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末代連篇一:可悲的女性胡太后

在北魏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位影響北魏王朝的女性,第一位是開國皇帝拓跋珪的母親賀蘭氏,在母親部落的支持下,拓跋珪建立了北魏的基業;第二位是馮太后,馮太后臨朝聽政,實現北魏改革,對魏孝文帝元宏的改革變法,北魏王朝達到頂峰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第三位便是今天要講述的充滿一生傳奇色彩卻有可悲的女性——胡太后。

北朝末代連篇一:可悲的女性胡太后

圖片源自網絡

對於胡太后來說,雖然一度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一生確充滿了可悲色彩,她的一生並不僅是古代女性悲慘命運的寫照,更是北魏末年亂世再起,梟雄紛爭年代的一個縮影。

故事還要從五世紀末六世紀初開始說起……

北朝末代連篇一:可悲的女性胡太后

圖片源自網絡

在16歲那年的春天,春風如絲,吹捲起宮門垂下的紗簾。住進春鎖深深皇宮多年的胡充華,終於為元恪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元詡。

當時,北魏皇族流行著一個風俗,——“子貴母死”, 後宮很多嬪妃因為這個原因而常常向上天禱告:只願生親王、公主,不願生太子。可年少芳華的胡充華卻不一樣,盼著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當上皇帝。一些親近的姐妹曾勸胡充華墮胎,可她始終不肯,暗暗許願:如果有幸生下男孩兒,為未來的皇帝而身死,死也無所遺憾!後來,終於生下元詡。

公元五一五年,北魏延昌四年正月十三日,宣武帝元恪病死於式乾殿,臨終把皇位傳給了唯一的六歲的兒子元詡,這便是魏孝明帝。

為了防止母系干政,當皇子被立為太子時,太子的孃親是一定要被處死的,然而從元恪百般疼愛胡充華,廢除了這一習俗。

對胡貴嬪(以升為貴嬪)來說,是件足以慶幸的事,然而無情的命運將她推到了歷史的舞臺中心。

元詡繼承帝位後,為了防止高家權力的旁落,高皇后仰仗先帝寵信的老哥高肇,打算誅殺元詡的孃親胡貴嬪。大太監、中給事劉騰聽到消息後,偷偷的將事情告訴了候剛,候剛又將事情告訴了於忠,於忠本就對高肇的專權心存不滿,便和同樣對高家不滿的崔光合謀將胡貴嬪藏了起來,並命人對胡貴嬪加以保護,終於躲過了一截。本與世無爭的胡貴嬪經過這次事情,從戰戰兢兢惶惶不安中幡然醒悟:必須用盡一切辦法登上權力的頂峰才會擺脫別人的陷害,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為了穩住高家勢力,胡貴嬪、劉騰、於忠等商議後,先封高皇后為高太后。胡貴嬪和於忠以元詡的名義,寫信給正在征討南梁益州手握軍權的高肇,告訴老爹元恪過世的消息,徵召高肇回京。高肇接到消息後,吃驚不已,曾經所依託的靠山瞬間倒塌,自己的命運開始變得撲朔迷離,於是越加憂愁恐懼,每天不停哭訴先帝,三餐不進,以致身體突然消瘦,憔悴不堪。把希望寄託於新的皇帝,決定返京祭奠先帝和叩見新帝。

二月八日,高肇抵京,身穿喪服,哭倒在元恪靈柩前。而胡貴嬪、高陽王元雍、於忠等人早已設下圈套,在中書省命人將高肇絞死,對外宣稱畏罪自殺。在高肇被殺的不久後,高太后被廢,逼迫到瑤光寺出家,三年後被害死於寺中。

皇帝年幼,大臣奏請胡太后臨朝聽政,行皇帝權。在排除了第一個政敵後,胡太后(已尊為太后)邁出了傳奇而又悲慘人生的第一步。

在接下來的五年裡,胡太后也廣開言路,傾聽民聲,昭雪冤情,注重政府人才的選拔。但是也有一些法令得到批准卻並不能執行。在這五年裡,胡太后的權力可以說是達到了頂峰,所有軍國大事,皆由胡太后批准和頒佈。但是,看似順風順水的海面下,卻暗藏著洶湧的波濤……

公元五二零年,胡太后的面首(情人)清河王元懌與胡太后妹夫、領軍將軍元義之間的恩怨爆發,元義聯合大太監、衛將軍劉騰誣告元懌謀反,經過調查後發現子虛烏有。元義、劉騰擔心元懌打擊報復,於是趁胡太后不在皇帝身邊時,指使太監胡定在皇帝元詡面前誣告說:元懌重金收買自己,命他在食物裡下毒,打算毒死皇帝后自己稱帝。十一歲的娃娃皇帝元詡不能分辨是非,完全相信這段供詞。

