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樹
這是兩個問題,就分兩部分回答吧。
日本在二戰期間曾經分別從海上和陸地上試圖進攻印度,一次是1942年,一次是1944年。1942年的緬甸戰役中,日軍擊敗英軍和中國遠征軍以後,順利佔領緬甸全境。不過,這個時候參與緬甸戰役的日軍只有第33、55和56三個師團,而且從2月打到5月,已經頗為疲勞,對於和緬甸隔著重重大山的印度倒是無力進攻。但在此期間,日本海軍展開了印度洋襲擊作戰,其中對印度的攻擊倒有那麼一些。1942年3月,南雲忠一率領空襲了珍珠港的聯合艦隊主力進入印度洋,對孟加拉灣的英國船隻展開攻擊,擊沉23艘商船;日本潛艇還在印度西海岸擊沉5艘英國商船。4月5日,日軍空襲斯里蘭卡的科倫坡;9日,又空襲斯里蘭卡的亭可馬裡。兩次空襲擊沉英軍1艘輕型航母(“競技神”號)、1艘輔助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英國人認為,日軍會趁機進攻斯里蘭卡甚至印度,當然,這個攻擊最終沒有發生。也許是因為日本海軍從來沒有這個計劃,也許是因為杜立特對日本的空襲吸引了日軍的注意力。
此後,就是1944年3月日本緬甸方面軍在英帕爾發動的攻勢了。當然,這一仗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參與進攻的3個日本師團被打得落荒而逃,損失慘重。
之所以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都沒有對印度發動什麼像樣的進攻,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裡離日本本土太遠,供應線延伸到緬甸已經超出日本的極限了。所以英帕爾戰役時,日軍的物資極其匱乏,被打得大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相對於印度而言,太平洋、中國戰場、東南亞方向……有太多更重要的戰場需要日軍關注,印度實在排不到前面去。事實上,日軍對於緬甸方向的期望也就是保持佔領和對雲南方向中國軍隊的壓迫即可。
第二個問題,印度在二戰有多厲害?可以說,這個問題其實不存在。因為印度在二戰中是作為英國的一部分參加的,你沒有辦法單獨說印度厲害還是不厲害。從物資生產來說,印度在二戰期間基本上是作為英國的原料供應地存在,有一些兵工廠,但主要以生產輕武器和維修重武器為主。從軍隊戰鬥力來看,印度並沒有獨立的軍隊,只有一些英印軍,其特點是指揮官基本都由英國人擔任,印度本土徵召人主要是士兵。也有少數印度上層精英在英國的軍校接受教育後從軍,但大都擔任中下級軍官。例如,印度大名鼎鼎的陸軍元帥馬內克肖,1934年從軍,到1945年二戰結束時也不過是一名中校參謀而已;而印度陸軍第一任司令、也是第一批在大英帝國擔任指揮官的印度人蒂邁雅,也是到了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也就是印巴分治前一年才被晉升為准將,指揮一個英印旅。所以,單就印度而言,在二戰中沒啥可說的。T
聯合防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軍隊橫掃亞洲,東亞和東南亞大部分國家都被日本侵略過。日本軍隊攻佔同屬英國殖民地的緬甸以後卻沒有對印度下手,令人感到不解。其實日本是打過印度的,日本在二戰中不僅佔領過印度位於緬甸以南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還向印度本土發動過進攻,歷史上叫做英帕爾戰爭,日本佔領緬甸以後,日軍下達了英帕爾作戰計劃,由緬甸第15軍準備進攻印度,第15軍派出約10萬人的兵力,只帶著兩週的口糧和每個士兵100發子彈的補給,就開始向英帕爾英軍發動攻擊。但是因為日本軍隊糟糕的後勤保障,加上了環境惡劣遇到瘧疾,日本軍隊在英印軍隊頑強的抵抗下損失慘重,傷亡達5萬多人。
