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展開這趟擁抱人生的無依無恃的旅程嗎?

你愿意展开这趟拥抱人生的无依无恃的旅程吗?

看看誰和你在一起,然後慶祝。孤狼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霍皮族長者

來自:《活出美麗人生》

在我生命的最低谷,當我感覺徹底失望之時,我開始在白天看貓頭鷹。在我要徹底絕望之時,抬頭往上看,在那兒,在木柴堆上,或者樹上,或者懸崖上方會坐著一隻貓頭鷹,它會向我使眼色。它總會讓我嘲笑自己,並完全轉換視角往前走。

當生命陷入困頓時,發願保持清醒,也有這樣的警醒作用。當你和三種誓願中的任何一個工作時,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在你瀕臨崩潰之時,它剛好給你提供一個全新的視野。

因此,我留一個問題給你,你願意持守誓願嗎?對你來說,現在是發願不傷害,利益他人,如實擁抱世界的好時機嗎?你願意持守任何一個,或者所有這三個誓願一生,或者一年,或者一個月,甚至一天嗎?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了,那麼就從你所在之處開始,向自己或者一個朋友或者老師說出一個誓願。你立下這個誓願,知道如果違背它了,你只要承認,重新開始就好。

在你願不願意立下這些誓願的問題之下,有一個更深的問題:你願意展開這趟擁抱人生的無依無恃的旅程嗎?這三個誓願,就像我之前指出的,支持我們不再害怕無依無恃,親近無依無恃,和人生固有的曖昧不明做朋友。

有天早上我醒來,擔心一位好友的狀況,內心隱隱作痛。起床後,我向窗外望去,眼前如此美的景緻打算了我的思慮。我只是站在那兒,懷著對朋友狀態的極度傷心,看見樹上覆蓋著厚厚的初雪,天空是藍紫色的,一層輕柔的薄霧籠罩著山谷,世界變成了淨土的景象。就在那時,一群黃色的鳥落在籬笆上,看著我,更讓我驚歎不已。

我意識到,抱持著心中的痛苦,同時為世界的力量和神奇所深深感動,意味著什麼。生命不一定要二選一,我們不必來回快速切換。無論發生什麼,悲傷和喜悅、成功和失敗、不穩定和改變,我們都能美好地活著。

你愿意展开这趟拥抱人生的无依无恃的旅程吗?

無依無恃、不確定、沒有安全感、脆弱,這些詞語通常帶著負面遺憾。一般而言,我們警惕著這些情緒,儘可能地避開它們。但是,無依無恃不是我們需要逃避的。當我們向一種特別讓人煩惱的情緒敞開時,會有一種如釋重負,掙脫一切束縛的自由感。我們的心會因為沒有偏見、沒有掛礙而體驗到寬廣和喜悅。

寂天(禪師)是這樣體驗她的:

當真實和虛幻

都在心中消失,

心便無須再做什麼

只是在全然的寧靜中休息,

沒有任何概念。

但這種轉變如何發生?我們如此不喜歡的覺受,如何變成令人撫慰人心的覺受?情緒本身並沒有改變。我們只是不再抗拒它。我們不再逃避無法避開的東西。我們不再對抗生命充滿動能、不斷變化的本質,相反,安頓下來,享受它。

我的上師在一次關於無聊——什麼也沒有發生時,我們如何覺受——的開示中,展示了情緒同時浮現的性質。他說,焦躁的無聊是坐立不安、不耐煩、“我想要離開這兒”的覺受。但是我們也可以將什麼也沒有發生體驗為從容的無聊,體驗為一種全然安住於當下的無憂無慮、廣闊的感受,沒有任何消遣,對它感到非常自在。

同樣,我們給沒有什麼可抓住的情緒貼上“無依無恃”的標記,它也可以從我們想要避免的,激動的,讓人不安的,令人不快的無依無恃,轉變成我們覺得既讓人精力充沛又非常放鬆的,從容的無依無恃。我稱之為正面的無依無恃。

面對根本的不確定所帶來的壓力,我們很自然想要緩解那種緊張、不安、後背或脖頸的僵硬。沒有理由責備自己,因為我們將無依無恃體驗為負面的。實際上,在我們逐漸戒除對確定性的依賴時,尋求某種程度的確定性的支持不是一個壞主意。但你需要的安全毯有多厚呢?只有你自己能夠回答。無論你尋求的是什麼——我談到的各種修行法門,一群也在這條路上走著的朋友,一位你尊敬的老師——你只能緊攥著安全毯一會兒,因為你的誓願是意識到最終沒有安全毯,將這一實相體驗為解脫,而不是恐懼。

就像禪宗開示所說的,你需要一個木筏渡河,當你到達對岸,你將木筏丟在身後。你不會永遠使勁拖著它,帶在身邊。

在2000年的預言中,霍皮族長者說,為了不被這個混亂的時代所折磨,我們不得不放棄河岸,安住於河中間,安住於持續的生命流中。但他們並沒有說,我們得獨自這麼做。“看看誰和你在一起,然後慶祝”。他們說,他們說,“孤狼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你愿意展开这趟拥抱人生的无依无恃的旅程吗?

霍皮族長者

這些年來,我已經意識到,即便我想成為一匹孤狼,我也做不到。我們都處於這種情境,都如此彼此相互關聯,以至於我們無法沒有彼此而覺醒。我們需要互相幫助,放開河岸,安住於河中間,沒有救生衣,沒有內胎,不再有執著於任何事物的意圖。這三個誓願將我們引向讓人振奮的重生之旅,在這趟旅途中,我們學習認識彼此,認識我們的向善無限潛力。

勇士呼籲我們:“人們需要我們。”我們走上這趟旅程,是為了我們自己,我們所愛的人、我們的敵人和每一個人。既然我們共享同一個地球,繼續那些會催毀它的行為是愚蠢的。

但願我們都能瞭解,這趟旅程的終點不是痛苦,也不是快樂。我們可以擁抱這兩種覺受——確切地說,是擁抱一切覺受。同時,我們記住在這個虛幻、不可預測的,動盪不安的,令人興奮的,讓人振奮的時代,一切都是通往聖境、覺醒的門徑。

(本文完)

佩瑪·丘卓(Pema Chodron),西藏金剛乘比丘尼,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甘波修道院院長,是現代人身心修持的精神導師。她的暢銷著作《當生命陷落時》撫平無數人的煩惱心境,牽引眾生體察當下,勇敢面對生命的悲苦與困窘。

你愿意展开这趟拥抱人生的无依无恃的旅程吗?

探訪獨立有趣的靈魂

生命是一場創意之旅

共享生命之美|滋養內心的力量

保持獨立精神|對自由一探究竟

掃碼關注我們

和10W+道友一起踏上向內探索的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