七月四日,趁胡太后不在皇帝身邊,元義將皇帝元詡帶到顯陽殿,劉騰立即關閉巷門,把胡太后困在嘉福殿內。元懌此時正巧入朝,於是元義劉騰派宗士擒拿元懌,當天夜晚便處死元懌。劉騰偽造胡太后詔書聲稱自己身患疾病不在臨朝,政權歸還元詡。於是,胡太后被軟禁於北宮宣光殿,宮門日夜關閉,內外隔絕,音訊不通,連皇帝元詡見孃親一面都不能夠實現。胡太后衣服無法換洗,飲食不能選擇,甚至免不了受凍捱餓。她怎麼也想不通,把救過自己一命的恩人當做親信,對妹夫也是百般信任,可他們為什麼要反過來謀害自己呢?養虎為患,最終害的自己到如此地步!從此,仇恨也深深的埋在了心底。

元義奪權,集北魏大權於一身。這期間,也曾爆發過元略、奚康生的反抗,但都最終被元義無情的鎮壓。

胡太后心灰意冷,本認為命運的捉弄已經不可挽回,可是無情的歷史再次把她推到了臺前。

公元五二三年,北魏正光四年,於忠的弟弟於景對元義不滿,欲發動政變罷黜元義,元義警覺提前下手,將於景委派到北方六鎮的懷荒鎮做鎮將。柔然可汗鬱久閭阿那環南下侵略邊塞,大肆掠奪,鎮民請求發放糧食救濟,於景拒絕。遂發生暴動,於景被殺。不久後,沃野鎮變民破六韓拔陵聚眾起兵,格殺鎮將,自立為王。至此,六鎮全叛,全國民變蜂擁而起,莫折念生、杜洛周、葛榮、北魏將領蕭寶寅、万俟醜奴等相繼稱帝,北魏陷入大混亂。而此時,發動政變的主要人物之一的大太監劉騰已死,元義又自認為自己掌權多年,不在提防,胡太后決定重新奪取政權,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和兒子孝明帝元詡的謀劃下,先解除元義禁軍領軍的軍權,後又解除公職,踢出皇族,再剪除元義黨羽之後,逼元義自殺。自此,胡太后重新掌權。

可是再次掌權的胡太后,性情大變,已經不是三年前胡太后,北魏的江山也不是三年前的江山,而皇帝元詡也不再是那個聽話的娃娃皇帝。

胡太后掌權後,首先挖掘劉騰墳墓,將屍骨挫骨揚灰,拋棄荒野,沒收全部家產,當年為劉騰送終的四十位養子全被誅殺。自己也開始打扮的花枝招展不斷出宮遊樂,更是百般寵信新的面首——鄭儼。鄭儼聯合徐紇狼狽為奸,掌控中央。當時被稱為“徐鄭”。

徐鄭擅權,不斷遮蓋天下反叛的事情,使胡太后認為天下無非是幾個毛賊折騰,不僅對外不派大軍鎮壓,更是對內排斥元順等忠臣。對寵信的奸臣大肆賞賜,生活窮奢極欲,最後國庫空虛,無力出錢剿滅暴民。

更要命的是,母子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大。這時的兒子元詡已經是個十九歲的有思想有覺悟的小夥子。胡太后自知自己不夠檢點,恐怕自己左右侍從報告元詡。為了矇蔽元詡,凡是元詡信任的人胡太后都要找個罪名扣到對方頭上,把他排除。而元詡又十分憎惡鄭儼、徐紇,但是孃親的權力過於強大,無法剪除。於是,下密詔給鎮壓民變中崛起的爾朱榮,要求他進京平亂。

“徐鄭”知道後極度恐慌,恐怕大禍臨頭,於是跟胡太后密謀毒死皇帝。

公元五二八年二月二十五日,在胡太后親自下毒後,孝明帝暴斃身死。

二月二十六日,胡太后命元詡唯一的女兒繼位,對外謊稱皇子,這位皇女可謂是中國第一位女皇帝。而當天又再次對外宣佈新皇帝是皇女不是皇子,改立臨洮王元寶暉三歲子元釗為帝,繼承大統。

爾朱榮聽到事變消息,大為憤怒,和謀士元天穆等商議後,決定另立元子攸為帝,兵發洛陽,剷除徐鄭,逮捕胡太后。

四月十三日,是胡太后傳奇而又可悲人生的最後一天。爾朱榮兵臨洛陽,鄭儼出逃,徐紇投奔南梁,慌亂的胡太后和三歲皇帝元釗被捕。

胡太后終究是個女人,當人生即將謝幕時,也不得不向命運低頭,哭訴著向爾朱榮反覆解釋,祈求活命。然而對於野心勃勃的爾朱榮來說,女人的哭訴是那麼的無力,在聽的不耐煩拂袖而去後,士兵將胡太后和三歲小娃推向了黃河岸堤的邊沿……

在胡太后縱身一躍的那一刻,不知她是否會回憶起16歲年少芳華時自己曾經許下的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