日本慘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由於日軍戰線拉得過長,兵力使用已經到了極限,由於中國軍隊的抵抗,日本有70%的陸軍被拖在中國戰場,再加上其他佔領地的駐軍,日本海軍正在太平洋上和美國海軍作戰。實在無法在抽出兵力來進攻印度。
其次,日本佔領緬甸之後,補給線來的太長,緬甸不能製造武器彈藥,武器彈藥全部需要從日本本土供給,路太遠,補給困難。日本打緬甸目的是切斷滇緬公路,掐斷中國的補給線,戰略目的已經達到。
最後,印度是英國在亞洲最大的殖民地,是英國的經濟命脈,而且印度是盟軍在亞洲最大最重要的物資補給基地,印度駐紮有英國在亞洲的大部分軍隊,美國在印度還駐紮有陸軍和航空兵,還有美國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持,日本人註定是不會成功的。英美肯定不會讓日本人的計劃得逞。
所以說不是印度很厲害,而是它的主子英國厲害,英國不會放棄在亞洲的經濟和軍事利益。
環球網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在此同時,日本進軍東南亞,一時之間,東南亞諸國竟都只能暫避其鋒芒。
在緬甸,英國軍隊一觸即潰,而當時孫立人率領中國遠征軍遠赴緬甸,支援英軍作戰。仁安羌一戰,竟然是當時盟軍唯一一次的大勝仗。而後,英國人一路潰逃,轉瞬之間便跑到了印度。
面對這樣的情形,日軍豈能不囂張?不乘勝追擊?
於是在1944年1月7日,下達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企圖佔領英帕爾、科希馬等地,以此來控制整個東印度地區。此次行動計劃,由向來有著“小東條”之稱的牟田口廉也中將指揮,同年3月,牟田口廉也率第十五軍的三個師團,共遊十萬兵力,度過印緬邊界地區的欽敦江,英帕爾會戰拉開序幕。
英帕爾會戰是二戰中十分著名的一次戰役,更是日陸軍在二戰中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戰役。此戰中,日軍有五萬三千餘人戰死或者失蹤,這麼大的傷亡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戰果。
此次戰役,日軍第十五軍基本上已被拖垮,在印緬戰場開始了總進攻的戰略階段,更是令日軍為消滅我國遠征軍制定的“斷”計劃,由於駐緬部隊兵力不足而胎死腹中。
此戰,之所以令日軍如此慘敗,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忽視後勤保障
日軍進攻之前,曾強調“就糧於敵”的思想,對後勤保證計劃不周,準備不足。部隊進行出擊時,僅攜帶了一兩週的口糧。原定的後勤保障僅僅完成了18%。對後勤保障的不足,是這次戰役失敗的重要原因。
2.太過輕敵
在緬甸,日軍把英國部隊他的一路潰逃,所以自上而下都以為英國佬就是一群軟蛋而已,只要他們日軍一衝,這群英國部隊估計和緬甸一個樣。
須知獅子搏兔,尚需全力。印度是英國在亞洲的重要殖民地,不容有失。因此英國人不僅沒有逃跑,更是叫來了美國人空軍的援助。
正所謂驕兵必敗,輕視敵人,那可真的是對自己殘忍。
3.熱帶雨林的惡劣氣候
日軍的補給線,必須要穿過炎熱的熱帶雨林,同時英美空軍不斷的騷擾,令日軍的補給幾乎被完全切掉。同時戰役拖到雨季,熱帶雨林的恐怖氣候,更是日軍親身體會了一波大自然的力量,在這樣的情況下,日軍敗北,已成定勢。
