咥在西安|讀了賈平凹的這本書,只想說好餓……

大街上到處都是一股香風辣雨

要吃飯論美食還得數咱們三秦大地

從來不吃什麼意大利的通心粉

好好嘗一下俺們的岐山擀麵皮

黑撒《陝西美食》

步入六月中旬

除了炎熱還是炎熱

總是對“今天吃什麼?”犯愁

今天曲小文和你一起向陝西老鄉賈平凹取取經

看看他有什麼好吃的美食推薦給你

咥在西安|读了贾平凹的这本书,只想说好饿……

賈平凹每到一個地方,最感興趣的便是採集民歌和尋覓小吃,他將自己考察到的陝西美食收錄在《陝西小吃小識錄》,一為陝西小吃做廣告,二為自己“望梅止渴”之用,稱“重溫享受,泛涎水於口,逗引又一番滋味再上心頭是了。”今天就和曲小文一起看看賈平凹先生收藏的美食,看看有沒有你鐘意的一款~

涼皮

賈平凹這樣說道:涼皮,是夏天食品,三九寒天卻有出售,吃者,男食者絕少,女人多。

咥在西安|读了贾平凹的这本书,只想说好饿……

製法:一斤麵粉用二斤水,分三次倒入,先和成稠糊,再陸續加水和稀,加鹽,加鹼,稀漿用手勺揚起能拉起筷子粗細的條為宜。籠上鋪白紗布,麵漿倒其上,攤二分厚,薄厚均勻,大火暴蒸,氣圓,約六七分鐘即熟。將麵皮從籠箅上扣在案上,每張麵皮上抹一層菜油,疊堆一起晾涼後用擺刀切成細條。

賣主賣時並不用稱,三個指頭一捏,三下一碗,碗碗份量平等,不會少一條,多一條也不給。加焯過的綠豆芽,加鹽,加醋,加芝麻醬,後又三指一捏,三條四條地在辣椒油盆裡一蘸放入碗上,白者青白,紅者豔紅,未起唇則涎水滿口。

咥在西安|读了贾平凹的这本书,只想说好饿……

涼皮遍佈西安的大街小巷,但是你知道這常常吃在嘴邊的食物,竟然被賈平凹先生這樣風趣幽默地記錄在冊,供人賞閱,曲小文想,或許沒有吃過涼皮的外地人讀了這段話,也會迫不及待嚐個鮮吧!

臊子面

咥在西安|读了贾平凹的这本书,只想说好饿……

關於臊子面,《陝西小吃小識錄》這樣記錄到:歧山是一個縣,盛產麥,善吃麵條。有九字令:韌柔光,酸辣汪,煎稀香。韌柔光是指麵條之質,酸辣汪是指調料之質,煎稀香是指湯水之質。歧山面看似容易,而達到真味卻非一般人所能,市面上多有掛假招牌的,俗辨其真偽,一觀臊子“左火右覽”法和麵條擀法便知。

臊子,豬肉,必帶皮切塊,碎而不粥。起鍋加油燒熱,投之,下薑末、調料面煸炒。待水分幹後,將醋順鍋過烹入,衝冒白煙。以後醬油殺之,加水,煮。肉皮能掐時,放鹽,文火至肉爛舀出。擀麵,鹼合水,水合面,揉搓成絮,成團,盤起回性。後再揉,後再搓,反覆不已。而後擀薄如紙,細切如線,滾水下鍋蓮花般轉,撈到碗裡一窩絲,澆臊子,只吃面而不喝湯。

咥在西安|读了贾平凹的这本书,只想说好饿……

你知道岐山臊子面好吃,但你知道其實被賈平凹寵愛的岐山臊子面還有這麼一個故事:據說在歧山,以能擀長面者為女人本事,否則視之家恥。娶媳婦的第二天上午,專門有一個擀麵的隆重儀式:客人上席後,新媳婦親自上案擀麵,以顯能耐。故女兒七歲起,娘便授其技藝,搭凳子在案前使擀杖。

羊肉泡饃

你認真地掰過羊肉泡饃的饃嗎?曲小文特別認真地掰過一整個饃,掰完之後覺得手機發麻、痠疼!關於掰饃,賈平凹這樣寫道:食客,出錢並非飯來張口,淨手掰饃,碎如蜂“左月右上夭下韭”。一是體驗手工藝之趣,二是會朋友談藝文敘家常拉生意,饃掰如何,大、小、粗、細,足可見食者性情。烹飪師按其饃形,分口湯、幹泡、水圍城、單走諸法烹製,且以饃定湯,以湯調料,武火急煮,適時裝碗。烹飪十年,身在操作室,便知每一進餐人音容相貌,妙絕比柳莊麻衣相師有過之而無不及。

