼是性騷擾?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四十條規定,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受害婦女有權向單位和有關機關投訴。但是並未對何為性騷擾做出界定,但是目前各地實施的具體辦法當中就已經開始對性騷擾做出明確的界定標準。

例如\t 《江蘇省實施辦法(草案)》(第一次徵求意見稿)第四十九條中就明確規定:禁止以含有淫穢色情內容的語言、文字、圖片、電子信息、肢體動作等形式對婦女實施性騷擾。學校、用人單位和公共場所管理單位等應當通過建立適當的環境、制定必要的調查投訴制度等措施,預防和制止對女性的性騷擾。

據此可以看出性騷擾的表現行為可以為語言、文字、圖片、電子信息甚至是肢體動作。

性騷擾維權的困境

性騷擾的最大的困境在於:

1、取證難,一般騷擾人都會採取非常隱蔽的方式來實施性騷擾的行為,對於受害人而言很難第一時間或者後期取得證據證明對方有性騷擾的行為,而且大多數騷擾者都會在事後絕口否認;

2、維權難,根據目前的法律規定來看,並沒有單獨關於性騷擾的罪名,僅在《刑法》中有強制猥褻婦女、兒童罪。但是當中的猥褻行為遠超過騷擾的定義,所以致使往往騷擾者難以界定為刑事犯罪,導致其違法成本過低,自然也就容易多發此類騷擾行為;

3、訴訟難,即使取得證據之後,作為受害人可以要求騷擾人對其進行索賠或者賠禮道歉,但是一般即使進入訴訟階段,對於性騷擾的賠償數額大多被害人難以證明自己的實際損失,而且對於精神損失費的計算標準本身就沒有固定的計算標準情況下,幾乎很難達到自己的預期。加上訴訟的成本和時間週期,大多數受害人只能選擇報警之後就草草了事。

綜上來說,只有提高性騷擾的犯罪成本和維權途徑才有可能進一步的遏制性騷擾的多發性。


麋鹿說法

關於性騷擾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挪威科技大學的教授Mons Bendixen曾進行過一項專門研究,並於今年一月將結果發表在了《國際公共健康期刊》(Internatioan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上。

通過對近3000名高中生的追蹤調查,Bendixen教授有得出了幾個關鍵結論:

1. 不僅肢體上的性騷擾值得注意,哪怕是語言上的騷擾,也會增加被騷擾對象患抑鬱症的概率。另外,同伴對受騷擾者的冷漠,是導致抑鬱症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

2. 性騷擾所造成的損害程度大小,對所謂的“少數群體”和普通人來說,並沒有顯著的差異。看上去各方面非常優秀,非常“合群”的學生,遭受性騷擾所產生心理問題的概率並不比其他群體要低。

這兩點,在慶陽事件中也得到了體現:心理干預機制的缺失,同伴的不理解,社會的冷嘲熱諷,無疑加劇了受害者的抑鬱症狀。哪怕看上去品學兼優,獨立自強的李某奕同學,在性騷擾面前,依然有其脆弱的一面,在其受到侵害時,學校必須儘快介入,不是讓那位“禽獸老師”擠出幾句幾句不疼不癢的道歉就能解決問題的。

--

參考:Bendixen, M., Daveronis, J. & Kennair, L.E.O. Int J Public Health (2018) 63: 3.


王瑞恩

慶陽跳樓墜亡女孩曾自殺4次,性騷擾對女性的傷害有多大?

關於該事件,有些事實和概念需要澄清。

自殺者的身份定位是未成年女中學生

李某奕,1999年出生,於2016年9月份參加學校羅姓老師的輔導期間發作胃病,休息期間遭到當時的班主任吳某的性侵害。

因此,事發時,受害人是未成年女中學生,遭到的是與她有師生關係的班主任的性侵。

女中學生遭遇的是性侵害

根據當地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書》的描述的“顯著輕微”情節,可以判斷該女生遭遇的是性侵害。

而且,很顯然,這份公文的描述應該來自女生口述和吳某供述的“重合”部分。

似乎並沒有要求具體的其他實證。

然而,對女生敘述中的一些更惡劣的性侵行為,卻沒有采信。

如果,沒有視頻記錄,要有什麼樣的證據才可以證實和證偽雙方的“言證”?