4.兵力不足
二戰期間,中國戰場牽制了日軍三分之二的陸軍兵力,其它陸軍在東南亞各國駐紮防衛,而海軍又在太平洋和美國軍隊耗著,日軍兵力已達極限。
在這樣的情勢下,佔領印度,已經是一紙空談。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先回答第2個問題。二戰時,還沒有印度,只有英屬印度殖民地。另外說明下,印度在英佔及以前,只是個地理概念,而非國名。莫臥兒王朝也僅統一過印度(地理概念)的北方,所以,英屬印度殖民地,實際上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孟加拉。除了孔雀王朝和莫臥兒王朝不長的統一時期外,
英屬印度是土邦林立、部落斑雜。各種的宗教、語言、風俗不同,很難形成統一國家獨有的向心力、和民族認同歸屬感。一,英屬印度軍隊的戰鬥力
二戰印度的團級部隊,每一個營連,都要招募相同部落的人,否則,長官別想帶著這個團,去做那怕超過百里的行軍,更別說打仗了。二戰期間,自由印度軍隊,經印度激進派領袖蘇巴斯·鮑斯強烈的要求下,編成為德軍950兵團的序列。希特勒和隆美爾元帥後來發現,德國上當了。44年8月,德軍950兵團轉為武裝黨衛軍管轄,改名為“黨衛軍印度志願軍團”。由黨衛軍少將海因茨·巴特林指揮。
還不到半年,巴特林少將實在無法忍受,做為德屬印度軍團司令,這一職務所帶來的嘲笑。情願請調到被蘇軍包圍的科爾堡要塞,並最終死在了那裡。二戰如此,60年代初何嘗又不如此呢,當時,依習慣按國軍偏弱的戰力標準,去準備反擊行動,那知一打過去,馬上就發現用力過度了!二戰三哥有多厲害?就不好意思多說了。
二,倭族的性格和軍~國主義的成因
下面分析下二戰前倭族性格。倭國位於亞洲東北部,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加上6800個零碎小島所組成的。生長在這麼個七零八落逼仄的環境中,民族心情自然得不到放飛。這還不論,更要命的是,颱風、地震、火山爆發、山體滑波,時不時的會光顧這個列島。說實在的,倭族的家底是比較惡劣的。整個民族是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暫且居之的心態暫居其上的,列島也就只能提供這種暫且安身、不可立命的環境了,這種地理資質條件,隨便攤上哪個民族也受不了。
倭國是清一色的大和人,加上極少的阿依努人和琉球人。文化上受到隋唐帝國的遮蔭很多,佛、儒、樂、畫、以及印刷、製陶、冶煉技術都是從中國傳入,公元8世紀,才借力於漢字草書創造了自己的文字。看看倭國保留下來的古建築,滿滿盛唐風範的建築影子,支撐了倭國多少年的文化。佛教也經我們中轉改造,傳到了倭國,很快並肩了其本土的神道教。到了近代以後,1868年,天~皇命令神佛分離,並開始打壓佛教,強化了神道教,將對天~皇信仰借身於神道教,建立了**神社(你懂的)來祭奠明冶神宮、平安宮(歷代天~皇神位)和戰歿者。
這便是倭族面對的精神環境。這種民族家底和精神環境,還不能催生軍~國主義,鎖國的倭國是在嘉永6年(1853年),被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佩裡一腳踢開了國門。閉關幾百年倭國民族戰戰兢兢、心情複雜地,看著塗著柏油防蝕的艦船,開進江戶灣橫須賀港。這些艦船被倭人稱為”黑船”。佩裡傲慢地遞交了,要求倭國開國通商的國書後,次年,倭國幕府無奈地簽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日美親善條約》(即神奈川條約)。
