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和公主對罵並挖苦皇帝,公主入宮告御狀,皇帝的對應很智慧

文/格瓦拉同志

帝王身份高貴無比,平日裡出尊入貴、一呼百應,漫說有人敢加害他,就是稍微有冒犯的言行,都有被殺頭滅門的危險。然而在唐朝卻有位寬厚的皇帝,在被女婿公然挖苦後,非但沒有懲罰他,反而還說了一句頗具智慧的處世哲言,讓後世之人很受用。這件奇葩事,還是要從昇平公主與駙馬郭曖的吵架談起。

昇平公主是唐代宗第四女,不僅天生一副美人胚子,而且聰明早慧,深受代宗溺愛,所享受的待遇要超過其他公主。代宗因為想籠絡大功臣郭子儀,便在公主十六七歲的時候,將她賜婚給郭子儀第六子郭曖,二人在長安光順門行冊禮,場面非常轟動。

駙馬和公主對罵並挖苦皇帝,公主入宮告御狀,皇帝的對應很智慧

郭曖與昇平公主

郭曖文武雙全、賢明多才,自從成為駙馬後,便經常得到皇帝岳父的賞賜,一時風光無比。然而就是這對讓世人羨慕的少年夫妻,因為吵架鬧出天大的動靜,害的郭家有被滿門抄斬的危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郭曖是功臣之子,昇平公主是金枝玉葉,兩人都在極為優渥的環境下長大,從小就受父母的溺愛,平時養尊處優慣了,性格難免都會任性。再加上二人年齡相仿、青春年少,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在一起生活長了,難免會產生些小摩擦。

按理說,夫妻間吵吵鬧鬧本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床頭打架床尾和,不能有“隔夜仇”。可讓人沒想到的時,某次小兩口架吵大了、關係弄擰了,還差點鬧出人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駙馬和公主對罵並挖苦皇帝,公主入宮告御狀,皇帝的對應很智慧

公主受委屈後,到代宗那裡告御狀

原來在某次吵架時,公主暫時佔據上風,氣焰越來越囂張,讓郭曖又羞又惱,腦子一“短路”,竟然跟公主嚷道:“別以為自己是公主就了不起,你爹是皇帝又能怎麼樣?要記住,你家的江山是我爹保住的,他不是沒資格當皇帝,只是因為嫌棄不想當罷了!”說完之後,便氣咻咻地摔門而走。

昇平公主被丈夫的一席話氣得半死,便命僕人駕車,趕到宮中向父皇告御狀。代宗皇帝瞭解到事情的原委後,微笑著安慰女兒:“傻丫頭,夫妻間拌幾句嘴不是很正常嘛?而且郭曖那小子說的很對啊,如果沒有你公公的匡扶,這天下還不知道被誰奪去呢?假設他想當皇帝的話,哪裡還輪得到咱們家稱孤道寡呢?”隨後,半是命令半是勸慰,把女兒打發回了家。

駙馬和公主對罵並挖苦皇帝,公主入宮告御狀,皇帝的對應很智慧

代宗寬恕了郭曖,並沒有懲罰他

如果代宗較真的話,郭曖這一席話可全是大逆不道的言論,按律當誅殺滿門。所以等到郭子儀知道這件事情後,立馬便把兒子關起來,然後趕緊入宮向皇帝請罪。代宗聽說親家來道歉,非但沒有追求郭曖的罪狀,反而安慰他說:“小兩口拌兩句嘴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們做老人的就不要摻和了。俗話說得好‘不傻不聾,當不了公公’,孩子們吵架說的,都是一時的氣話,哪裡能當真的?”

郭子儀見皇帝這樣講,才算是寬了心,但回到家中後依然沒有饒過郭曖,下令將小畜生打了一頓板子,算是讓他長長教訓。畢竟是少年夫妻,即使鬧矛盾也“冷戰”不了多久。果然沒幾天時間,郭曖便和公主和好如初,這場本來可以要郭家滿門性命的風波,就此有驚無險地過去了。

駙馬和公主對罵並挖苦皇帝,公主入宮告御狀,皇帝的對應很智慧

郭子儀對皇帝的寬宏大度很是感激

郭曖嘗與昇平公主爭言,曖曰:“汝倚乃父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為!”公主恚,奔車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誠如是,使彼欲為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邪?”慰諭令歸。子儀聞之,囚曖,入待罪。上曰:“鄙諺有之:‘不痴不聾,不作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子儀歸,杖曖數十。《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四·唐紀四十·大曆二年》。

這段史實在後世廣為流傳,並被改編為戲劇《醉打金枝》(又稱《汾陽富貴》、《福壽山》、《百壽圖》、《打金枝》),本是晉劇的傳統名段,後來被更多的曲種吸收進來,也成了京劇、豫劇、河北梆子、越劇、評劇等曲種的傳統劇目,一直傳唱至今,可見其影響力之一斑。

駙馬和公主對罵並挖苦皇帝,公主入宮告御狀,皇帝的對應很智慧

戲曲《醉打金枝》

經過這場風波,郭曖與昇平公主言歸於好,關係越過越甜蜜。夫妻倆一共育有四子二女,其中三子郭鏦、四子郭銛都娶公主為妻(次子郭釗娶代宗的外孫女沈素為妻,長子郭鑄婚娶情況不明),大女兒嫁給王爺,二女兒嫁給太子(即後來的唐憲宗李純),可謂人丁興旺、多子多福。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年),郭曖薨逝,十年後公主也離世,享年六十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