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種植走出國門的“致富花”菊花,年產值達1000多萬

胡晴和愛人是從2008年開始種菊花,於2010年成立了恆豐鮮切花合作社,帶領著周邊花農一起種起了菊花。然而,由於缺乏科學的田間管理技術,剛開始她們種植的菊花卻未能讓國內客商滿意。“10多畝地,10多個大棚,3萬多枝菊花,都不符合標準,虧損十分嚴重,一下子幾乎賠光了家裡的積蓄。”回憶起當年的情景,胡晴仍心有餘悸。

夫妻种植走出国门的“致富花”菊花,年产值达1000多万

經過不斷地學習、實驗和探索,胡晴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科學種植技術,目前他們的菊花栽植技術在蘇北地區處於領先地位。2012年,國內外菊花市場有了轉機,於是胡晴決定轉型做切菊出口,主攻韓國和日本市場。經過多次試驗,由於資金困難,不能建設現代化的種植設施,即使有了過硬的種植技術,我們種植的鮮切花仍很難滿足出口的要求。胡晴說道,“正當我們不知何去何從時,鎮領導帶著新沂市農開局領導來到了合作社,帶來了好政策,將合作社列為2013-2014年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項目重點扶持對象,解決了我們當時最大的困難——幫我們修建了10000度平方米的連棟溫室大棚,完善了基地內基礎配套設施,再次激發了我們繼續為之創業的激情,才有了今天的成功,預計今年至少能創外匯100多萬美元。”

夫妻种植走出国门的“致富花”菊花,年产值达1000多万

胡晴種植的鮮切菊品質優良,恆溫保存包裝運輸時間可以達到50天左右,而一般的保存期只有25天,因而備受韓國和日本菊花市場的青睞,每年都供不應求。據瞭解,在國內一株鮮切菊只是1元左右,而在韓國和日本市場上一株可以賣到3元左右,訂單市場穩定,並且利潤可觀。胡晴說:“以前剛種植菊花時我們要親自到外面推銷,現在基本都是採購商主動找上門,新沂切菊花已經逐步形成特優農產品的品牌。”

夫妻种植走出国门的“致富花”菊花,年产值达1000多万

古墩村的韓亞就是入股基地的農戶之一。他說:“以前土地用來種蔥種番薯,一年收入3000元左右,現在一年保底就有2.1萬元,翻了7倍。”目前,胡晴擁有菊花種植面積達600多畝,年產切菊約600萬枝,年產值達1000多萬元,其中出口外匯100多萬元美元,成為蘇北規模最大、出口率最高的菊花種植示範基地,產品銷往日本、韓國等國家。同時,並帶動農戶每年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