然後,倭國率先成為亞洲首個工業化和資本化的國家。工業化給了倭國以強大國力支撐的同時,將資源貧乏、地域彌散困窘的家底,展露無遮的推到了心態本就不安、危機感深重的倭族的面前。再加上神教結合天~皇信仰業已完成,倭族這種靠自身家底的賞賜,吃不上好飯的掠奪心態開始滋生。由此軍~國主義誕生了。並且讓見強者卑躬屈膝、見弱者無理掠奪的偏執,愈加的更為嚴重,完全見不到原本師之中華,不卑不亢、雍容中庸的教習。
三,二戰日本為何不趁勢佔領印度
分析完倭族的性格和軍~國主義衝動的由來,再來說下二戰日軍為何不乘機佔領印度。鑑於倭族所處資源貧瘠的地理環境,和倭族獨有強烈的危機感和反抗、掠奪、自卑、自大的複雜性格,日本對促成自身工業化所急需的資源,有一種異樣的、剋日到手的算計心態。別看王權始祖、神武天~皇發佈了“八~紘一宇”的詔敕,這僅代表著一種倭國對外的,一種要納五洲四海於麾下的態度,日軍大本營卻很務實的深知,急需的資源來自於何方,兵鋒就指向何方之秘。
急需的資源,首先是石油,其次是鋼鐵,這兩樣是支撐倭國工業化和擴張的根本。三四十年代,倭國對民國的石油資源進行勘測後,認為民國並沒有石油資源(59年才發現大慶油田,否則倭國真的不需要急於南下),所以,當美國舉起石油、鋼鐵製裁的大棒後,除了向美國開戰以外;另一個動作,就是急速地南下尋找石油和鋼鐵的替代國。
緬甸及荷屬東印度是以盛產石油、鋼鐵、橡膠等戰略物質的地方。荷屬東印度並不是英屬印度。它包括蘇門答臘和鄰近島嶼、爪哇及馬都拉、婆羅洲、蘇拉維西及桑義赫和帕勞群島、馬六甲和小巽他群島。英屬印度所產的資源,壓根不是倭國所急需的。而且印度還被老牌帝國——英國認為,是她在亞洲殖民地上榮譽的明珠。
由此,日軍大本營發佈了南方作戰計劃,所劃定的範圍是,“菲律賓、關島、香港、英屬馬來亞、緬甸、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蘇拉威西、俾斯麥群島、荷屬東帝汶島”。壓根就沒把印度劃入作戰範圍。攻佔任務中的馬來亞、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緬甸。緬甸即為日軍的最後一戰。日軍大本營為此,還特意向南方軍司令部作出了說明,對緬之戰的目的,1,保障馬來半島作戰側翼的安全,2,切斷援蔣物資的路線,3,加大對印度和民國的壓力。
很明顯,這已很好的說明了,對印度邊境重鎮英帕爾的“烏”號作戰,不能視為倭國進攻印度的一部份,而應視為,1.廓清緬北的一個保護側翼的戰術動作,目標在緬甸,而不是在印度;2.切斷美國援助國民政府軍事物資的運輸線路,擊潰民國政府的抗倭意志,穩定前出之南方軍的大後方。因為英帕爾是英軍反攻緬甸的前進基地。由牟田口廉也中將的15軍旗下的第18、31、33師團分別實施。鑑於15軍無預備隊,南方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從菲律賓調來第2師團充當預備隊。
反過來, 如果印度是日軍大本營的菜。這意味著日軍戰線,又要拉長3千多公里,就算英軍配合日軍放水,不放一槍,撤出其自認為的亞洲殖民地上榮譽的明珠——印度。一個新的印度佔領區,需要日軍用更多的兵力去防守。 即使計算三哥日後也不會獨立,僅維持印度佔領區的治安防衛,就至少需要10個師團。此外,還要要維持荷屬東印度、緬甸佔領區的駐屯,切斷澳美的聯繫,加上對民國的駐屯治安的兵力,又到哪兒去弄這麼多師團?倭族所特有的算計性格又何從提起呢?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日本二戰期間沒能打進印度去不是因為印度有多牛,而是因為二戰中日軍最大的問題就是戰略方向始終不明確,確實如果它們傾盡全力在開戰初期集中路海軍主力向印度進軍,那麼英國很可能根本守不住印度。德國如果也同樣通過北非或者高加索方向集中兵力挺進中東地區。那麼日本和德國在中東實現了戰略握手將是非常可怕的態勢。
