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彬州特色小吃“御面”的製作步驟


彬州市特色小吃御面

文/程江博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須條件,可是各種各樣美食層出不窮!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家鄉的一道美食!我家鄉位於陝西彬州市一個小鎮上,有一種美食“御面”可是我們彬州大地家喻戶曉餐桌小明星!

御面是一道極具漢族風味特色麵食小吃,它又稱:“玉面、淤面”是一種別於涼皮的麵食製作成品,其製作方法用活好麵糰洗制後沉澱這個方法稱為淤所以稱其為“淤面”,將其成品切成薄片色亮如玉又稱其“玉面”相傳大清朝地方官員專門為慈禧太后呈送貢品,所以有了現在“御面”稱謂。

御面製作工藝:選用彬縣地區產的優質小麥粉。給麵粉加水,活成麵糰,揉光,蓋溼布醒15分鐘左右,在揉一次,柔光面團。給麵糰里加水,揉搓,此步驟為洗面,洗面時一定要洗淨麵糰裡的澱粉。麵糰就成了麵筋。(此時我們一般按照一碗麵粉三碗水比例來洗面,反覆在水中揉搓麵糰)

陝西彬州特色小吃“御面”的製作步驟

洗好的澱粉水沉澱4到5小時,將上面的水慢慢倒出,一般在傍晚洗面,晚上倒了一到兩次,翌日清晨還可以輕輕倒出部分水,剩下的麵漿備用。將無油鍋慢火加熱,慢慢倒入麵漿,文火熬製,邊熬邊攪,小心鍋底糊。(我們在家一般用麥草火熬製)

經過20分鐘左右,麵漿已經成為粘性固體。倒出,放入案板搓成條狀,按自己喜好可加花紋。(我們一般倒出來會晾一會,小心燙手。花紋我們一般使用乾淨的梳子,在揉好麵條按出花紋)將成形搓好的御面,上鍋蒸40分鐘。當然這取決於你揉搓條狀的粗細,可根據大小調整時間。

蒸熟的御面,晶瑩剔透呢!為了美觀大多數情況下在揉制過程中會將粘鍋的黑色部分扔掉。將蒸熟的御面放在案板晾涼,然後用刀切成薄片加入蒜泥 鹽 醋 味精 辣椒油等佐料!

說到這裡,我在給大家說說關於御面一個歷史故事:相傳為當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時夫人姜女所發明。姜女是《詩·大雅·綿》中盛的賢美聰慧夫人,以善於烹調著稱。後來古公亶父由豳遷岐,途經乾縣梁山,姜女也將御面製作技藝帶到了乾縣、岐山一帶,只不過因水土關係,那裡的小麥麵粉做成了流傳至今的“麵皮”。

陝西彬州特色小吃“御面”的製作步驟

過了100多年,古公亶父的重孫周武王滅商建周,親自來祖地豳國朝拜,專要曾祖母創始、曾祖父命名的玉面吃。由此淤面又稱為“御面”。建都咸陽、長安的秦漢唐各代,彬地御面一直為宮中食品。清慈禧太后晚年喜歡翻閱歷朝案卷,對周人先祖居豳的歷史及《詩·豳風》頗有研究,因而在頤和園修了“豳風橋”,她竟然從古籍中查到了3000多年前周太王元妃姜女製作淤面的記述,深為感動。

後來八國聯軍入侵,慈禧逃到西安時,特地點了邠州淤面雖經3000多年的演變,淤面仍是上述姜女首創的四道工序,就是洗淤面、煉淤面、蒸淤面、切淤面。後來又加了壓淤面,即將蒸熟的淤面壓制成飴絡。

這就是我們古豳特有的明星美食,至今已有千年歷史,也是極具地方性的一道美食,歡迎大家來我家鄉旅遊做客!來這裡嚐嚐這道美食!而且還有很多哦!我們坡頭核桃,水簾的大大覲棗,彬州梨等特產!

陝西彬州特色小吃“御面”的製作步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