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又是一年的E3遊戲展閉幕,據展會主辦方ESA透露,本次展會中共展出超過3000款遊戲,其中70個從未公開的作品,相比之下,去年是2300個。誠然,對於大洋彼岸的我們來說,每晚守在屏幕前觀看各大廠商直面會的視頻直播已經成了傳統。

最高分遊戲:《賽博朋克2077》

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也許不少人會問,憑什麼是它?事實上,最近幾年,每屆E3後的視頻點播統計,就是衡量遊戲關注度的一個最明顯的指標。E3展前發佈會後的即時數據顯示,《賽博朋克2077》的相關視頻點擊量高達1181萬次,超出第二名《輻射76》近200萬次,可見玩家對該作的期待程度。

原因在於很多時候,人們期待《賽博朋克2077》已不再僅僅期待遊戲本身,而是期待著社會系統的進步,期待著科學水平的發展。許多人甚至並不知道什麼是賽博朋克,但他和其他玩家一樣期待。因為這種期待已經不單純是源自一款遊戲,而是源自一種渴望。因為正統的“賽博朋克”所描繪的科學技術不應是可能發生的,而應是將來會實際存在的,甚至我們現在就已經在運用的科技。

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這並非說《賽博朋克2077》不會擁有富有想象力的內容,而是說它所涉及的科學技術即便還未成為現實,也應該是在玩家有生之年或者更長一些時間可以實現的。遊戲所描繪的將是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將會成為什麼,而不是世界遇到核爆、外星人等不可抗力會變成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遊戲所涉及的科技會允許進行極端人性化的處理,既將機器與人連成一體 ,以計算機來改變人的思想、社會行為,乃至社會本身。這種對未來世界的期待,為所有玩家、非玩家提供了一種向心力。

最射爆的遊戲:《狂怒2》

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貝塞斯達在E3上公佈了《狂怒2》最新遊戲畫面,飛車射擊畫面酣暢淋漓。本作由id Software負責遊戲框架及射擊元素,雪崩工作室負責沙盒、載具元素,而遊戲引擎是應用於“正當防衛”系列的Apex引擎。遊戲設定在一個小行星消滅了80%人口的末世社會,這裡沒有規則,沒有法律,沒有人性,只有強者才能生存。玩家在遊戲扮演的主角將在這裡的世界中生存、復仇、射爆。

時隔七年,我們仍然不能否認《狂怒2》前作《狂怒1》擁有極為糟糕的開放世界。如今單獨回看它任一方面,《狂怒1》都有著上佳的設計水平、超一流的戰鬥環節以及不錯的賽車駕駛手感。然而當iD將這些元素融合到一起的時候,並未產生應有的化學效應,至今遊戲飽受詬病。

E3發佈會後,已效力id Software二十多年的現任工作室總監Tim Willits曾表示:“我們在《狂怒1》中學到的最大教訓是:不要使用非開放世界技術去打造開放世界遊戲。在《狂怒1》中,我們有第一人稱戰鬥地區,有駕駛地區,有飆車地區,但一切都要加載,這讓我們感覺不連貫。”我相信,如今有著雪崩工作室以及優秀引擎加持的開放世界,必將為玩家帶來更好的開放遊戲體驗,但然後呢?

對於從小玩著3.5寸軟盤的《DOOM》長大的筆者來講,id已經不僅僅是一家遊戲廠商,更是遊戲業界的傳奇。雖然約翰•卡馬克早已離開了公司,公司也已幾經易手,但“劇情是狗屎,射爆就行了”、“開鏡射擊都是娘炮”等類似“名言”仍然在業界廣為傳頌。因為據說公司的名字就來自於佛洛依德“三我”理論中的“本我”,即探究人最原始的慾望。那原始的慾望是什麼?是獸性?亦或是其他什麼?如果探究上世紀九十年代《DOOM》流行的本質,個人認為,就是它為壓抑狀態下的文化爆發提供了一個宣洩口。

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英國作家是伊恩•麥克尤恩在他的長篇小說《無辜者》中探究了冷戰期間一個人逐漸殘暴的過程。而在《DOOM》流行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冷戰形式剛剛瓦解,普通民眾並沒有完全從冷戰的陰影中走出來,冷戰意識形態下對立的政治聯盟不會遵守合乎人類行為的規則,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敵對狀態下,大國彼此間以暴制暴,充滿著仇恨和復仇情緒的冷戰意識形態也腐蝕了捲入其中的許多普通民眾。

此時,一款血肉橫飛的射爆遊戲來的恰如其分,血腥、殘暴、沒有規則只有殺戮,讓壓抑的玩家在遊戲中釋放自己的原始慾望。不管是從技術上、畫面上,它都是一款全面領先的遊戲,又有著符合“天時”的遊戲背景,如同吃雞之於今天,如何不火?

