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慧眼識才,挑中的上官婉兒才華橫溢

武則天慧眼識才,挑中的上官婉兒才華橫溢

或許說起上官婉兒,我們最開始能想到的,便是她在唐初的政治地位,以及她那糜爛的私生活。

但她這政治生涯讓很多人覺得她像趨炎附勢的“牆頭草”,女皇在位時就乖乖順從,韋后家勢力強了又跟著她,後來太平公主野心有希望了,又轉換陣地。

然而,忠肝義膽也好,趨炎附勢也罷,真正的政治絕非是一點小聰明玩得動的。

當武后滿手鮮血地爬上了皇后的寶座,她的政治夥伴兼枕邊情郎唐高宗,卻招來了朝中執掌文墨的上官儀,令其起草廢后詔書。

上官儀在夾縫中無法脫身,自知大難臨頭,於是在詔紙上寫下:皇后專恣,海內失望,宜廢之以順人心。

武后匆匆而來,看到詔書,火冒三丈,質問高宗。軟弱的高宗驚慌之下,將所有罪責推給了上官儀。

面對皇帝的栽贓,上官儀無力辯解,成了這場皇權遊戲中的犧牲品。

我們知道,武則天的手段何其毒辣!當即給了上官儀一個謀逆造反罪,滅了他滿門!而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就與母親鄭氏一同被充入掖廷為奴。

武則天慧眼識才,挑中的上官婉兒才華橫溢

掖庭裡的婉兒,就像一株純真的仙草,自得其樂地在永巷這個暗無天日的地方逐漸成長。

母親鄭氏,本出身於官宦世家,她將婉兒培養成了一個不僅會詩詞歌賦,而且在政治上也很有謀略的聰明女子。

做奴婢的那些年裡,不說身體上的勞苦,精神上更是會受到折磨與屈辱,可上官婉兒從小展現出來的過人天賦,讓她怎麼甘心任人宰割呢!

婉兒天資聰慧,又加上身處掖庭,所以更加的勤奮好學,終於長成了掖庭裡最出類拔萃的女孩。

她的名聲也在宮闈內迅速傳來,在她十四歲的時候,得到了武后的召見,並且當場出題考她。

我們可以想象,當上官婉兒第一次見到這位滅自己滿門,又將自己母女充入掖庭為奴的女人時,她心中是多複雜的情緒!

上官婉兒堅忍,聰慧,狡黠,才華橫溢。她仰慕著女皇,卻又恨著女皇。

她優雅從容,不卑不亢的回答了武則天的問題,又是帶著種種複雜的情緒,她在應武則天的要求,以剪綵花為題,寫一首五律詩時,她一揮而就,字跡工整,詞藻華麗,語言優美。

密葉因栽吐,新花逐剪舒。

攀條雖不謬,摘蕊詎智虛。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

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當時在場的人讀了這首詩都大驚失色,以為婉兒必遭大禍,不料武則天卻拍案而起,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

連上官婉兒也很不明白武則天為何會如此高興,武則天卻斬釘截鐵的說了一句:因為你恨我!

武則天慧眼識才,挑中的上官婉兒才華橫溢

武則天為何要將仇視自己的上官婉兒留在身邊呢?因為她從上官婉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她要把這個聰明倔強而又和自己有著深仇大恨的女子留在身邊,以監督和鞭策自己。

事實證明,武則天看人很準,就這樣,上官婉兒在武則天身邊,擔任起了擬寫召書的工作,這項工作一做就是28年。

上官婉兒的才華不僅贏得了女皇的無比信任,也讓一眾皇子公主和大臣們欽佩於她的聰慧、她的才華、她的堅忍。

一直到神龍政變,上官婉兒為她侍奉了半生的女皇撰寫了最後一道詔令,宣佈退位。

歷史給了武則天一個無字碑,卻無法否定武則天獨具慧眼的識人本事,她選中的第一女官有著旁人無法超越的才華。

即使在後來發生了唐隆政變,上官婉兒被誅殺。也磨滅不了她才華出眾的事實。

張說在《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中給了上官婉兒極高的評價,說她"明淑挺生,才華絕代。敏智聰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雲飛,鹹同宿構"。

武則天慧眼識才,挑中的上官婉兒才華橫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