但是正如希特勒在先打莫斯科還是先進攻烏克蘭問題上一樣來回猶豫,日本人初期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好,尤其是消滅了英國遠東艦隊之後,機動部隊毫無所謂的斯里蘭卡周圍傻乎乎的轉悠了一圈。其實當時在整個印度洋上已經沒有能阻攔日本聯合艦隊的力量了,所有的英國艦隊都已經逃到了東北日本完全可以通過海陸機動,將大量的部隊運往印度發動進攻,但是他們終究沒這麼。
這其中的原因既有,日本陸海軍之間存在著激烈的戰略主攻方向爭論,也有日本害怕自己的力量不足,無法放心讓主力部隊深陷中國戰場的泥潭,手頭僅剩下的機動兵力如此勞師遠征,那麼在太平洋方向上,日本恐怕無法有效的面對美國的反擊。美國確定先歐亞戰略這件事情,在日本人看來還是一個未知之謎,他們絕不敢如此冒險。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的聯合艦隊機動部隊在襲擊過斯里蘭卡的亭可馬裡之後又回到了太平洋戰區發動了中途島戰役,而實際上澳大利亞方向對於日本同樣具有威脅。美軍完全可能從這裡發起戰略反攻。
日本在認識到了這一點之後,又慌忙的向所羅門群島和伊裡安島一代發動了進攻,但是時機已經錯過。他們又一次不能集中足夠的陸海軍兵力,結果打成了一場膠著戰。白白的栓住了一部分兵力之外一無所得。
最不可理喻的事,他們在此期間還發動了中途島戰役。能讓自己有限的兵力分散到這個地步,他們大約是真的被前期勝利衝昏了頭腦,妄想能在多個方向上多點開花並且都能取得勝利。事實教育了他們,在中途島海戰日本聯合艦隊的核心航空母艦力量輸的一乾二淨,從此之後他們也無力在印度方向發動什麼海陸聯合突擊了。
當然中南半島西部的地形本身也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在日本強拉泰國參戰修建完畢泰緬鐵路之前他們無法通過陸路保證自己的部隊提供足夠的給養。到了1944年,他們才勉強的讓佔領緬甸的日軍發動了一次毫無所謂的英帕爾戰役也正是因為給養的嚴重缺乏結果造成了慘痛的潰敗,這簡直就是更不知所謂了。
從這件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日本在狂妄的自己認為戰無不勝外表之下,實際上內心還是存在著深深的自卑。這就直接導致了他們一方面再幹小叫花操辦大廟會的傻事,另一方面,頭腦根本不清醒,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做什麼。
至於說印度二戰時候有多厲害,這個麼……看看新加坡有多少印度士兵投降,然後轉身加入日本支持的“印度國民軍”就知道了。別看什麼北非戰場印度出了不少力,那是跟著英軍好麼。英軍對於遠東的中南半島一帶基本就是沒存心認真保住,對於北非因為可能威脅到他的命根子蘇伊士運河,打得比較認真了。但是這一切都跟印度沒啥關係。倒是忘了誰在希特勒面前提說考慮招降納叛的弄點印度人組成軍隊去打英國人,希特勒評價說“印度軍隊唯一精力充沛的事情是轉動XX”。
千里巖
為什麼沒有佔領印度?原因很簡單,日軍補給線到緬甸已經接近極限(著名的死亡鐵路也就是泰緬鐵路就是為了解決緬甸駐軍補給問題修建的),而印緬邊境上大面積的山地雨林也是大部隊補給的噩夢,所以日軍佔領緬甸之後長時間停留在印緬邊境沒有發動進一步行動,而兩棲登陸方面,日本海軍需要將主力置於太平洋與美國海軍對峙,抽不出能夠支援在印度-斯里蘭卡登陸的支援力量。
中印緬邊境態勢
