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顧客是唯一能夠解僱我們的人(深度)

陳春花:顧客是唯一能夠解僱我們的人(深度)

2004年,我在六和做總裁的時候,曾經向同事們提出了我的七個不安:一是持續的高增長是否有泡沫?二是能否保持穩定性的持續增長?三是是否真的具備大規模作戰的系統能力?四是在市場競爭中我們到底靠什麼活著?五是是否已經具備了國際化的運作水準?六是是否形成有效的服務模式?七是我們的狀態、心態、能力能否支撐我們走得更遠?這是對公司當時的理解,也是源於對中國企業現狀的整體觀察。

當時,中國經濟一直處於高速增長,中國崛起成為世界製造中心。但是我們真的就可以雀躍和興奮了嗎?仔細觀察發現,美國的大企業的平均壽命有40年,中國企業20年就所剩不多。我總是時常想起上個世紀80年代初,日本經濟學家小宮隆太郎來到中國考察後,宣佈了一個當時幾乎讓所有人吃驚的觀點:

中國沒有企業。我越來越被一種不安的情緒所籠罩,我必須提醒我的同事們不要被現實所表現出來的假象所矇蔽。當時柳傳志曾經敏感地說過這樣一段話:「20年的中國企業剩下的已經不多了,被淘汰的要麼是適應不了環境,要麼是在管理方面出了問題。」

經歷了40年規模的飛速發展,持續成長漸漸成為中國企業凸顯的難題。很多中國企業開始面臨增長的困境:一方面,規模的提升不再是具有吸引力的方向,很多企業陷入規模不經濟的狀態;另一方面,更多的企業陷入增長停滯的狀態,找不到增長的方向和方式。很多人會從行業、產業、競爭條件和技術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但是我一直認為最根本的問題是:企業增長應該建立在核心業務基礎上。因為依賴於市場自然增長帶來的增長,隨著市場的飽和也自然會停滯增長;而只有建立在核心業務基礎上的增長才會帶來企業持續的增長。

具有核心業務基礎的企業需要具備以下特徵:市場份額領先;盈利能力較強;具有較強的抗競爭能力;能提高企業綜合能力,穩固財務基礎。

這四個特徵是很多企業和研究學者公認的表徵,但是如果讓企業具有這四個特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歸結到一個基本點上,我的觀點依然是:價值增長。

1

價值增長是企業內在增長

陳春花:顧客是唯一能夠解僱我們的人(深度)

什麼是商業成功?實質上就是使顧客滿意,同時使企業賺錢。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觀點,但是卻恰恰說出了真理所在,同時這也是衡量商業成功的基本標準,如果以這個標準來界定企業的發展,我們就可以判斷一個企業的增長是否能夠帶來持續性,就可以判斷企業能否集中所有的資源帶來顧客的滿意,進而推動企業真正擁有增長的內在動力。

我非常驚訝蘋果公司所實現的增長,它是蘋果公司與顧客之間全新價值體驗帶來的結果,以至於消費者達成這樣的共識——只要是蘋果公司推出的產品,必然有其獨到的存在價值。蘋果公司在有效結合產品設計與生產技術方面的能力深得業內人士得讚賞,同時,它非常注重用戶體驗以及產品設計對用戶體驗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直接、有效、深入地瞭解蘋果,體驗蘋果帶來的激情享受,進而從情感上接受蘋果、跟隨蘋果,蘋果公司業獲得了根本性的內在增長。

2

顧客價值創新是價值增長的根本來源

陳春花:顧客是唯一能夠解僱我們的人(深度)

我們如果繼續深究下去,會發現今天面臨轉型的企業領袖們必須回答這樣幾個問題:

  • 隨著市場的成熟度的增強和形成,企業必須找到和回答什麼是增長的驅動因素。
  •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推動的一場市場迴歸,企業必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顧客群在哪裡,以及如何規避競爭為顧客創造價值。
  • 隨著智慧和連接決定一切,企業必須重新核准自己的戰略目標方向,明確共生、眾享的路徑。
  • 隨著資源成為轉型、創業的主要要素,企業必須明確知道如何獲得合作伙伴和激發人才。
  • 隨著新的技術不斷的湧現,企業需要回答怎樣使增長持續下去?

而連接這些問題的關鍵點就是:顧客價值的創新。只有不斷地創新顧客的價值,企業才能夠找到驅動增長的因素;只有顧客價值的創新,才能夠讓企業集中資源在最有效的產出之中,也才能夠確定持續增長是可以實現的。——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反而更加凸顯了它的存在,如果我們不去關注企業價值增長的這個關鍵點,那麼我們的企業被淘汰的速度要大大快於10年前。

3

顧客價值創新如何實現

陳春花:顧客是唯一能夠解僱我們的人(深度)

洞悉顧客需求,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困難,但為什麼我們一直無法做到這一點?最為根本的原因是:企業根本就沒有真正轉變為顧客導向的思維方式和管理習慣。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層管理者已經沒有機會貼近顧客,但是如果沒有長期的貼近顧客,是無法真正瞭解顧客的。任正非先生曾經告誡華為的高層管理人員,企業高層領導的責任就是三件事:佈陣、點兵、陪顧客吃飯。由此你可以知道為什麼華為公司可以在激烈的產業競爭中保持優越的位置。而持續的創新的投入需要公司的勇氣和能力,更需要企業文化所營造的創新的氛圍,當每一個員工都能夠持續的關注創新並願意參與創新的時候,顧客價值的創新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作為中國產業互聯網元年的2015年不變的東西是什麼?是迴歸顧客的價值。任何企業成功,技術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原因,是你能實現顧客的價值。如果你擁有產品,能創造顧客價值,你就不需要擔心,互聯網能幫你實現價值。所以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衝擊。產業互聯網反而是我們的機會。小米是什麼,雷軍說,小米不是簡單的軟件公司、硬件公司,而是生態圈。

互聯網帶來的衝擊之大,並不是因為技術本身,更不是因為互聯網本身,而是顧客價值創造的方式變了,這種變化幾乎覆蓋了人們生活中方方面面,以至於顧客價值是實現的方式也層出不窮。這本是是一個非常好玩的事情,只是如果你不能夠在其中,當然就會被淘汰出局。所以我才在多種場合下說: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反而給產業一次巨大的機會,讓產品和服務藉助於互聯網,與顧客有更加密切的互動,這是在2015年之前從未有過的情形,也是讓顧客價值得以更大釋放的情形。

大家已經發現,互聯網公司在解決了創新與效率的問題之後,接著要解決的,反而是具體的服務、產業的概念——為什麼?因為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它運用互聯網有效地黏住了消費者,授受雙方互為因應,但是接下來作為企業它必須要做點什麼,從而與「粉絲」彼此成就、持續關聯。也許,轉型與變革的時代命題,對於互聯網企業同樣具有意義。(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