檢察院似乎沒有給出標準,標準大概就是檢察官的“自由心證”吧。

如上所述,即使不採信“脫衣服、咬耳朵”等嚴重的性侵行為證言,僅僅被檢察官採信的“雙手抱頭狂亂親吻”就足以構成性侵,而非僅僅是“猥褻”。

女生心理疾病的診斷

當地檢察院給出的“不起訴理由說明書”中給出的不起訴的一項至關重要的理由是:

為什麼?

答主知道的是,“創傷後應激障礙”這種精神疾病跟造成心理障礙的創傷之間存在著直接因果關係。

退一步講,既然不能確定女生的心理障礙與造性侵之間沒有直接因果關係,難道就有證據否定之間的因果關係?

造成“創傷應激障礙”的性侵行為屬於“情節顯著輕微”?!

很多律師都提及,情節是不是輕微,除了看行為本身,還取決於造成的傷害後果。

造成“創傷應激障礙”,也就是應激性精神病,難道還不夠嚴重,而是“顯著輕微”?

持續的性騷擾來自學校、檢察院和社會

這位女生,除了最初遭遇到的性侵害,更大的傷害來自於持續時間長達1年半之久的、來自學校、檢察院和社會的性騷擾。

並不是只有身體的直接性侵害才是性侵害,對性侵害相關事件的曝光、傳播、額外的關注,傳聞,攻擊性或侮辱性言論等,都構成持續性性騷擾。

具體到該事件,受害女生在遭遇侵害後,並沒有一味屈辱忍受,而是勇敢的像學校心理諮詢中心尋求幫助。

得到的是什麼樣的幫助呢?

被侵害的事情被傳播,被和稀泥,犯罪嫌疑人受到最大限度包庇。——學校的處置,對女生構成持久的性騷擾和心理傷害。

當然,最大的性騷擾和心理傷害來自檢察機關的顯著包庇犯罪分子的不起訴決定。這種決定成了壓倒該女生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女性遭遇性騷擾、甚至強姦等嚴重性侵害,在社會上的一種“共識”是“錯,首先在女性一方”。理由,諸如,“誰讓你穿那麼短的裙子”,甚至荒唐如“誰讓你長那麼漂亮”之類。

如果,女性一旦訴諸法律,沒有得到法律的支持,另一種“共識”是,“法律是公正的。你看,連法律都不支持你,足以說明錯在你,是你在誣賴好人”。

這些傷都構成更持久的性騷擾和心理傷害。

而該事件中,受害的僅僅是一個心理敏感、脆弱的、沒有走出校園的女中學生。

可以說,骯髒不堪的一個成年人團伙,聯手將受侵害的女中學生一次又一次的推向最終的死亡。

學校處置中的錯誤不說。檢察院相關當事者,存在瀆職甚至枉法的嫌疑,對相關人員應該立案調查。

性騷擾對女性的傷害有多大?

最大的傷害並非是身體上的,在於心理創傷,尤其是對於未經風霜的“幼稚”的女中學生。

到底可以造成多大傷害,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

就本案,直接造成“創傷應激障礙”,就是應激性精神病,這傷害夠大了吧。


掙脫枷鎖的囚徒

這個孩子真是太苦了。被自己尊敬的老師猥褻,遭遇嚴重的心理危機,但是卻沒有碰到好的心理干預方式,最終她遭受了二次甚至多次傷害,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被一些人起鬨。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尤其是那個Metoo運動,很多女性開始站出來揭發曾經猥褻或者行騷擾她們的人。這些事情,大多都發生很久了,當事人的苦痛一直埋在心底,直到今天才能“說出來”,可以看出行騷擾對人的傷害不但真實存在,而且還不容易消除。

這些勇敢者只是少數,有更多的人選擇沉默,獨自來面對這種心理創傷。這種創傷可能以別的形式發做出來,比如在處理想性關係時會遇到困惑,有時也影響到家庭關係。這樣的創傷是隱秘的,不為人所知的,外人無法理解,有時候還會怪罪當事人性格不好,對其造成二次傷害。

