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中國建築藝術源遠流長

四角飛簷翹起,或撲朔欲飛

或者立欲飄,讓凝固顯得欲動

這樣的美,讓全世界都為之驚豔

我們以由遠至近的視角

給大家分享中國古建築

那些精美絕倫的構建......

- 01 - 中國古建築 | 門

要說,中國建築最少不了什麼,毋庸置疑,就是那一扇中國門。古人言“宅以門戶為冠帶”,門是一戶人家的吐納之所。“入必由之,出必由之”,門所象徵的是戶主的地位和資望,所記載的是歷史與文化。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以居為安。居住的要素少不了門,世界再大、修身齊家,是永遠不變的起點。門頭的精巧、門檻的高低,在無聲陳述著這個民族曾經,對家庭關係是如此之重視。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廣亮大門

廣亮大門顧名思義,應該是比較寬敞、豁亮的意思,所以又稱廣梁大門,古代漢族建築宅門的一種,在等級上僅次於王府大門,高於金柱大門,是具有相當品級的官宦人家採用的宅門形式。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為了顯眼,大門的這一間要比兩邊的房屋大一些,有自己的山牆,屋頂加高,墀頭牆突出,門口比較寬大敞亮,有較高的臺基,大門的地面比街道高出三五寸,從四合院出來,有居高臨下之勢,而進入四合院,有步步登高之感。

金柱大門

金柱大門,就是將門框安在金柱上的大門。金柱大門雖不及廣亮大門深邃莊嚴,仍不失官宦門第的氣派,是廣亮大門的一種演變形式。

蠻子門

蠻子門最大特點是門扉比金柱大門更往外推了一些,它的門框和門扇裝在簷柱的位置上。至於它的名稱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古時移居到北京的滿族人為安全起見,特意將門扉安裝在最外簷,以避免給賊人提供隱身作案條件,並因此而得名為蠻子門。

如意門

如意門的門指與兩側磚牆交角處,常做出如意形狀的花飾,以寓意吉祥如意,故取名“如意門”。如意門的數量最多,因為這是一般民居用的。由於數量大,所以如意門的形式也多,可繁可簡。

隨牆門

隨牆門也稱牆垣式門,是在住宅院牆上開門,並在門上方或左右的牆上略作裝飾處理。隨牆門在古時候是無官的有錢人用的,講究低調不漏財。但也有較為豪華的小門樓。

垂花門

垂花門是古代中國民居建築院落內部的門,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講究的門,它是內宅與外宅(前院)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因其簷柱不落地,垂吊在屋簷下,稱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繪為花瓣的形式,故被稱為垂花門。垂花門整座建築佔天不佔地,這是垂花門的特色之一,因此垂花門內有很大的空間。

在南方建築的門中,園林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滿月門

滿月門即為園林中最為常見圓形門。圓形門模仿圓月而築,是月亮崇拜的物化。給人以飽滿、活潑和平衡感。

中國人喜歡滿月,滿月在整個循環週期中代表完整或完美,因此人們總是把滿月與團圓聯繫在一起。佛教中的滿月也是美好和安詳的象徵。月華如水,更符合中國人的詩意情結。

八角門

中式設計園林內八角門中的八角為圓形與方形組合演變而成。中式設計園林中,“八方式,斯亦可為門空”,“在分隔主要景區的院牆上,常用簡潔而直徑較大的圓洞門和八角洞門,以利通行”,體現了實用與審美的結合。

中國文化崇尚“八”,四象生八卦。“八”與“發”諧音,有發財之意。“八”的數字模式蘊涵著極大、無限之意。

貝葉形門梅花形門葫蘆形門

- 02 - 中國古建築 | 門墩

門墩常見於四合院建築,整體稱門枕石,門外部分稱為門墩,主要有箱形和抱鼓形兩種。門枕石在中間有一個槽用於支撐門框,門內部分有一海窩用於插入門纂(門軸的下端),與固定在中檻上的連楹一起起到固定門軸,便於門的開關的作用。

《說文》:"鼓,擊鼓也。"中國古代擊鼓升堂、擊鼓定更等等已經形成了官制的行為特徵,鼓成了官衙的符號。安放抱鼓石便成了權利地位的門戶象徵。同樣,因為鼓是法事專用的樂器,把抱鼓石看作能夠驅邪避災的法力象徵,在佛寺祠堂等廟宇前面擺放抱鼓石也是順理成章的。

另外,將門枕石上方做成圓形可與下部方形基座構成"天圓地方"的造型關係。門礅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因此是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石刻藝術品。

“獅”和“世”諧音,雕九隻獅子的圖案是“九世同居”,表示閤家團聚、同堂和睦的祝願。

桃為長壽的象徵,傳說西王母因為吃了仙桃而不死。門墩上雕“白猿偷桃”,其來歷是這樣的:傳說雲蒙山中白猿之母患病想吃桃子。白猿十分孝敬母親,偷偷去仙桃園中摘桃。不料被看守桃園的仙人孫真人捉住。

白猿為了治母親的病哀求孫真人,孫真人被他的一片孝心所感動,放走白猿。白猿之母病癒,讓白猿將一部兵書贈送給孫真人。從此,“白猿偷桃”就成了祝願老年人壽長萬年象徵。這個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民間鼓詞裡也有同一題目的曲詞。

