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佈式能源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布式能源具有利用效率高、環境負面影響小、提高能源供應可靠性和經濟效益好等特點,已成為世界能源技術重要發展方向。隨著我國持續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能源發展方式由粗放式向提質增效轉變,天然氣、光伏、風電、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分佈式能源,已成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內容,我國分佈式能源發展迎來“黃金時期”。

能源區塊鏈集中分佈式電力,分佈式能源服務商盈利模式多樣化

近年來,能源互聯網概念非常火熱,同時在政府層面也被寫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之中。然而,能源互聯網在實踐中存在困難,因此有人提出了用區塊鏈技術協助能源互聯網落地。從目前市場上的數據來看,69%的區塊鏈能源項目都是跟電力相關,這是目前區塊鏈在能源行業的主要應用場景。區塊鏈的多中心化恰恰契合了分佈式能源的特點,能夠大幅度降低分佈式電力的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這種應用可能會反過來對分佈式電力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圖表1:能源區塊鏈應用現狀

分佈式能源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分佈式能源投資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在投資建設階段和運維階段所涉及到的相關市場主體主要有:政府部門、分佈式能源系統設備供應商、分佈式能源投資商、電網公司、節能服務公司、工程建設公司、專業運維公司、用戶等。從市場角度看,各市場主體所處的市場地位不同,所具有的權責也存在差別。

圖表2:分佈式能源各相關市場主體

分佈式能源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分佈式能源項目可以由用戶自行投資、運營,對於不擅長能源管理的用戶,也可以委託第三方投資和運營。在業主建設委託運營模式中,用戶負責分佈式能源項目的投資建設,委託能源服務商運營管理,項目運營成本由業主承擔,能源服務商獲取運營管理費;該模式的投資風險全部由用戶承擔,能源服務商獲取固定收益。在投資方建設運營模式中,能源服務商負責分佈式能源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供應用戶所需能源並以運營收益作為投資回報;該方式適用於規模較小或較為分散的能源用戶,用戶免除了固定資產投資,同事專業能源服務商的管理提高了設備運營效率。能源服務商的盈利模式如下圖所示。

圖表3:分佈式能源盈利模式

分佈式能源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分佈式能源經濟效益受障礙,數字化連接將成看點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分佈式能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現階段氣電比(能源價格體系及中長期能源價格穩定性)、負荷穩定性(包括長期經濟形勢及用戶長期存活率)、電力接入(含售電)、環保政策壓力和產業鏈支撐度(含關鍵設備國產化)等,是決定燃氣分佈式前途的幾個關鍵因素。然而,在投入建設過程中,分佈式能源始終受到融資、經濟性、電力市場及計量方面的障礙和瓶頸限制。

圖4:分佈式能源經濟效益因素

分佈式能源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分佈式能源是可以為用戶量身定製的,這其實需要許多分散的系統部件協調運作才能實現。這些分散部件的高效集成要大量應用信息與通信技術,比如數字化傳感器、控制器、智能電錶等,今後還要使用大數據分析和雲計算工具。

今後,分佈式能源可以還將促進新的數字化方法的出現,如虛擬發電廠和智能微電網。這使得能源系統的數字化變得更強大,並可以實現了與最終用戶的設備與設備的高級集成。與傳統的集中式能源系統不同,分佈式能源系統價值鏈中的不同節點如發電機,電網,負載和儲能完全不同,因此分佈式能源中的不同節點趨於收斂。創新的分佈式數字化交易技術的應用可以使分佈式能源在將來獨立於集中式交易系統。這可以為區域、城市和其他區域層級的能源交易奠定基礎。

能源系統的未來數字化連接允許分佈式能源以智能方式連接能量系統的不同組件:

•不同分佈式能源之間的時間耦合。一種耦合效應是在不同時間整合諸如風能,太陽能和天然氣等供應選項,以最低成本選擇實現最佳供應。另一種耦合效應是激勵適當使用需求響應或能量存儲,以便在不同時間最佳地協調能源供應與需求,以實現最具成本效益的能源使用。

•不同分佈式能源之間的空間耦合。不同的分佈式能源所有者,例如家庭,建築,社區或工業園區,可以通過優化網絡結構的空間拓撲,彼此交互並可能進行點對點交易,跨各個地理區域同步能源供需。

•分佈式能源與集中能源之間的時間耦合。在需求響應,存儲,虛擬發電廠和智能微電網的支持下,分佈式能源可以實現與集中能源系統的最佳協調,實現整個系統的優化。

•分佈式能量與集中能量之間的空間耦合。在偏遠的離網區域,可以實施獨立的能源孤島項目,以降低輸配電基礎設施的成本。更廣泛地說,空間耦合可以有助於實現結合分佈式和集中式能源的最優化。

圖5:分佈式能源數字化連接優勢

分佈式能源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