所以後勤問題一直阻礙了日軍繼續進軍印度,直到那位宣稱“日本人是草食民族,在叢林裡怎麼會找不到吃的”,“皇軍即便沒有了食物,也必須繼續戰鬥”,“沒有了武器彈藥和食物就不能打仗,這絕不能成為正當理由”的牟田口廉也中將出任駐緬甸15軍司令,堅持策動日軍殺進印度,這才在1944年3月率領15,31,33三個師團和印度國民軍第1師共約10萬大軍渡過欽敦江殺進印度境內。
牟田口廉也
日軍當面英印軍為英印第4軍(這個印度第4軍大家很熟悉是不是?),下轄第17,第20,第23印度步兵師,第50印度傘兵旅和第254印度裝甲旅,日軍渡過欽敦江後,相當輕鬆的就擊破了當面印軍的防禦,到3月底已經推進到英帕爾-科希馬一線,但此時日軍攜行補給已經耗盡,後方運輸補給更是不能指望,於是雙方在英帕爾-科希馬陷入對峙,缺乏補給,捱餓少彈的日軍日漸虛弱,尤其進入雨季之後疾病橫行,而英印軍則得到了加強有第89印度步兵旅的第5印度步兵師增援,並且有美國陸航和皇家空軍(此戰航空兵空運了1.9萬噸物資和1.2萬部隊投入英帕爾-科希馬前線)全力支援,這才在5月15日發起反擊,已經衰弱不堪的日軍全線潰退。
英印軍中的英國軍官和錫克通信兵
英帕爾戰役日軍傷亡損失5.5萬人,其中死亡約1.35萬,日軍絕大部分損失是由於飢餓,疾病和過度疲勞導致,英印軍傷亡損失1.75萬人,幾乎全部屬於戰鬥損失。所以說,英帕爾戰役的結果不是因為英印軍戰力多強,而是日軍指揮官太作;日軍之所以沒有打進印度,也不是因為印度有多強,而是因為日軍脆弱的補給能力完全不能支持對印度的進攻。
DDG的老船塢
二戰時印度地區是英國的殖民地,還沒有印度這個國家,所以印度二戰時有多厲害無從談起。至於二戰時日本為什麼沒有佔領印度,那是因為日本沒有這個能力再佔領印度地區。
雖然二戰時日本佔領大半個中國領土,佔領了東南亞地區,太平洋上很多島嶼,甚至發動了珍珠港偷襲戰,但是當日本佔領英國的殖民地緬甸以後,企圖以緬甸為跳板,西進進攻印度板塊,然後揮師中東同德國會師。但是,當日本發動對英國殖民地印度的英帕爾戰役後,結果日本戰敗,西進戰略受挫。
那麼,日本為何在英帕爾戰役中失敗呢?
首先、日軍準備不充分,無法有效補給。
日本準備發動本次戰爭時,只攜帶了1-2周的乾糧,彈藥攜帶也不充足,所以趕著成群結隊的牛羊,為的就是乾糧吃完了有肉吃。由於緬甸的叢林地形,在雨季泥濘溼滑,非常不便於運輸,導致後期進入相持階段後難以有效的補給。
其次、日軍無法適應環境惡劣的叢林戰。
日本此前雖進行過叢林作戰的演習和訓練,但是並未真正在複雜環境下進行熱帶叢林的作戰。進入緬甸叢林,又是雨季,叢林中充斥著各種危險,隨時都會奪取日軍的生命。
再次、中國遠征軍進駐緬甸,對日軍形成有力牽制。
中國從開始救援英軍開始,先後派遣30萬遠征軍赴緬作戰。中國在第一次緬甸戰役中派出10萬人,傷亡總數達6.1萬人。緬北反攻戰中,中國遠征軍及駐印軍參戰兵力共計307281人,駐印軍傷亡人數高達12729人 ,滇西遠征軍達40000餘人。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在緬北、滇西反攻中,收復緬北大小城鎮50餘座,收復滇西失地8.3萬平方公里,共殲滅日軍4.9萬餘人。
綜上,英軍撤出緬甸後,中國遠征軍接替英軍進行佈防,牽制了大量日軍。日軍為了打掉盟軍的反攻基地,切斷英美對中國的物資援助通道發動英帕爾戰役,由於日軍後勤補給難以維持,最後付出5.3萬人的重大傷亡後撤回緬甸,從此沒有再發起對印度的進攻。
而集結在印度地區的大量英軍卻可以藉此對日軍進行反攻,英軍能夠取得本次作戰的勝利,當然也有中國遠征軍的功勞。
銘蘇先生
回答這個問題前應該先明白二戰中日軍為何能輕鬆佔領緬甸卻沒能佔領印度,要知道當時緬甸和印度可都是英殖民地,難道英國人厚此薄彼嗎?
