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關懷人性的盈利才有意義

陳春花:關懷人性的盈利才有意義

導語:在企業經營中,有四個基本元素:顧客價值、成本、規模和盈利。而「盈利」往往是最受關注的。

1

盈利要深度關懷人性

從企業的屬性來說,盈利是它的根本。同時,我們還必須認識到企業是有機體,是整個社會系統的構成部分,承擔著自己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透過實現社會期望價值的途徑表現出來。

先人告誡我們利要取之有道,轉換為現代的理解就是:所有利益的來源應該是人性的迴歸—深度的人性關懷。具體表現在企業經營實務中的,就是把實現社會期望價值轉化為企業核心價值,如西安楊森公司的獻身科學、奉獻健康,華為公司以科技創新改善生活品質,星巴克的透過咖啡所創造的交往與平和,麥當勞以品質、服務、附加價值為兒童帶來真正的快樂,宜家家居(IKEA)以傢俱創造民主生活形式的實踐,中國移動的溝通從心開始都是深度人性關懷的展現。

陳春花:關懷人性的盈利才有意義

具有深度人性關懷的盈利還體現在企業所有成員的成長性上。把群體凝聚在一起的內在力量是讓每個人奉行不渝的價值(終極關懷)。那就要問,我們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如何展現深度人性的關懷?豐田汽車的「造車之前先造人」、通用汽車的「當代精神當代車」、華為的「人力資本永遠大過財務資本的原則」都是深度人性關懷的表現。

2

創造利潤時要解決3個關係

利潤是一個企業必須實現的目標,然而如何設定利潤目標,如何用利潤目標來牽引大家的行動,什麼樣的利潤才是企業倡導的,必須闡述清楚。很多情況下,企業會認為追求利潤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樣的認識很普遍,但是卻存在著誤區。一方面,當我們承認企業需要創造利潤的時候,我們並沒有確定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利潤的價值;另一方面,經營者並沒有真正地理解利潤和顧客的關係,利潤和投資者的關係,利潤和企業發展的關係。更多的情況下是經營者單純地理解利潤就是成本和價格的關係,這樣的理解是非常的侷限。如果堅持這樣理解利潤,就會導致過度追求發展、盈利和競爭。

陳春花:關懷人性的盈利才有意義

相反,利潤需要設計。在設計利潤時,必須同時滿足三個層級。

1.滿足公司發展

一定要保證利潤能夠支持公司的發展,尤其是新興企業,要特別注意。舉個例子,有家企業一直認為做生態戰略是對的,但我一直告訴他不對。生態邏輯是對的,所謂生態就每一個獨立單元都能生長,所以生態戰略的核心是

任何業務單元都能夠獨立盈利,這就是生態。

我一直認為這家企業沒有用對生態,因為它大部分單元都不盈利,這樣做企業就會死掉,雖然投資者會給企業資金支持它發展,但有效的經營必須是盈利支撐發展。

中國很多企業的經營沒有到位就是因為盈利空間不夠,這樣就沒辦法支持企業發展。發展需要投入,投入應該由盈利獲取。所以在利潤設計時,要保證它能支撐企業發展。

2.滿足顧客需求。

企業的利潤要能為顧客創造價值,要有能力為滿足顧客目標所需獲取各種資源。

3.提升員工幸福感。

員工是企業的基礎,提升員工幸福感,是企業的重要工作。這需要利潤支撐。

利潤更需要解決與企業發展的關係,與顧客的關係,與員工的關係。企業的盈利若不能提供企業持續發展的資源,不能確定為顧客創造價值,不能提升員工幸福感,一定是錯的。因此,利潤相對於企業發展、顧客和員工而言,是一個相互依賴的關係,利潤必須以企業發展、顧客價值和員工幸福感為約束條件,而企業發展、顧客價值和員工幸福感的獲得也依賴於利潤的貢獻。從根本上講,

利潤的目標只為以下目的服務:支付公司發展所需要的資金,並提供達到顧客目標所需的各種資源,企業必須獲得足夠的利潤。

陳春花:關懷人性的盈利才有意義

滿足公司發展,滿足顧客需求,讓員工覺得幸福,企業的盈利要支付這三樣東西。很多企業並沒有考慮公司發展和員工幸福,只考慮了顧客價值和公司發展。但只考慮顧客價值和公司發展的盈利並不能支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盈利是可以設計的,而且必須設計,要滿足以上三個東西,企業的盈利才算完成。

3

企業不可逾越的4個功能

如果是這樣,大家應該就能明白公司的目標應該是什麼。公司的目標應該是向公司的顧客提供儘可能大的價值,從而獲得並保持他們的尊重和忠誠。

有時看蘋果公司就是這樣。蘋果時時刻刻都在關注顧客體驗,它對於每一個成熟產品的調整都是從顧客體驗出發的。喬布斯也曾闡明蘋果取得奇蹟的緣由:「我們只是儘自己的努力去嘗試和創造(以及保護)我們所期望得到的用戶體驗」。就是這樣的體驗使它的盈利及其他東西都做得非常好。

陳春花:關懷人性的盈利才有意義

我不太喜歡無法創造利潤的企業,為什麼這麼說?根本原因是我們要明白一個問題,企業為什麼能活下來?因為企業有四個必須達成的功能。

1.創造就業

2.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

3.能夠盈利

4.實現社會期望價值。

之所以任何社會准許企業組織形態存在,就是因為它完成了這四個功能。

以社會期望價值為例,為什麼我們現在這麼喜歡這些硬件系統、軟件系統?因為它們實現了我們的社會期望價值,它讓我們與別人溝通變得更容易,這就是社會期望價值。比如,為什麼我們很多人都在使用美團?因為它幫我們把吃飯這件事變得更容易,這就是社會期望價值。

如果企業能做這四件事,那它的存在就是合理的,這是企業存在的四個理由。這四個理由也正是基於人性關懷的緣故,而實現了這四個功能,企業會擁有真實的盈利,也就是人性關懷的盈利。(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