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展开这趟拥抱人生的无依无恃的旅程吗?

你愿意展开这趟拥抱人生的无依无恃的旅程吗?

看看谁和你在一起,然后庆祝。孤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霍皮族长者

来自:《活出美丽人生》

在我生命的最低谷,当我感觉彻底失望之时,我开始在白天看猫头鹰。在我要彻底绝望之时,抬头往上看,在那儿,在木柴堆上,或者树上,或者悬崖上方会坐着一只猫头鹰,它会向我使眼色。它总会让我嘲笑自己,并完全转换视角往前走。

当生命陷入困顿时,发愿保持清醒,也有这样的警醒作用。当你和三种誓愿中的任何一个工作时,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在你濒临崩溃之时,它刚好给你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

因此,我留一个问题给你,你愿意持守誓愿吗?对你来说,现在是发愿不伤害,利益他人,如实拥抱世界的好时机吗?你愿意持守任何一个,或者所有这三个誓愿一生,或者一年,或者一个月,甚至一天吗?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那么就从你所在之处开始,向自己或者一个朋友或者老师说出一个誓愿。你立下这个誓愿,知道如果违背它了,你只要承认,重新开始就好。

在你愿不愿意立下这些誓愿的问题之下,有一个更深的问题:你愿意展开这趟拥抱人生的无依无恃的旅程吗?这三个誓愿,就像我之前指出的,支持我们不再害怕无依无恃,亲近无依无恃,和人生固有的暧昧不明做朋友。

有天早上我醒来,担心一位好友的状况,内心隐隐作痛。起床后,我向窗外望去,眼前如此美的景致打算了我的思虑。我只是站在那儿,怀着对朋友状态的极度伤心,看见树上覆盖着厚厚的初雪,天空是蓝紫色的,一层轻柔的薄雾笼罩着山谷,世界变成了净土的景象。就在那时,一群黄色的鸟落在篱笆上,看着我,更让我惊叹不已。

我意识到,抱持着心中的痛苦,同时为世界的力量和神奇所深深感动,意味着什么。生命不一定要二选一,我们不必来回快速切换。无论发生什么,悲伤和喜悦、成功和失败、不稳定和改变,我们都能美好地活着。

你愿意展开这趟拥抱人生的无依无恃的旅程吗?

无依无恃、不确定、没有安全感、脆弱,这些词语通常带着负面遗憾。一般而言,我们警惕着这些情绪,尽可能地避开它们。但是,无依无恃不是我们需要逃避的。当我们向一种特别让人烦恼的情绪敞开时,会有一种如释重负,挣脱一切束缚的自由感。我们的心会因为没有偏见、没有挂碍而体验到宽广和喜悦。

寂天(禅师)是这样体验她的:

当真实和虚幻

都在心中消失,

心便无须再做什么

只是在全然的宁静中休息,

没有任何概念。

但这种转变如何发生?我们如此不喜欢的觉受,如何变成令人抚慰人心的觉受?情绪本身并没有改变。我们只是不再抗拒它。我们不再逃避无法避开的东西。我们不再对抗生命充满动能、不断变化的本质,相反,安顿下来,享受它。

我的上师在一次关于无聊——什么也没有发生时,我们如何觉受——的开示中,展示了情绪同时浮现的性质。他说,焦躁的无聊是坐立不安、不耐烦、“我想要离开这儿”的觉受。但是我们也可以将什么也没有发生体验为从容的无聊,体验为一种全然安住于当下的无忧无虑、广阔的感受,没有任何消遣,对它感到非常自在。

同样,我们给没有什么可抓住的情绪贴上“无依无恃”的标记,它也可以从我们想要避免的,激动的,让人不安的,令人不快的无依无恃,转变成我们觉得既让人精力充沛又非常放松的,从容的无依无恃。我称之为正面的无依无恃。

面对根本的不确定所带来的压力,我们很自然想要缓解那种紧张、不安、后背或脖颈的僵硬。没有理由责备自己,因为我们将无依无恃体验为负面的。实际上,在我们逐渐戒除对确定性的依赖时,寻求某种程度的确定性的支持不是一个坏主意。但你需要的安全毯有多厚呢?只有你自己能够回答。无论你寻求的是什么——我谈到的各种修行法门,一群也在这条路上走着的朋友,一位你尊敬的老师——你只能紧攥着安全毯一会儿,因为你的誓愿是意识到最终没有安全毯,将这一实相体验为解脱,而不是恐惧。

就像禅宗开示所说的,你需要一个木筏渡河,当你到达对岸,你将木筏丢在身后。你不会永远使劲拖着它,带在身边。

在2000年的预言中,霍皮族长者说,为了不被这个混乱的时代所折磨,我们不得不放弃河岸,安住于河中间,安住于持续的生命流中。但他们并没有说,我们得独自这么做。“看看谁和你在一起,然后庆祝”。他们说,他们说,“孤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你愿意展开这趟拥抱人生的无依无恃的旅程吗?

霍皮族长者

这些年来,我已经意识到,即便我想成为一匹孤狼,我也做不到。我们都处于这种情境,都如此彼此相互关联,以至于我们无法没有彼此而觉醒。我们需要互相帮助,放开河岸,安住于河中间,没有救生衣,没有内胎,不再有执着于任何事物的意图。这三个誓愿将我们引向让人振奋的重生之旅,在这趟旅途中,我们学习认识彼此,认识我们的向善无限潜力。

勇士呼吁我们:“人们需要我们。”我们走上这趟旅程,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所爱的人、我们的敌人和每一个人。既然我们共享同一个地球,继续那些会催毁它的行为是愚蠢的。

但愿我们都能了解,这趟旅程的终点不是痛苦,也不是快乐。我们可以拥抱这两种觉受——确切地说,是拥抱一切觉受。同时,我们记住在这个虚幻、不可预测的,动荡不安的,令人兴奋的,让人振奋的时代,一切都是通往圣境、觉醒的门径。

(本文完)

佩玛·丘卓(Pema Chodron),西藏金刚乘比丘尼,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甘波修道院院长,是现代人身心修持的精神导师。她的畅销著作《当生命陷落时》抚平无数人的烦恼心境,牵引众生体察当下,勇敢面对生命的悲苦与困窘。

你愿意展开这趟拥抱人生的无依无恃的旅程吗?

探访独立有趣的灵魂

生命是一场创意之旅

共享生命之美|滋养内心的力量

保持独立精神|对自由一探究竟

扫码关注我们

和10W+道友一起踏上向内探索的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