咥在西安|读了贾平凹的这本书,只想说好饿……

關於掰饃賈平凹還記錄了這樣一件令人咂舌的故事:西安五味巷有一翁,高壽七十。二十年前起,每日來餐一次,饃掰碎後等候烹飪,又買三饃掰碎,食過一碗,將掰碎的饃帶回。明日,將碎饃烹飪,又買新饃掰。如此反覆,不曾中斷。臨終,死於掰饃時,家人將碎饃放頭側入棺。

咥在西安|读了贾平凹的这本书,只想说好饿……

骨,羊骨,全羊骨,置清水鍋裡大火燉煮,兩時後起浮沫,撇之遺淨。放舊調料袋提味,下肉塊,換新調料袋加味。以肉板壓實加蓋。後,武火燒溢,嘭嘭作響,再後,文火燉之,人可熄燈入睡。一覺醒來,滿屋醇香,起看肉爛湯濃,其色如奶。此羊肉製法。

咥在西安|读了贾平凹的这本书,只想说好饿……

十分之九麵粉,十分之一酵面。摻和,攪勻,揉到。做饃胚二兩一個,下鏊烘烤,可悠悠溫酒,酒未熱,則開鏊,取之平放手心,在上騷騷,手心則感應發癢,此饃餅製法。

辣子蒜羊血

如果你是賈平凹,你會怎麼描寫“辣子蒜羊血”?賈平凹的詼諧幽默大抵在對這一道美食的描寫中就可出:將羊扳倒,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熱血接入盆中。用馬尾籮濾去雜質,倒進同量的食鹽水,細棍攪之,勻,凝結成塊後改切成較小的塊,投開水鍋煮,小火血固如嫩豆腐,撈出,呈褐紅色,舌舔之略鹹。 至此羊血製成,可泡在清水盆裡備用。

咥在西安|读了贾平凹的这本书,只想说好饿……

清晨,或是傍晚,食攤安在小巷街頭,擺設十分簡單,一個木架,架子上是各類碗盞,分別放在鹽、醬、醋、蒜水、油潑辣子、香油。木架旁是一火爐,爐上有鍋,水開而不翻滾,鍋裡煮的是切成小方塊的羊血。羊血撈在碗裡,並無許多湯,加各類調料便可下口了:羊血鮮嫩湯味辣、嗆、鹹,花椒、小茴香味竄撲鼻。

看完“辣子蒜羊血”的製作,曲小文再給你分享一個關於它的趣事:咸陽有一人,可以說什麼的都不缺,只是缺錢;也可以說什麼的都沒有,只是有病。病不是大病,體弱時常感冒。中醫告之:每日喝人參湯半碗,喝過半月即根除感冒。此人拍拍錢包,一笑了之。賣辣子蒜羊血的說:買羊骨砸碎熬湯每早喝一碗;再每晚吃羊血一碗吧。如此早晚不斷,一月後病斷。

壺壺油茶

現在的很多人都沒有喝過壺壺油茶,可能對壺壺油茶的印象近乎沒有,其實老西安對於壺壺油茶可是擁有深刻的記憶~在賈平凹的文章裡你就能知曉一二。

咥在西安|读了贾平凹的这本书,只想说好饿……

深夜,城鎮小巷有一點燈的,緩緩而來,那便是賣壺壺油茶。賣者多老翁,冬戴一頂氈帽,夏褲帶上別一把蒲扇,高聲吆喝,響遏行雲。

咥在西安|读了贾平凹的这本书,只想说好饿……

所謂油茶,即麵粉、調料面加涼水攪成稠糊,徐徐溜入開水鍋中攪拌,勻而沒有疙瘩,再加入杏仁、芝麻、秈米,微火邊燒邊攪。再加入醬油、鹽面、胡椒粉、味精,微火邊燒邊攪。完全要用攪功,攪得顏色發黃,油茶發稠,表面有裂紋痕跡才止。

除了這幾款忒色美食,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美食都被寫進了賈平凹先生的書裡面,先用彈幕走一走,看看哪些你沒有吃過?留言告訴曲小文,曲小文再找機會給你們逐一介紹~

今天週五

趁著未來兩天的週末時光

騰出肚子把這個款忒色美食搜尋一番

試著跟隨賈平凹的描述

再認真品嚐一次西安美食吧

更多“文化曲江”精彩內容

亮亮亮 | 西安城牆用萬盞花燈,與世界分享了一個“華彩盛唐”!

曲江新區又雙叒叕登上央視啦!這場刷爆朋友圈的燈光秀你看了沒?

最驚喜 最夢幻 | “樂動長安”無限精彩盡在大唐不夜城

西安年·最中國 | 誰說年味兒淡了,過年就帶TA來曲江~

走!跟永康書記去大唐不夜城過“最中國”年!

西安年如何最中國,聽文化名人怎麼說~

西安年·最中國丨人雖多但秩序好,過年就來大西安!

“夜空中的精靈”來了!一大波現場美圖感受璀璨中國年……

旅遊人數同比增長49.06%!曲江新區迎來春節旅遊“開門紅”!

看,那一群有趣的人聚在大唐不夜城在幹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