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快送系列 回顧與展望 生鮮快消為什麼必然走向快送之路

文/張陳勇

超市快送系列 回顧與展望 生鮮快消為什麼必然走向快送之路

超市快送系列 回顧與展望 生鮮快消為什麼必然走向快送之路

筆者之所以寫作超市快送系列文章,當然認為生鮮快消商品必然走向快送道路,在之前,關於如何用互聯網經營生鮮快消商品,有很多人嘗試過各種方式。

為什麼很難用傳統電子商務模式經營生鮮快消商品,創業者們用哪些方式經營過生鮮快消商品,為什麼生鮮快消商品必然走向快送道路,本文分析解讀。

電子商務與生鮮快消

最具有代表性的電子商務模式就是C2C模式和B2C模式,C2C模式的代表是淘寶,B2C模式的代表是天貓和京東。

很多人用B2C和C2C的方式經營生鮮快消商品,淘寶上有一些生鮮特色商店,阿里有推出天貓超市,蘇寧有蘇寧超市,京東有京東超市,京東商城APP上除了京東超市入口,還有京東生鮮入口,之前,還有獨立的網上超市一號店。

雖然巨頭們大力推廣網上超市,也有部分消費者在網上超市購物,但電子商務對生鮮快消商品的滲透率一直比較低,在超市快送興起之前,生鮮商品的電子商務滲透率甚至低於1%

,遠低於電商平均滲透率。

現在的網上超市像一個囤貨購物渠道,和線下超市經營品類差別較大,主要是難以經營大眾生鮮商品,生鮮是非標品,配送過程中很容易損壞,即使同一批次蘋果,甜度、大小、外觀顏色也未必一樣,B2C和C2C模式配送中需要分揀,整個揀貨配送過程從4小時到48小時不等,冷鏈和填充物成本高,所以傳統電商很難經營大眾生鮮商品

通常網上超市一個訂單的履單成本20-30元,不考慮流量、運營、分攤等成本,僅履單成本就佔訂單金額20%左右,而線下超市的毛利率也就20%左右,網上超市在成本效率上並不比線下實體超市有優勢。

消費者選擇購物渠道並不只考慮商品品質和價格,還要考慮購買商品的其它成本,比如路程、時間、售後等,這些成本可以統叫購物成本,線下超市渠道比較發達,菜店、水果店、超市等星羅密佈,其購物成本比較低。

大賣場把生鮮商品當成引流品類,很多超市的生鮮商品毛利率低於10%,消費者到線下購物生鮮的同時,會購買其它快消商品。

淘寶、天貓這類平臺更適合經營長尾商品和線下購物成本高的商品,越是線下不好找的商品,越是線下不夠豐富的商品,越是價格不透明的商品,線上越有競爭力,而大眾生鮮快消屬於高頻商品,其滿足的場景和電商的定位本來也不一致

17年3月,劉強東說京東主推京東生鮮(B2C模式),京東生鮮強調的不是速度,而是定時,有一段時間,京東商城APP去掉了京東到家入口,只有京東生鮮入口。現在再看,京東到家又重新回到了京東商城APP,而且增加了新入口,搜索商品時,在商品列表第4個商品是京東到家的商品。

綜上所述,雖然網上超市有一定的生存空間,能滿足囤貨購物需求,但其並不能代替線下超市,生鮮快消商品與互聯網結合,傳統電商模式並不是最佳的選擇

生鮮快消新模式

傳統電商B2C和C2C模式並不能很好的經營生鮮快消品類,有很多人在尋找其它道路,比如食行、大貨棧、青年菜君、無人菜店等。

食行的模式是與取貨櫃結合,取貨櫃具有冷藏功能,放置在社區,消費者線上下單購物後,集中配送到取貨櫃,消費者到取貨櫃取貨。生鮮商品配送成本高,食行採用集中配送的方式,把幹線配送下沉到社區顆粒度。

