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有人問我,孩子在學校生活中受到排斥,如何給予這些孩子幫助和鼓勵?

文/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如果去注意觀察的話,我們往往會發現孩子身上有一種天真的殘忍。

他們可以因為好奇而將螞蟻丟進滾水裡,拔掉蝴蝶的翅膀,將小鳥從高處摔下,也可以因為一時的快意而大肆嘲笑他人,或者因為看不爽某人而拳腳相加。

這種“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風發意氣,是和孩子與生俱來的自我中心(絕對自戀)緊密相關的,孩子天然就會這麼做。

成熟是一個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一個人只有擁有了健康自戀(而非絕對自戀),才能發展出關心、理解他人的能力。而這一過程在一開始,需要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導。

如何教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生活中受到排擠,被他人欺負,先不要急於向孩子傳遞“他人都是混蛋,都是壞人”這樣的信號,因為就像先前我們說的那樣,那些欺負他的孩子的行為有可能是出於他還未消解的絕對自戀,而非是蓄謀的惡意。

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理解到同齡人會有考慮不周、行為不端的可能性,然後教會他最重要的事:如何應對他人的這些行為

直面事實,發起對話永遠是首當其衝的不二法門。表現得越退縮、越迴避,就越有可能固化他人的這一行為,因為弱肉強食、勝者為王是根植於我們基因中的本性。

如何教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我們要教導、鼓勵孩子找到排擠、欺負他的始作俑者,以一種堅定的態度詢問對方:為什麼要這麼做?你想要怎麼樣?如果對方能夠對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表達和平相處的意願。

但如果對方依然一味嘲笑無禮,那麼就要告訴他:如果你再繼續這樣欺負我,我會奮起反抗。

這時候,家長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幫助孩子設計一個有針對性的反抗方式具體的表現形式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孩子能在反抗的過程中表現出自己內心的力量感。

能讓人真正折服的永遠是內裡的力量感,而不是單純的外部表現形式。

如何教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作為家長不僅要幫助孩子演練上述過程,還要表現出堅定與勇氣作為孩子的榜樣,讓孩子明白一點:我們用不著對外界一味忍氣吞聲,捍衛自己的權益是理所當然的

這個世界上是會有不公平不如意的事,但我們可以通過勇敢和努力去與之抗爭、解決。這樣的生活態度比起單純地解決眼前的事來說,意義要深遠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