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躁的世界追寻内心的平静与坚定——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

在浮躁的世界追寻内心的平静与坚定——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

一直很期待张扬导演的纪录片电影《冈仁波齐》的上映,好不容易盼来了它于6月20日公映,却在同档期遭遇《变形金刚5》等好莱坞大片的挤压,排片少得可怜,且多被安排在中午或午夜场,因而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时间来观看这部我心仪已久的电影,这令我懊恼不已——因为我担心,它随时会被下架。

今天继续在美团里关注着这部电影的排片信息,惊喜地发现下午16:20在唐德影城有一场上映。于是赶紧订票,订票时离放映只有一个半小时了,但订票系统显示,我是第一个订票观众,这与几天来《变形金刚5》一票难求的火爆程度形成鲜明对比,看来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实在不多。我在想,我会不会成为本场电影的唯一观众呢?

如果真的只有我一个人,那也正合我意,《冈仁波齐》是文艺片,面向的又是向往西藏、喜爱西藏文化人群的小众市场,注定观众不会太多,对于这样的电影,我认为最适合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观看,人一多就太喧嚣、太浮躁。

因为,《冈仁波齐》就是一部十分安静的电影。

在浮躁的世界追寻内心的平静与坚定——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

电影讲述了十一位普通藏民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他们历时一年,从芒康小镇一路向西,经过拉萨再到冈仁波齐,用磕长头的最虔诚姿势走完了2500公里的朝圣之路。

这十一位朝圣者,都是家庭贫困的藏民,去朝圣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带叔叔了却心愿的,有因做了屠夫想赎罪的,也有因家庭变故而去求福的,他们中有饱经沧桑已经72岁的老人杨培,有成熟稳重的48岁掌舵人尼玛扎堆,有23岁怀孕半年的次仁曲珍,还有天真可爱才满9岁的小女孩扎西措姆,他们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个体差异,但却怀着一致的虔诚与毅力。一路上,他们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艰辛和考验,恶劣的天气、简陋的食宿、磕长头的艰辛、半路生下孩子、猝不及防的车祸、历经千辛万苦到了拉萨却发现没了去冈仁波齐的盘缠、到了冈仁波齐脚下杨培在睡梦中离世……

这些艰辛和意外,任何一个都可能让我们这些藏区以外的人们轻易就放弃进藏的努力,但是他们却没有,面对艰难与困苦,他们坦然相对;面对灾难和意外,他们绝不退缩,当我们这些乘坐飞机、火车和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进藏的人还在不停地抱怨进藏的辛苦时,他们却用最坚定的身影一步一步磕着长头完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朝圣之旅。

在浮躁的世界追寻内心的平静与坚定——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

似乎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他们朝圣的步伐,三步一磕的艰辛、餐风宿露的窘迫,让他们一行人看起来格外的凄凉、憔悴和肮脏,但他们却有着最坚定的信仰以及最干净的灵魂,藏区之外的人们或许很难理解和认同藏民们的这种信仰,甚至有不少人质疑他们用一年时间徒步2500公里去朝圣的意义何在?也许在凡人眼里,与其耗尽一年时间辛苦朝圣不如去努力赚钱——在他们看来,后者更现实也更迫切。

作为一名深爱西藏文化的人,我涉猎过不少关于西藏历史、宗教和文化方面的书籍和影视资料,对藏民们对藏传佛教以及神山圣湖的无比虔诚的信仰以及他们磕长头、转山转湖的习俗也比较了解,但通过《冈仁波齐》这部纪录片的展现,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我知道藏民们的信仰有多坚定,但我并不知道这种坚定还能以如此淡定从容的姿势来展现。

张扬导演为了拍这片电影,跟在这十一位朝圣的藏民身后,同行同吃同宿,耗尽一年时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带给我们一部在充斥着刀光剑影或纸醉金迷的商业大片夹击下傲然独立的好电影。在这部电影中,演员全都是素人演出,没有任何彩排,演员们本色出演,情节平静如水,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没有感人肺腑的画面,只有从头至尾的平静、从容和坚定,让我们在浮躁的世界里,开始认真思量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追求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在浮躁的世界追寻内心的平静与坚定——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

感谢那些朝圣的背影,感谢张扬导演和他的团队,是他们的平静和坚定,才让那片神奇的雪域高原身处浮躁喧闹的花花世界包围之中,却依然得以保存住最湛蓝的天空、最清澈的湖水以及最坚定的信仰和最纯洁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