如何走出來?對那些勇敢著者來說,說出這種傷害,至少算是成功了一半。行騷擾造成的傷害,並不是那種外傷,本質上就是心理創傷,其中一個特徵是,因為怕這種“醜事”被人知道影響自己的清白,越是不敢面對,它就越會抓住你不放。沉默不但讓自己的苦痛加倍,也讓那些作惡者逍遙法外,說出來,並且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取得周圍親人、朋友們對支持,是走出來的第一步。

不管怎樣,親人和朋友的支持總是最重要的,不要責怪受害者,那不是她們的錯。


張豐

性騷擾屢見未止,前有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因遭受性騷擾而精神抑鬱導致自殺,以及好萊塢眾多女星聯名發起的抵制性騷擾的活動,今有甘肅慶陽一19歲女生因被班主任性騷擾而跳樓身亡。

雖然事件層出不窮,但是每一次聽到,依然令人髮指,而且,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都是很難卸載的心理負擔。

無論遭受性騷擾的是男生還是女生,無論處在人生中的哪一段時期,性騷擾都會在人心裡留下創傷以及陰影,尤其是童年或者少年時期。

一個在這段時期遭受性騷擾的人很可能在未來很長的時間會對正常的男女肢體或者身體上的交流產生牴觸或者非常態的心理反應,更有甚者有些人一生都不能夠正視與平和地接受一段男女關係。

有些人因此對愛情、婚姻產生偏見,不願意結婚,即使戀愛結婚,也可能會因為心理創傷而導致婚姻中一系列的情感問題。

要想走出心理創傷,只能讓一個人接受和正視那一段經歷,只有真正正視它,一個人才能有擺脫和淡忘它的可能。

通過經營和維持健康的男女關係來逐漸建立起對自我的認同與對感情的信心,去感受和領略美好和諧的感情關係帶來的滋養才能夠讓一個人慢慢從過往的陰影中脫離出來。


席越

性騷擾對一個人造成的心理創傷,遠比人們用“假如是我”這種換角遊戲,聯想出來的要大。

「都等了你一小時了,怎麼還不跳下去?」

「你到底跳不跳?趕緊跳下去吧!」

「要跳就跳,別給警察找麻煩!」

樓下熙熙攘攘聚集的人群圍觀著坐在8樓的少女,開始等得不耐煩了。他們拿出手機錄視頻,拍照發朋友圈,向四面八方的人宣佈這裡將有一場自殺可供圍觀。

少女抱著手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她看著樓下圍過來的人群,也許想起了自己的過去,也許什麼都沒有在想,只是一再要求家人和消防員不要靠近她。

趕來救援的消防員,20分鐘前才剛剛和女朋友領了證。他伸出手想把少女從大樓外面拉回來,他想讓少女放棄輕生的念頭,勸她說:

你以後還要結婚、會遇到喜歡的人、會遇到一個拼命愛你的人,就和剛剛拿到結婚證的我一樣,千萬別放棄自己!抓緊我!我拉你上來!」

但和那些希望有人在最後關頭給自己一些希望的自殺者不一樣,飽受抑鬱症和性騷擾惡夢困擾的她,對那位消防員露出了微笑說:「謝謝你,我走了。」

她掙開了那隻手,一躍而下。

網上流傳的視頻裡,還能聽到消防員撕心裂肺的哭聲。一個剛剛領證,對未來生活充滿著希望的人,眼睜睜地看著一條鮮活的生命在眼前下落,他不知道該怎樣面對這樣無能為力的一刻。

而圍觀者們就像是聞到了血腥味的蒼蠅一樣,搓著手期待著別人從樓頂起跳,下墜,劃過一道弧線,滿足他們的獵奇慾望,在各種平臺上用這些視頻和照片博取讚賞和關注。

而少女因何自殺,為何那麼決絕地要離開人間,為何沒有人願意再給她一分溫暖,他們都不在意。

「可算是跳下去了,沒白白等那麼久」。

- 2 -

是我們病了,還是這個社會病了?