如今,id的榮耀不僅是技術與理念的突破,還在於它背後的文化價值。射爆並非一種遊戲玩法,更是對上述一種文化的信仰加持。對於某些守舊的玩家來講,堅持id的射爆風格也許已經根治於血脈中。曾經輝煌的id繼續在傳統射爆領域的深耕,也許是它存在於如今高速發展的遊戲界的重要基石。

最被誤會的遊戲:《光環:無限》

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鑑於“HALO”巨大的影響力,外媒有“學者”逐個片段地分析了播片場景的技術和效果,同時提出合理懷疑,該作很可能會是跨世代的護航作。針對這段分析,“光環”系列主管Frank O'Connor馬上澄清,該作將同時登陸主機與PC平臺,並且登陸本世代而不是下一代主機。

不管傳言如何,目前可以確認的是,在新引擎加持下的畫面非常震撼,但可惜本作完成度應該還很低,仍處於畫餅階段。有消息稱單人模式可能在2019年發售,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像一個段子說的,醫生:“你受傷昏迷了兩年了,剛剛甦醒。”玩家:“是嗎?不過正好可以玩新遊戲了,光環出到幾了?”醫生:“《光環:無限》。”玩家:“醫生你不要騙我,我究竟昏迷了多久?”

最霸氣的遊戲:《戰地V》

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由於迴歸二戰題材的《戰地V》在遊戲中突出了女性角色,導致遊戲遭到了多家外媒指責,EA 首席創意官 Patrick Söderlund的意見也很清晰,愛玩玩,不玩滾。

其實此前有玩家在談論這個問題時,嘴邊往往都少不了“政治正確”這四個字。怎樣算是“政治正確”呢?簡單來講,在不合時宜的情況下強行插入照顧少數族裔或群體的內容的行為,應該可以認定為有意迎合政治正確的行為,也正是許多正義之士所感到不屑的行為。而為什麼這種行為會受到差評?因為它會影響一款遊戲的整體和諧,使玩家難以下嚥。

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講道理,外媒這次許多標著“NotMyBattlefield”話題標籤發表觀點的玩家,抨擊在遊戲中納入女性元素“不尊重史實”。但實際上,女性在二戰期間同樣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EA的強硬態度,也標誌著他們對“黑粉”態度的零妥協,畢竟黑粉有一萬個角度尋求他們所希望的“政治正確”。

除去這點爭議,《戰地V》在玩法上加入了類似大逃殺模式的生存戰役,而且提供的玩法除了跳傘,拾取裝備外,還可以駕駛載具,搭建工事,整體來說就是《PUBG》和《堡壘之夜》的結合體,在老牌大廠多在觀望階段的眼下,EA此舉也可謂霸氣十足,畢竟在某一類型遊戲王者仍在位的時候進行一些調皮的小動作(謀反),特別是在市場分析部門和董事會的壓力下,並不是人人都有勇氣這麼做的。《戰地V》將登陸PC、Xbox One和PS4三大平臺,於今年10月19日發售。

最餅遊戲:《上古卷軸6》

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上古卷軸6》LOGO的公佈可以說是本屆E3最具爆炸效果的一條新聞了,Bethesda為我們準備了一個驚天巨餅,廣大玩家紛紛一口吃下並表示終於等到了“有生之年”。

很重要的一點是,Bethesda的遊戲很少跳票,同時也很少“畫餅”,所以當B社公佈《上古卷軸6》,僅僅只是一個LOGO畫面時,也會有如此效果。但事實上許久前工作室總監Todd Howard就曾透露《上古卷軸6》項目的存在,而預告片的LOGO展示可能僅僅是為了平息玩家們苦苦等待的焦躁心情。

隨後Todd Howard表示,“目前《上古卷軸6》還處於概念和設計維度的‘非常早期’的開發階段。”關於《上古卷軸6》什麼時候可以發售,Todd Howard說:“我已經知道了遊戲的發售日,但我不會傻到現在就說出來。”這些話看起來像是專門拱玩家火才說的。