的確如此,緬甸當時在英國人眼裡遠沒有印度那麼重要,當時緬甸可以說被英國人幾乎放棄了,所以日軍能輕易佔領緬甸,但印度卻是英國人必須要死保的地方,所以日本難以佔領印度。且聽我來分析一下箇中緣由。
1920年起,緬甸暴發了反抗英國殖民主義運動,面對緬甸民族主義運動的高漲,英國人開始思考對殖民地採取“分而治之”的方案,1937年英國把緬甸從印度分割了出去(十年後的蒙巴頓的印巴分治也是採用這種方法),以上是1937年之前緬甸郵票,當時只在英屬印度郵票上加蓋而成。
緬甸從印度分割出去後,雖然還屬於英國,但英國只任命緬甸總督代管,而其大部分精力和兵力卻放在印度,以上是1937年之後的英屬緬甸郵票。
緬甸從印度分出來之後就面臨日本全面侵華,面對日本凌厲的攻勢,中國抗戰陷入艱難的防禦之中,當時國際援助中國的陸地通道就在中緬公路,英國人更不會為中國去堅守這條通道,因此在日軍後來進攻緬甸,中國遠征軍出兵緬甸時,英國人放了我們的鴿子,把軍隊撤退到了印度,讓遠征軍損失慘重。
湘平古珍郵館
日本兵最怕跟印度兵肉搏戰,因為印度兵拉屎都用手擦,滿手都是屎,肉搏戰的時候日本兵往往忍受不了印度兵手上粘的屎和尿騷味而被殺,所以日本軍部後期一直在研究怎麼破印度兵手上的屎,直到天皇宣佈投降他們也沒研究出來怎麼破
手機用戶孔二豬
名揚青史的事情誰都想去做,吃力不討好的差事誰也不願意去幹。二戰時的印度沒有什麼戰鬥力,根本就談不上厲害。日軍沒有佔領印度,歸根結底是因為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日軍的兵力有限。
中國的抗日戰場拖住了日軍三分之二的兵力,為了切斷中國與外界的聯繫,日軍還有一部分在緬甸和中國的遠征軍在耗著,東南亞其他日軍佔領國日軍還得派兵駐守,海軍在太平洋上和美軍在拼命,此時日本的兵力已經了強弩之末的地步,印度僥倖逃過一劫。
其次,日軍的補給不足。
日軍打下緬甸的目的就是為了切斷中國與外界唯一的補給線,佔領緬甸後,由於緬甸貧困,日軍無法得到足夠的戰爭所需,補給已經相當的困難。
第三,日軍的對手強勁。
日軍為了奪取盟軍的反攻基地——印度東部地區英帕爾,以此威脅盟軍重要的補給基地迪馬布爾,切斷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緬甸的戰略態勢,於1944年的3月到7月對印度英帕爾發動了進攻,英軍自緬甸兵敗撤退至此後,為了守住盟軍最重要的戰略補給基地,拼死保衛英帕爾,再加上盟軍空中力量的強大優勢,日軍慘敗,再無能力伸手印度。
綜上所述,就是日本二戰時沒能佔領印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