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清王朝統治的結束:“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圓銀幣”

1910年12月29日,經辛亥革命後,已光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選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告成立,清朝滅亡,在中國持續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隨之結束。民國成立時,由於幣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鑄大漢銀幣,福建改鑄中華元寶外,主要的造幣廠,大都仍沿用前清鋼模鑄造銀幣,以供流通需要。

由於幣制混亂,臨時政府財政部長陳錦濤,於民國元年3月11日呈文大總統孫中山,鼓鑄10萬元紀念銀幣以為整頓。圖案採用大總統孫中山肖像,以後的通用銀幣再改花紋式樣。孫中山令財政部行文,同意鼓鑄紀念幣,並命令其餘的通用銀幣新花紋,訓令財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幣廠照式鼓鑄。這就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由來。

宣告清王朝統治的結束:“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圓銀幣”

近日,眾凱國際有幸徵得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圓銀幣一枚,該錢幣直徑為3.8釐米。正面中央為孫中山側面肖像,邊緣內上鐫中文隸書體“中華民國”四字,下鐫“開國紀念幣”五字,左右長枝花飾。背面中央鑄幣值“壹圓”,周圍鑄刻嘉禾紋,邊緣環有英文。藏品保存較好,其色澤自然,不論是文字還是圖案,均自然細膩,深淺合適。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宣告清王朝統治的結束:“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圓銀幣”

孫中山開國紀念銀幣,俗稱小頭,是民國時期流通的主要貨幣之一。是第一枚將大總統頭像替換皇家龍圖的國幣,這意味著宣告清王朝統治的結束,中國從此進入共和制的新紀年。此外,幣面鐫刻中英文字,意在告知外國人,中國新的開放時代來臨。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近代中國錢幣中的精品,有著歷史薰陶,是價值較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同時,還是考古和研究中國歷史文化難得的實物。由於歷經百年風雨,此種銀幣存世量稀少,尤其是品相好的更為稀缺,因此很受收藏愛好者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