食行2014年上線,類似食行的武漢家事易2011年就成立,它們的投入都比較大,有過數百個取貨櫃,但是生鮮取貨櫃模式一直比較邊緣,沒有真正發展起來。筆者曾經問過家事宜的高管,對方說在購物不方便的新社區,取貨櫃能發展一定消費者,一旦此社區有了生鮮門店,那麼消費者就會流失,因為取貨櫃還是不如生鮮門店方便,而且取貨櫃因為要有冷鏈功能,所以投資比較大,進入社區,與物業打交道也並不容易。

青年菜君主營生鮮淨菜,在人流量大的區域,比如地鐵出入口開設小型門店,消費者線上訂貨後,下班路上順便取菜。

許鮮網與青年菜君模式類似,許鮮主營水果,青年菜君主營生鮮,兩者最後都倒閉停業,筆者認為,他們在綜合體驗上不如傳統線下渠道,下單和取貨時間相隔太久,消費者並不能肯定行程不會變化,可能出現下單後不能取貨的情況

,這是其停業的根本原因。

還有大貨棧,大貨棧曾經與一號店並稱網上超市雙雄,由500強企業金光集團投資,大貨棧的模式是與個體超市結合,訂單配送到小超市,顧客到小超市取貨,或者小超市送貨上門。

無人菜店是無人便利店的一種形式,無人菜店的問題是成本太高,每份菜上要綁定RFID芯片,這個方案不適合低單價商品。

筆者曾經參與一個創業項目,在社區招募合夥人,合夥人負責宣傳和配送,主營生鮮及快消商品,希望合夥人個體宣傳方式降低引流成本,希望集中配送到合夥人處的方式降低配送成本,結果效率提升的幅度並不足以與線下渠道競爭。

生鮮快消傳統線下渠道效率和體驗已經比較好,大賣場的綜合毛利率大概20%左右,要想在效率方面大幅提升十分困難,即使不產生任何成本,也只能最多降低20%的價格,所以各種嘗試都沒有成功。

生鮮快消與快送

生鮮快消品,既然在效率和成本方面很難與傳統線下渠道競爭,

那麼就應該在便利方面找突破口。

消費者選擇購物渠道,主要考慮的就是價格和便利,大賣場的主要競爭力在價格和豐富度,便利店的主要競爭力在便利,價格和便利兩個維度甚至形成了對應的零售模式,有滿足低價需求的折扣店模式,比如阿爾迪,有滿足便利需求的便利店模式,比如711。

超市快送的崛起離不開移動互聯網,正因為手機有LBS功能,才讓我們下單很方便,能實時看到周圍那些商品可以快送上門,可以隨時隨地下單,快速收貨。

對很多消費者而言,在超市快送平臺購買生鮮商品是最便利的購物形式,因為大型超市和菜市距離有的社區比較遠,個體超市和便利店雖然近,但它們不經營生鮮商品

而且隨著收入增長,年輕消費者掌握更多購物權,對便利性看重的用戶越來越多,需要快速送貨上門的用戶也越來越多,如果說傳統電子商務(B2C和C2C)主要滿足長尾購物需求,那麼超市快送主要滿足便利購物需求。

711這類便利店為了更好的迎合便利購物需求,重新設計商品結構,主打鮮食商品,有更多自有品牌商品,類似的,盒馬鮮生為了更好滿足快速送貨便利購物需求,主打生鮮商品,生鮮標準化,強化生鮮食品的豐富度,引入餐飲商品,推出自有品牌商品,推出SOS頻道,夜間配送等場景服務。

生鮮快消商品新模式探索過程是一個試錯場,筆者曾經收集各種生鮮快消互聯網項目,在2010年就收集了數百個項目網址,最終的成功道路有無數的先行者填坑履平,超市快送能呈現今天的樣貌並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無人送貨技術(自動駕駛與無人機)一定會普及,未來超市快送履單成本會大大降低,超市快送會同時具備便利和實惠這兩大競爭力,超市快送有望取代便利店,大型超市和電商平臺,甚至佔據50%的零售份額,發展成前所未見的巨型平臺

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