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童書作家:所有的育兒文章都不是真理

父母時常會陷入育兒焦慮,看許多“親子”文章、翻閱書籍,找尋養育孩子的好方法。但在這位擁有幾十萬粉絲的網紅童書作家粲然眼裡,育兒文章不能當做真理。她不把自己當成專家或者權威,鼓勵孩子“做壞事”,在她看來,媽媽最重要的功課是和孩子互不怨恨,這樣才能產生了育兒思考,並對孩子的教育有了自己的決定,幫助孩子建立起能夠與這個時代共謀的人生細則。

有這樣一位媽媽。

她會對孩子說:“去做壞事吧!這可是比拿好成績難得多的事!“

當孩子認真地表示不喜歡媽媽的時候,她說:“可以的。你越長大會越覺得媽媽沒用了,這很正常,你可以選擇不喜歡媽媽。 ”

她還說:“小學生的媽媽最重要的功課是和孩子互不怨恨。”

她是粲然,知名童書作家,也是一位8歲男孩的媽媽。這位在全國擁有眾多粉絲“育兒大v”的言論看起來似乎頗有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味道,但如果你讀過她的文字,便會明白其中智慧和巧妙:那蘊含著她對孩子真正溫柔而有力的愛。

網紅童書作家:所有的育兒文章都不是真理

粲然

四年前,父親的一場大病,讓粲然重新思考了教育這件事。也由此緣起在廈門的海邊創辦了一家名叫三五鋤的小幼兒園,短短5年時間便成為了一家全國矚目的社區幼兒園。他們自主研發的兒童通識課程更是受邀在全國進行了上百場巡迴演講,引發了幼教屆的關注和熱議。

為什麼會給幼兒園取名為三五鋤?粲然給了一個很詩意的解釋:

兒童如同幼苗,仰天地之靈氣而自然成長,人力所倚,只需要寥寥幾鋤。

我們的孩子,需要怎樣的教育?

2014年底,粲然的父親因細菌性腦膜炎被緊急送入了ICU病房,為了照顧父親粲然在神經內科住院部呆了50多天。

父親醒過來後,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記憶確實和混亂。最嚴重的時候,連粲然和粲然媽媽都不認得。為了幫助父親恢復記憶,粲然每天給父親出“記憶”考卷。有一次,給父親的“考卷”裡有這樣一道題目:“你最愛的人是誰?”父親聽後,立刻像孩子一樣哽咽了起來:“最愛...我的爸爸媽媽,他們每天都會來看我。經常在我的床邊走來走去。”

在神經內科的病房裡,有許多這樣腦神經失序的病人和這些人聊天,他們大都會告訴你,他們的父母經常來探望他們,而這些人的父母其實早已亡故。通常,我們把病人這套“已故親人來探望”的說辭當做普遍幻象,可有一天,一個想法讓粲然醍醐灌頂:

原來,終其一生,所有的感受都會回到源起,他們最渴望重新獲得的,不是財富和青春,而僅僅是想回到生命中百分百被愛著的時光裡。童年的收穫,很有可能是左右一個人一生的答案。情緒管理、對世界和他人的基本判定、對愛的感受力...這些孩提時代的“課業”,成了人生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判定。

而在我們的教育裡,這些似乎是一直被忽略的。

網紅童書作家:所有的育兒文章都不是真理

“我們總是在思考,好的教育是怎樣的。考試必須高分,從小學開始就要讀名校,希望他們未來可以找到一份體面且高薪的工作,卻鮮少有家長去關注孩子的內心,於是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內心是怎樣的了。”

如今的家長把教育完全當做是應對未來社會的技能培養。但事實上,處於人工智能時代的我們很難去想象20年後這個世界到底會是怎樣的。這是真真正正日新月異的一個時代。與其想象孩子以後要怎麼用怎樣的方式去謀生,還不如多關注他要以怎樣的態度面對自己和周遭的世界、怎樣保持和激發他們想象力、幫他們建立起能夠與這個時代共謀的人生細則。

粲然認為在早期教育中,孩子性格的形成、感知愛的能力、想象力包括敘事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伴隨孩子一生的東西,而不只在於技能性的教學。

網紅童書作家:所有的育兒文章都不是真理

粲然在給孩子們上課

在三五鋤,有一個很重要的衡量孩子自我認知和心理健康的指標,叫三重專注力。

第一重是孩子對自己的感知能力,就是“我的感受,我有權去體會我的感受,我有自由表達我的感受的權利”,這個其實是關注孩子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第二重是孩子和他人的關係。如與父母的關係、與朋友的關係。

第三重是則孩子與世界的關係,即“我要怎麼去跟這個世界合作,或者是當我和世界不能合作的時候,我能採用什麼樣的保護了自己,又能夠遵守這個世界的法則。”

媽媽最重要的功課是和孩子互不怨恨

一個心理諮詢師諮詢師曾在粲然的文章下面留言,說他發現,其實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長來說,最重要的往往是童年期陪伴他們的父母,尤其是媽媽怎麼樣去跟他們討論這個世界和他們對一些事情的感受。這比20年以後花大量的錢去請一個最權威的心理諮詢師還要有效且重要千倍。

“一個媽媽比得上千百萬個心理諮詢師。其實對孩子來說有一顆健康的心,才是教育的基本。這是他能夠真正進入這個世界和時代產生共振的重要的東西。”