對於陌生人的死亡,冷靜旁觀,毫無感覺,其實是很正常的反應,尤其是這種突發的事件,很難要求其他人能保持冷靜。

這個世界上每時每刻都有人在死亡,有人死於戰亂,有人死於疾病,有人死於天災,有人選擇了自殺。對於這些素未謀面的同伴,大多數人不會付出太多的感情,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可是,本喵想不通,為什麼有人會笑呢?

嘲笑他們太懦弱,太蠢,鼓勵他們去自殺,去死,然後等著圍觀一場陌生的死亡。

《烏合之眾》裡說,一個偶然的事件可以使得成千上萬的人聞風而動,聚在一起,在群體的裹挾下做出一些平時做不出來的事情,去發洩平時不敢表露的慾望。

這些圍觀的人也是如此。一些人會本能地順從群體的決定,以便獲得群體的認可,在「群嘲、拍照、錄視頻」的狂熱狀態下,要是誰向少女喊「不要跳,有什麼好好說」,可能還會遭至其他人的白眼。

「要跳又不跳,死了活該。」

當然,也有可能是人們的善意被玩弄得太多。

油門一響,爹媽白養,很多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們開著摩托車衝下長長的樓梯,最後骨折甚至死亡;為了拍出夠炫酷的視頻,有些人開車到中途就拿起手機左搖右擺,最後鬧出嚴重交通事故。

想要紅,完全不顧後果地去模仿,結果就是,大家慢慢地變得不那麼畏懼死亡了。反正是向不認識的人發洩憤怒,她是自己要死的,平攤下來大家都好像沒有責任。

狼來了的故事發生了一次又一次,於是有些自作聰明的人猜測:「跳樓的人一定是想紅,我們不要被她騙了」。

一名女主播因為情感受挫,直播跳樓,網友和圍觀群眾都紛紛相勸,卻還是沒能阻止她。最後她摔在防護措施上骨折,但保住了一條命,竟然有網友評論說:「這就叫跳樑小醜」

前段時間,微博上的菲妥妥第一次發微博,說自己被高利貸纏身,想一家人一起自殺的時候,很多人都在下面留言鼓勵她,安慰她,用自己的悲慘經歷告訴她,人間還有很多希望;

沒過多久,有人扒皮出來,她根本不窮,拿著拆遷款去國外旅遊,用最新款的蘋果手機。她那麼有錢,降低一點生活質量不行嗎?她那麼有錢,拿出一部分去還債不行嗎?

於是評論裡的畫風都變了,大家說她該死,自己貪心去借高利貸,根本不值得同情。她們欠著高利貸,風風光光過日子,過得比你還好,你憑什麼擔心他們呢?

零零散散的圍觀者變成了一個群體,開始用自以為的正義去審判自殺者。

「你真的想死嗎?」

聽到這類激將法一樣的話,很多自殺者會被激怒,就算本來還有那麼一點不想死,都會試圖用自殺來證明自己。

「你就是該死!」

等她們真的死了,圍觀者作鳥獸散,還在用惡意去揣測別人的過往。

後來菲妥妥一家人還是自殺了,在高速收費站的車上。

但是圍觀者不能放過她,因為他們覺得,要死為什麼不能安安靜靜地死去,還要給別人添麻煩呢?

我們的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冷血,好像大家都失去了共情的能力——如果還能共情的話,他們不會對面前將死的人無動於衷。

本喵讀大學的時候,在社團裡認識了一個有抑鬱症的師姐。

她經常在空間和朋友圈發一些自殺預告,日子選好了,遺言寫好了,東西都準備好了。一開始大家看到她這個狀態不太對勁,就和輔導員說了這件事情。輔導員和心理老師和她談了很久,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