“魚”和“餘”、富裕的“裕”諧音,象徵吉祥富裕、美好。雕“蓮”和“魚”的圖案象徵著“連年有餘”。雕鯉魚躍於兩山之間的流水之中,表示鯉魚跳龍門,象徵著仕途高升。

- 03 - 中國古建築 | 門環

一個家,一扇門,一對環,總讓人覺得門的對面似是藏著古老悠久的歷史,鐫刻著一個個內容豐富的歷史故事。

清晨,陽光灑落在青磚綠瓦硃紅的門上,門上的門環威嚴的扣於門面之上,它是最先宣告客人的到來的使者。

青磚綠瓦給人以素雅,沉穩,古樸,寧靜的美感,而老門門環給人莊重、威嚴、神秘、靜寂的感受。

門環,在中國綿延了數千多年,它是民居大門門扇上環狀金屬環扣,也有的地方稱作“鋪首”。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供人開拉門和敲門,但由於它是大門上的焦點,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因而門環的裝飾意義得到了強化。

中國的能工巧匠們將人們對美好、平安的生活期待巧妙的化為各種樣式的門環,展示在門面之上。在鋪首上,花卉圖案、吉祥動物,幾何紋樣、獸頭龍面等都是經常採用的裝飾方法。比如裝飾“蝙蝠”寓意“多福”;“葵花”寓意“多子”;裝飾“獅虎”寓意“鎮宅”;裝飾“蠡”(蠡為龍生九子之一,性情頑固,又習水性)寓意“防火”;裝飾“六邊形”寓意“六合”即“鹿鶴延年”等等。

一副設計精美、工藝精湛、圖案奇特的門環,可以給宅院增色,給人以美的愉悅。但在快速城鎮化的今天,傳承兩千多年的門環已漸漸銷聲匿跡。

很喜歡遊走於古村落裡感受古老的文化氣息,對這些村落裡的古門樓、古門墩、古門環、古磚雕石雕都特別的喜愛,它們是一個時代特徵的寫照,一直覺得可以從它們身上解讀到很多的故事,它們是那麼豐富又富有內涵。

現今,這種文化底蘊深厚的事物一直在減少著,總覺得有些可惜。懷念這莊重威嚴的門環,懷念那青磚綠瓦硃紅的門,懷念青磚鋪地的院子,懷念青磚夾牆的悠長的小巷,鄰里相應,呼兒喚女,那裡返璞歸真,有人的氣息!

- 04 - 中國古建築 | 門釘

門釘源自墨子所說的“涿弋”,長二寸,見一寸,即釘入門板一寸左右。當初用來提防敵人用火攻城,所以在涿弋上塗滿了泥,起防火作用。門釘的數量和排列,在清朝以前未有規定。清朝則對門釘的使用有一定之規:一個是裝飾,一個是代表等級,再一個起加固作用。

皇家建築,每扇門的門釘是橫九路、豎九路,一共是九九八十一個釘。九是陽數之極,是陽數里最大的,象徵帝王最高的地位。因為帝王廟是供奉歷代帝王的,所以也用九路門釘。通常皇家豎九路、橫九路,王府七路乘七路,親王七路乘九路,再往下就是五路乘五路。

- 05 - 中國古建築 | 斗拱

斗拱是中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在立柱和橫樑交接處,從柱頂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鬥,合稱斗拱。斗拱承重結構,可使屋簷較大程度外伸,形式優美,為我國傳統建築造型的一個主要特徵。

斗拱是榫卯結合的一種標準構件,是力傳遞的中介。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斗拱是建築裝飾物,而研究證明,斗拱把屋簷重量均勻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穩定作用。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 06 - 中國古建築 | 飛簷

飛簷是中國特有的建築結構,它是中國古代建築在簷部上的一種特殊處理和創造,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的屋頂轉角處。飛簷是其屋簷上翹,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是中國建築上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我國傳統建築簷部形式,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飛簷設計構圖巧妙,造型優美的屋頂給人們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飛翹的屋簷上往往雕刻避邪祈福靈獸,似麒麟,像飛鶴,有人喜歡靈獸,有人喜歡祥雲,或是一條活蹦亂跳的鯉魚,代表著臨水而居的親水文化。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屋簷上翹,若飛舉之勢。常用於亭、臺、樓、閣、廟宇、宮殿等建築上。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香亭三間五座,三面飛簷,上鋪各色琉璃竹瓦,龍溝鳳滴。” 秦牧 《社稷壇抒情》:“這壇後的宮殿是華麗的,飛簷、斗拱、琉璃瓦、白石階……真是金碧輝煌!”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 07 - 中國古建築 | 馬頭牆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築密度較大,不利於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而高高的馬頭牆,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牆又稱之為封火牆。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馬頭牆也是一個界域,一個封閉。界域人與人的關係,這是文化的象徵。也是歷史的註解,這就是千年馬頭牆在中國的縮影。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馬頭牆的“馬頭”,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顯示出主人對“讀書做官”這一理想的追求。高大封閉的牆體,因為馬頭牆的設計而顯得錯落有致,那靜止、呆板的牆體,因為有了馬頭牆,從而顯出一種動態的美感。而從高處往上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馬頭牆,給人視覺產生一種“萬馬奔騰”的動感,也隱喻著整個宗族生氣勃勃,興旺發達。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馬頭牆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後廳,馬頭牆的疊數可多至五疊,俗稱“五嶽朝天”。

中國古建築之美:源遠流長,驚豔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