儘管B社可能僅僅只是創建了《上古卷軸6》的空文件夾,但不管怎樣,我們很高興看到《上古卷軸6》已經進入開發階段,畢竟如果想等到《上古卷軸6》MOD生態的成熟穩定,估計我們在2077年後可以爽玩。

最佳觀景遊戲:《對馬之魂》

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從演示畫面我們可以看到細緻的竹林和壯麗的神社,同時展示的還有夜景中的蒙古包和燃燒的火焰,遊戲驚豔的自然植被渲染及光線效果。此外,玩家決鬥時的風吹落葉、武士進擊時腳下掃起的紅葉,熊熊烈火的餘燼火星都被完美刻畫。

該作創意總監Nate Fox表示,該作優秀畫面表現功勞在於遊戲採用了名為“對馬引擎”自制遊戲引擎,畫面可以承載大量蘆葦、落葉、火星等等細微物件隨風飄逸的動態。同時據廠商介紹,“對馬引擎”可以賦予遊戲時間流逝與天候變化的機制。例如,天空會動態變化,地面也會因為下雨而泥濘。

據悉,製作團隊曾多次前往對馬島取材,希望打造一個讓玩家能細細探索的多樣化地形地貌開放世界島嶼。“幾乎遊戲畫面中玩家看到的所有的地點,都可以操作角色到達。” Nate Fox說。所有這一切為我們帶來了此次畫面體驗極佳的《對馬之魂》。

最“虐狗”的遊戲:《毛線小精靈2》

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其實一款本地雙人遊戲,就根本不需要多說了,EA在發佈會上公佈的一款名為《毛線小精靈2》(Unravel 2)的橫版解謎遊戲,讓不少妹子的心都被萌化了,該作發佈同時就已登陸PC、PS4和Xbox One平臺。再加上小清新、唯美的畫面,治癒系的音樂以及可愛風的主人公,試想一下你會和同性友人尷尬同遊嗎?

《毛線小精靈2》是曾在2015年推出的《毛線小精靈》的續作。官方表示,該作延續了前作的玩法,但關卡設計更具有挑戰性,也更有趣。遊戲的最大特色就是“合作”,一紅一藍兩名毛線小人將連在同一根線上(無論單人還是雙人模式下都需要同時操控兩名角色來解謎),此舉更是逼死單身狗,發佈會上兩位玩家還進行了一段實機聯機演示,向觀眾展示了躲避巨型生物抓捕和各種陷阱的遊玩過程。

不幸的是,已經有“單身狗”玩家反饋,遊戲更適合雙人同屏遊玩,因為遊戲主要玩點就在於配合。

作為一個雙人遊戲,本身遊戲玩成什麼樣就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和朋友開開心心的。這一點,這個遊戲做到了。當然如果你是想用這個安利你周圍的兄弟、同事什麼的,想讓他們也和你一起玩遊戲的話就千萬不要用這個作品了。

最治癒的遊戲:《孤獨之海》

坐基操,送您一個E3遊戲點評:關鍵詞篇(上)

在EA發佈會上,獨立遊戲新作《孤獨之海(Sea of Solitude)》亮相,該作由德國工作室Jo-Mei製作,同時也是EA Original扶植的遊戲項目。在後續的採訪環節,遊戲製作人Cornelia Geppert大姐激動的語無倫次。在Steam的壓力下,近兩年大廠不斷給與獨立遊戲團隊支持,反過來獨立團隊也能提供更多的細分遊戲產品彌補大廠不足。

預告片中,這款第三人稱冒險遊戲展現了唯美的畫風,同時還有優美的音樂,整部播片令人沉醉。在遊戲中玩家扮演一名小女孩,孤獨會將人變成怪物一般的存在,她四處遊歷尋找和她一樣因為孤獨變成怪物的人,試圖藉此發現身上的秘密,從而可以恢復正常。

EA執行副總Patrick Söderlund對該作信心十足:“和大家一樣,我也是去年才慢慢了解《孤獨之海》,但遊戲主角所處世界的幻想豐富性及情感深度瞬間把我震驚到了。”似乎《孤獨之海》是一款追求情感釋放的心靈昇華遊戲。

令人恐懼的到底是孤獨還是怪物?現實令人們受傷,但又讓人們更加堅強。也許偶爾你也會在某個寒夜醒來獨自療傷。拿什麼來拯救玩家冰冷的心?不如玩一款心靈治癒遊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