可沒過多久,她又重新開始自殺預告。

這樣的事情反覆發生了很多次,作為同學,大家沒有辦法實質性地幫她走出抑鬱。但後來大家見怪不怪了,也不會像一開始那樣慌張。

儘管有些人懷疑她可能只是想博眼球,但沒有任何一個人去嘲笑過她,讓她趕緊去死。

最多隻是默契地不去談論她,不去刺激她而已。

有人說,她有抑鬱症,就算沒人嘲笑和鼓勵,她也會跳下去的。

但這也不代表,你們能把別人的死亡,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

如果要跳樓的人是你的朋友,至少你不會用惡意去揣度她是不是僅僅想要紅。

就像法庭之上,為什麼明明知道那個是壞人,律師們還會選擇為他辯護?因為沒有徹查清楚之前,誰都不能下結論給嫌疑人判死刑。

無論那個是好人還是壞人,是因為被猥褻而絕望的女孩,還是欠了高利貸而想不通的人,還是剛和女朋友分手而陷入偏激的人,都不應該被區別對待,都不存在「死得好」的情況。

好人一時想不開,那就把她救回來;壞人罪不至死,那就不該死;壞人該死,那就留給法院。

這些人又不是性侵學生的老師,又不是被欠錢的債主,有什麼資格,有什麼立場叫別人去死?

讓多數人的「民意」成為暴政的唯一結果,就是所有人都一樣會成為「民意」的犧牲者。只要你的經歷不符合大多數人的想象,你就可以去死了。

不要為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為我,為所有人而鳴。

- 3 -

最應該警惕的,是那些不分青紅皂白,就根據自己的腦補來下定論的觀眾。

很多人都會有過想自殺的衝動,只要有人堅定地拉著他,很有可能就把他救回來了。

有知情者透露說,少女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因為兩年前她生病時,被自己的班主任趁機猥褻過。而當她報警之後,班主任卻辯解說強吻、碰頭、亂摸這種行為,只是想確認她的體溫,看她有沒有發燒。

因為沒有更多的證據,雖然這種行為很不符合常理,但的確沒有辦法給班主任定罪。

發生了這件事之後,再加上抑鬱症的影響,周圍的同學開始疏遠她,不敢靠近她。就算她怎樣對生活抱著希望,都會被這種暗中排擠所打擊。

當然,這種狀態落到某些人的眼裡就會被解讀為:

「被摸兩下就抑鬱,被排擠一下就想自殺,真是矯情」。

很多人都抱著「假如我是當事人」的心裡,去否定她的選擇,去懷疑她的膽量,猜測她為何有勇氣自殺,沒有勇氣拉上老是一起死——這些都是廢話。因為大家都不是站在女生的立場去看的,而是帶著「自己的力量,自己的視角」,去評價「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悲劇。這和開了外掛去玩遊戲,反過來批評遊戲沒難度,沒有什麼兩樣。

研究生不堪導師折磨跳樓自殺,實業老闆破產後壓力太大自殺,借了太多高利貸還不起後自殺,被騙大學學費後走投無路自殺,這些鮮活生命的逝去,顯然不可能用「假如我是」這樣可笑的換位遊戲去解釋。

少女因為被猥褻而嚇得整夜睡不著覺,因為對嫌疑人的處理太輕而感覺提心吊膽,99%的圍觀者都沒有經歷過這種恐懼,卻站在道德高地去嘲笑她的死亡。

- 4 -

死亡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

在這個墳頭蹦迪,靈車漂移,只要能紅就無所謂的時代裡,死亡仍然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

這場圍觀,讓人想起了魯迅先生的那篇文章。但現代人顯然比百年前進步得多,他們不甘於保持麻木的表情冷眼旁觀,而是用盡自己的力量,推動著其他人往下跳。

亞斯辛基說過一句話:「不要恐懼你的敵人,他們頂多殺死你;不要恐懼你的朋友,他們頂多出賣你;但要知道有一群漠不關心的人們,只有在他們不作聲的默許下,這個世界才會有殺戮和背叛。

一個人可以冷漠,可以麻木,可以對其他人的死亡不屑一顧;一個人可以膽小,可以懦弱,可以在最後關頭選擇收回援手;沒有能力去救人,應當以自保為先;沒有能力去改變,可以保持住沉默。

