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糧有望豐收 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農業農村部今天發佈:我國夏糧有望再獲豐收。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夏糧收穫已過九成,湖北、江蘇、安徽、河南四個主產省夏收已基本結束;山東、河北夏收正抓緊進行。

今年夏收,農民們最關心的事兒就是國家14年來首次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對他們的收益有什麼影響。

在山東濰坊,家庭農場主李海紅對自己的收益很有信心。

滴灌,這項常見於蔬菜水果的精細農技,如今用到了大田糧食作物上,這正是山東濰坊今年主要推廣的提質增效新技術。李海紅算了一筆賬,每畝澆地、施肥少花120塊錢,新技術增產能多賺300多塊錢。儘管每斤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3分錢,但總賬算下來,她還是能增收380多塊錢。

李海紅算的是自家錢袋子的小賬,而國家算的是高質量發展的大賬。過去幾年,一度較高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抬升了市場糧價,大量糧食積壓在庫裡,國內糧價與國際糧價倒掛。中央從頂層設計著手,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2016年,取消東北地區玉米臨時收儲政策;2017年,首次下調稻穀最低收購價;今年,又首次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並探索稻穀生產者補貼。

國家釋放的政策信號,引導著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在為消費需求持續升級提供有效供給的同時,有效穩定了市場預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1到5月份,我國物價漲勢溫和,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

與此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深入推進,新產業和短板領域投資增長較快,5月份,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5和2.6個百分點;1到5月份,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投資同比增長36.7%,快於全部投資30.6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