孩子一出生,便“被迫”處於與父母的親密關係中。上文提到的要關注孩子與他人的關係,首當其衝便是與父母的關係。是父母幫助孩子去認識自己,進而認識這個世界。

網紅童書作家:所有的育兒文章都不是真理

“實際上大多數中國人心裡對親密關係這件事情,有著很多的困惑和質疑。因為從來都沒有人好好的給我們上過這個課,很多家長是愛孩子的,但如何去愛呢? 很多成年人對愛的理解,就反映到了他們跟孩子的親密關係上,他們可能覺得愛是佔有,愛是順從,其實這些觀點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在擁有低齡兒童的家庭裡,經常出現這樣一副雞飛狗跳的場景:媽媽在訓斥孩子的種種不是,孩子在嚎啕大哭,父親出來勸,於是又跟媽媽吵了起來。

粲然做了很多孩子上小學以後的個體跟蹤,實際上不僅僅是小學,甚至是從上幼兒園開始,從剛出生開始,父母和孩子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課,就是不互相怨恨。特別是媽媽爸爸,不要覺得孩子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每一關都是負累。

“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對失敗的時候,某件事情沒做好的時候,就去埋怨ta,細數ta的種種不是。家長要把這孩子的成長當作是一次共謀行為,然後順利也好跌跌撞撞也好,最後總能通過關卡的。我覺得這個功課是實際上是先於其他的。”

網紅童書作家:所有的育兒文章都不是真理

粲然在給孩子們上課

那當小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那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是怎樣的態度?

粲然說,可以有堅定設立界限的態度,但這樣的態度跟怨恨無關。“我們總是會經常會陷入自己的情緒之中,忽略了問題本身。就是我們原本應該去解決問題的,但是家長經常會陷入一種被辜負的情緒之中。而這些情緒就彌散在我們生活各個場合當中,最後會變成了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抱怨,變成了一連串的情緒的引爆和互相的指責。”

很多人在說去陪伴孩子學習很累,其實很多時候累的並不是讀書本身,而是把這種情緒放置在對方身上,而因此產生的牽絆。

“一年級的孩子要學會的是怎樣去當一名小學生,而家長要做到的,是不和孩子相互怨恨。”粲然再次強調道。

和孩子說“去做壞事吧”

米道士睡前說:“媽媽,別的孩子的爸爸媽媽總是和他們說‘努力學習’,‘要拿好成績’。只有你一直跟我說‘去做壞事吧’‘讀到這就可以了’。你真是不一樣的媽媽。”

“做壞事,也是很重要的事呀!這可是比拿好成績難得多的事!”我在黑暗中瞪大眼睛認真地說。

“我知道。”米道士慢慢地說:“可別人的爸爸媽媽肯定不是這樣想的。原來他們心裡,真的覺得好成績什麼的很重要!”

“好像是的。幸虧你不是總拿好成績回來的小孩,能遇到你真是太好了!”我用力抱住他,在一片孩子氣的香裡,誠心誠意地謝謝他。

“我也喜歡媽媽,”我聽到孩子奶聲奶氣地說,“媽媽給了我,嗯。。”他頓了頓,說:“給了我自由,還有溫柔。”

“不僅僅如此,米尼尼。”我趴在他耳邊說,“這些事不僅僅是自由和溫柔。孩子去做孩子氣的壞事,是孩子時期的黑夜。一個孩子不能老生活在白天裡,不能老是努力呀奮鬥呀。那真是太不幸了!孩子就該有孩子的黑夜。哪怕這樣的黑夜裡,有別人的誤解呀,有不被承認呀,有壞成績呀,總有些孩子想做的事,哪怕付出這些代價也要去做,也要去嚐嚐看。媽媽呀,就是守護這些孩子氣的壞事的人。”

米道士握了握我的手。在每個黑暗的,讓人迷茫的夜裡,我們總是心心相印。

“媽媽,我知道的媽媽。晚安,祝你做個好夢。”他這樣說。

到底為什麼要鼓勵孩子去“做壞事”?

“其實,我心裡面當然希望他是一個一直做‘好事’的人。但是實際上,作為媽媽,作為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最親密的人,我們就是孩子的最後一條退路。就是要讓孩子知道,無論你成為怎樣的人,我都會支持你,在你身邊。”

我們經常會在很多新聞和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一些孩子僅僅是因為作業來不及寫,考試沒考好,或是家長會之後,孩子們承受不了壓力於是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當然,這是一些很極端的情況,但是有沒有退路這件事情,對孩子非常的重要,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自信和在做一些事情的選擇。”

網紅童書作家:所有的育兒文章都不是真理

粲然說,她也並不是所有的時候都跟孩子說快去做“壞事”。但是在某幾次與孩子的關鍵對對話當中,她一定會給孩子強調這一點,告訴孩子,她會像接受這個世界有白天也有黑夜一樣去接受不完美的他。

如果一個孩子連最親近的人都不去支持他,接受他偶爾的或者說自然而然出現的那一些失敗、小調皮、無厘頭,那麼還有誰能夠接受?他又該如何去接受自己,然後對他人真心地敞開懷抱?

有人在粲然的文章下留言問:“那什麼是孩子氣的壞事?度在哪裡?”

雖然在微博上坐擁幾十萬粉絲,全國的書粉更是數不勝數,但粲然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育兒專家或者權威。她率性地回答:“這些問題不需要問什麼蠢專家、假網紅大V(如我)。‘度’在你們生活的環境裡,在你心裡,你們對未來的決定裡。所有的育兒文章都不是真理,真理是你思考了,並有了自己的那個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