但請保留最後一點良心,不要對著他們發出尖銳的笑聲。

借用一句俗話說:「你不出聲,沒人會當你是啞巴的。」

圍觀者們如何強大,如何可怕,再去網絡暴力多少自殺的孤獨人影,都沒辦法殺死人們心中的正義。他們不過是懦弱、冷血、卑劣的奴隸。

不要因為一個人自殺而去批評她懦弱,不要因為一個人自殺,就去嘲笑她的弱小。

如果說不出什麼安慰的話語,那麼保持沉默就是最大的善良。

不要讓娛樂至死的習慣,來消解死亡的意義。


王銳旭



慶陽跳樓墜亡女孩和性騷擾有直接關係,這是肯定的。

九十年代聽一位朋友講了她的一位女同學親身經歷的事實故事。

她的這位同學生活在一個山區,這裡地廣人稀,家家戶戶都養羊,那個時候養羊都是散養,要專人趕到山上放牧。

中學放署假了,一天這位同學的父親要去趕集,就叫他這位同學替父親放一天羊。

這位女同學把羊趕到山上,正好遇到臨村認識的一個小子也在山上放羊,兩個人就把羊趕到一塊放牧。

兩個人一邊玩一邊攔羊。到了下午,這個小子心生斜念,先是挑逗,後猥褻,到強暴。

從此後,這個女同學就得了一種怪痞病。結婚後同丈夫同床就陰經疼痛難忍,最終只能離婚。

這是道聽途說的真實事例。

性騷擾,對於一個才涉世女孩來說,心理恐懼是難免的,傷害程度也不完全相同。

慶陽女孩被性騷擾後,患心理創傷抑鬱症,四次自殺到墜樓身亡,與性騷擾有直接連繫。


夢遊學海

性騷擾對一位女性特別是一位還處於懵懂狀態,剛開始對社會、對愛情、對人生憧憬的少女而言,傷害究竟有多大?作為女性,據調查、統計,絕大多數都經歷過性騷擾,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有的只是言語上不敬,有的只是遇到了暴露狂,還有的身體上、心理上都雙重受傷,長久不能癒合,即使癒合,對以後的價值觀念也會產生影響。

作為男性可能不太能感同身受。舉個例子,一位高大的男子,無神論者,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鬥志昂揚,突然有一天,遇見了一隻鬼,長得挺醜的一隻鬼,然後狠狠地捱了一磚頭。你說這樣的遭遇會對這位男子有多大的傷害?

最起碼,有一點,他不會再是個無神論者,過去很多堅信不已的價值觀全部被推翻,對很多事物產生了懷疑,開始變得戰戰兢兢、疑神疑鬼,甚至開始自暴自棄。這傷害不僅僅是身體上更有心理上,並且是不可逆的傷害。

這樣的事情,如果遇見了,應該怎麼幫助她們重新打開心扉,重新建立正常的生活模式。首先,要告訴她們,這不是她們的錯,這樣的傷害不應該成為她們身上的汙點。其次,要告訴她們,生活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要去經歷,每個人都有不斷改造自己的能力。最後,幫助她們訂立一個長期的規劃和若干短期的、階段性的計劃,幫助她們一步步走出來。我們作為局外人,少給點同情,多給點光亮。





芳華1982


道德倫理,圍繞著女性的性騷擾自古至今從未間斷,這是社會現象,隨著社會的進步與開放,女人不在那麼神秘了,強姦少了,性騷擾及變態多了,網絡渠道給我們帶來很多未知的世界,也傳遞給個別人心的骯髒,所以,性騷擾對於傳統思想女孩的是不可抹去的恥辱,那隻骯髒的手永遠也揮之不去,肉體的痛永遠代替不了心靈的傷,心病還要心藥醫,心理醫生誕生了,最起碼,必要的陪伴,親情的開導必不可少。



年輕的生命,我們為之惋惜,珍愛生命,


菩提—煒

對於一個花兒般的少女,老師猥褻的不止是身體還有靈魂,我國傳統文化下的女人,都將貞潔看得非常重要,因為那是一個女人的自尊,是一個女人立足於社會的底氣,更是一個女人靈魂深處的純潔,因為這是一種信仰,信仰賦予的忠誠感,有些人會覺得我說得太偉大了,那是因為這個社會慢慢的已經腐蝕了靈魂,所以也無所謂有沒有心了!願天堂的少女一路走好!公道雖晚到,但總歸會來,願你的以死明志能夠警醒世人,也願你在天之靈保佑有關的學校,老師,路人等等涉案人員早日伏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